梁启新
- 作品数:8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清胰汤对轻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胰汤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中药复方清胰汤治疗MAP的可能机制。方法对M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疗法,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胰汤口服;另选健康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取外周血检测血淀粉酶,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MAP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MAP患者对照组(P〈0.05)。治疗第3天开始两组的血淀粉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第5天开始治疗组的血淀粉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排气、通便等症状和体征,以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的TNF-α、IL-6、hs.CRP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7d后治疗组的TNF-α、IL-6、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并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西医治疗MAP疗效较好,能减轻患者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淀粉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及减轻炎症因子的级联瀑布效应有关。
- 梁启新
- 关键词:轻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因子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对比观察
- 2016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在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优劣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成功完成的直肠癌根治术7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及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分别为36例及41例。对2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保肛率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2组的保肛率、病理检出淋巴结数目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手术都是切实可靠、术式安全的治疗方法,其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在淋巴结清扫以及术后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但因其创伤性小、恢复快等优点,该术式已被广大医生所接受和使用。
- 徐余兴梁启新汪晓明于庆生鲁长文郭旗
- 关键词:直肠癌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病例对照研究
- 手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评价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评价脾切除术联合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148例肝豆状核变性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联合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变化,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手术后1周,患者血小板(PLT)、白细胞(WBC)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甚至超过正常范围;手术后1月的PLT、WBC水平则显著回落,恢复正常水平。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术前处于较高水平,术后1周较术前进一步升高(P<0.05),而术后1月时其水平较术前及术后1周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脾切除术联合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并脾亢,对恢复外周血细胞数量、保护肝功能均有显著作用。
- 梁启新徐余兴郭旗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
- 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术后生活质量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随着病变进展可发生门静脉高压(PHT)而引起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简称脾亢),表现为脾脏肿大、外周血细胞(主要是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其发生率高达50% ~ 64%[1].由于其病程长、症状多、并发症多等特点,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不但影响患者寿命,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社会、心理、生理等功能,导致生活质量(qualify of life,QOL)的严重下降.长期以来,脾切除术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一直是外科治疗的首选.本研究调查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采用手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患者148例,术后生活质量分析结果如下.
- 梁启新徐余兴郭旗
- 关键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生活质量
-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阑尾炎中的效果。方法:阑尾炎患者180例,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各90例,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恢复时间、术后12h内使用止痛药例数、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L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术后12h内使用止痛药例数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LA组肠瘘、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1%、2.2%、2.2%,显著优于开放组的4.4%、11.1%、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肠粘连和腹盆腔脓肿的发生率,2组患者相差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临床上我们需要严格的选择适应症,否则会适得其反,带来更多的隐患。
- 孙康帅剑锋梁启新王炜汪晓明
-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阑尾切除术阑尾炎
- 奥曲肽治疗恶性肠梗阻早期炎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7
- 2016年
-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恶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34例。对照组第1周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q8 h,1周后逐渐停药;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奥曲肽注射液0.1 mg,q8 h,直至胃肠排气、排便等功能恢复正常或中转手术治疗才予以停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体征改善时间、辅助检查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64.71%(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肛门排气排便等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和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时间及X线片检查示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治疗恶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症的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 梁启新汪晓明于庆生
- 关键词:奥曲肽恶性肠梗阻早期炎症安全性
- 中药热奄包联合情志护理对化疗患者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联合情志护理对奥沙利铂化疗患者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化疗前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联合情志护理,每次化疗两组均护理5天,连续化疗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情况,化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化疗6个疗程后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66.67%(20/30),对照组为90.00%(2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platelets,PLT)、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化疗后均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情志护理有助于减轻奥沙利铂化疗患者外周神经毒性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周琼于庆生梁启新孙康
- 关键词:化学疗法奥沙利铂情志护理神经毒性
-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每组65例。微创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探查术,传统组患者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状况和并发症的比较以及术后相关状况的比较。结果与传统组比较,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联合胆囊切除术对于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荐。
- 鲁长文梁启新帅剑锋汪晓明徐余兴郭旗孙康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探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