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补阳还五
  • 2篇补阳还五汤
  • 2篇出血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研究
  • 1篇益肾
  • 1篇益肾胶囊
  • 1篇针刺
  • 1篇针灸
  • 1篇针药
  • 1篇针药结合
  • 1篇针药结合治疗
  • 1篇神经保护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偏瘫
  • 1篇推拿
  • 1篇偏瘫
  • 1篇人参
  • 1篇人参炔醇

机构

  • 4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鲍风
  • 2篇吴健
  • 2篇冯艺戎
  • 2篇汪永忠
  • 2篇项高波
  • 2篇姜辉
  • 2篇段贤春
  • 2篇魏良兵
  • 2篇高家荣
  • 2篇程立仁
  • 2篇段志祥
  • 2篇刘晓闯
  • 2篇夏伦祝
  • 2篇韩燕全
  • 2篇晋霞
  • 2篇李翔
  • 2篇李瑛
  • 2篇吴小明
  • 2篇马燕
  • 2篇罗欢

传媒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七超临界萃取成分中人参炔醇的分离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段贤春夏伦祝鲍风周安汪永忠高家荣冯艺戎吴健卞海吴小明陈浩晋霞韩燕全刘晓闯李国强蔡明李翔魏良兵姜辉李颖罗欢程卉苏婧婧马燕李瑛张睿段志祥朱卫明
该研究建立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阐明三七脂溶性成分在萃取过程中的溶解传质机理,与实际萃取过程较为吻合,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的优化和工业化放大等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从三七脂溶性成分中分离出...
关键词:
关键词:人参炔醇
针药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0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和加味补阳还五汤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价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FMA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FMA和ADL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补阳还五汤内服可改善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丁东江幸福项高波洪伟陈楠程立仁李欢松鲍风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偏瘫针刺补阳还五汤
苁归益肾胶囊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初步药效学研究
段贤春方朝晖夏伦祝鲍风汪永忠高家荣冯艺戎吴小明陈浩韩燕全姜辉李翔晋霞姚先梅卞海周安苏婧婧李国强李颖吴健刘晓闯魏良兵马燕罗欢朱卫明段志祥李瑛
该课题探讨了苁归益肾胶囊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苁归益肾胶囊制备工艺科学合理,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能够减轻DN大鼠肾脏损伤、改善大鼠体重减轻和肾脏肥大、保护大鼠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抑制肾脏...
关键词:
关键词:药效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干出血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6例脑干出血患者均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包括常规西药治疗、高压氧治疗、理疗、加减补阳还五汤内服、针灸、推拿,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价昏迷程度,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9.81±6.88 vs 14.88±8.88,t=5.77,P=0.000)。16例脑干出血患者中,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4例,无效4例。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提高脑干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改善预后有一定意义。
程立仁马灿项高波鲍风
关键词:脑干出血中西医结合疗法补阳还五汤针灸推拿理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