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萍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参与志愿服务视角下的大学生党性修养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参与志愿服务对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有积极作用,但还存在范围过于局限,内容、形式老旧等问题,要通过培育志愿服务意识、建设志愿服务平台、建设有力的组织机制和考核评价等对策,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中的重要作用。
- 吴艳罗小燕
-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党性修养
- 参与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和组织协调能力不强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素质的主要因素,而参与志愿服务是促进就业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当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还存在范围较窄、时间较短、能力锻炼不够、专业知识应用有限等问题。建立常态化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志愿服务本领和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是提升大学生个人就业素质的有效对策。
- 吴艳罗小燕
-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就业素质实证研究
- 基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 2014年
- 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表明,参与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诸因素制约,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政府要加快志愿服务立法、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支持机制,学校要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大学生个人要培养工作能力、树立正确观念,以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参与对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
- 吴艳罗小燕
-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就业能力
- 应用技术型大学青年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角色适应
- 2017年
- 青年教师是是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成功的关键。在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过程中,青年教师还存在角色定位模糊、角色适应困难的问题。政府要尽快完善学校办学自主权、教育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大学组织要完善教师评价机制、职称晋升机制、绩效分配机制,搭建校企(政)合作平台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青年教师要转变观念,坚持问题导向的应用型研究导向,在实践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 罗小燕吴艳
- 关键词:青年教师角色定位角色适应
- 《旅游法》对酒店经营行为的法律规制及其不足被引量:4
- 2016年
- 酒店作为旅游经营者和旅游合同的履行辅助人,其经营行为受《旅游法》规制。《旅游法》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和细化了酒店的法定义务,通过责任保险、连带责任、以及作为合同履行辅助人的违约责任和追偿责任的设计,强化了酒店的民事责任,有利于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和酒店业的健康发展,但在法条表述以及规制领域和规制措施的设计上尚存不足。
- 吴艳罗小燕
- 关键词:旅游法酒店法律规制
-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4年
-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迅速,已经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方式,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相关文献的综述研究发现,我国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多侧重于德育方面的研究,而对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缺乏相关调查数据样本的支持,还需要大量实证研究。
- 吴艳潘运华
-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就业
- 试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教师角色转换与调适
- 2016年
- 在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过程中,教师们必然面临一个复杂而又痛苦的角色转变问题。学校要通过找准办学定位,营造转型氛围、提升教师认识,构建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常态机制,完善教师评价制度等引导教师转换角色,教师自身要通过积极学习,努力按照"双师型"教师标准增强角色能力,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和实践三者的角色关系等途径重建角色认知,提升角色技能,化解角色冲突。
- 吴艳
- 关键词:教师角色转换角色调适
- 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一种路径创新被引量:7
- 2014年
- 志愿服务是一项在中国值得进一步大力推广的社会行动,也是一个可以不断被赋予新意义和挖掘新功能的文明成果。志愿服务与党性修养在内容和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契合,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开辟了一个新的实践载体和平台,并且具有独到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完全能够成为当前大学生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一条创新路径。
- 吴艳文侃
-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 农民数字素养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数字依赖效应
- 2024年
- 农民数字素养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占据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论文以农民数字素养为研究对象,通过量表设计、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及结构方程等方法研究其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研究表明,构成农民数字素养评价体系的八个因素间存在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具体来说,数字身份认同和数字权利显著影响农民在数字素养方面的认识和基本能力,数字扫盲和数字情商水平对提升数字交流能力有突出影响,数字情商和数字安全显著影响数字使用能力的提升,其中数字安全对数字使用的正向影响尤为明显。此外,农民的数字交流水平对数字使用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即数字依赖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通过完善农民数字素养培养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释放数字红利,实现数字乡村建设。
- 吴艳李平
- 关键词:农村居民
- 试论新建本科院校党委在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中的核心作用?
- 2015年
- 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质量,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战略意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党委作为"领导核心",要自觉更新办学理念,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要遵循区域性、应用性、互动性和错位性的定位原则,科学定位;要通过学习培训、考察交流等形式加强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要在处理好制度模仿与创新、制定和执行、民主与集中关系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要围绕合格和特色相结合、适应性和服务性相结合、学生现实需求和持续增值相结合的质量观,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 罗小燕吴艳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党委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