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萍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功能性消化不...
  • 4篇疗效
  • 3篇血清
  • 3篇血清胃动素
  • 3篇清胃
  • 3篇胃动素
  • 3篇临床疗效
  • 2篇针刺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功能性消化不...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诱导性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针刺治疗
  • 1篇生活质量
  • 1篇疏肝

机构

  • 7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张玉萍
  • 5篇李学军
  • 3篇陈亮亮
  • 3篇金月萍
  • 3篇吴清林
  • 2篇龙小娜
  • 2篇储浩然
  • 2篇吴婧
  • 2篇孙建
  • 2篇刘礼梅
  • 1篇张涛
  • 1篇马骏

传媒

  • 2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青藤碱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滑膜TLR4/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
目的: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模型,观察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CIA小鼠关节肿胀、滑膜病理、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7,及滑膜To...
张玉萍
关键词:青藤碱胶原诱导性关节炎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
文献传递
不同针刺强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及胃排空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针刺强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弱刺激组、中刺激组和强刺激组各40例,分别在足三里、中脘、内关三穴进行不同针刺强度的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3组FD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而与其他2组相比较,中刺激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强、弱刺激组(P<0.01),其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早饱感、餐后饱胀不适等症状积分有明显降低(P<0.05),且血清胃动素结论显示3组血清胃动素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中等刺激强度治疗能显著改善不同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并能提高血清胃动素的水平,促进胃排空,是治疗FD简便快捷、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学军龙小娜刘礼梅陈亮亮吴婧孙建金月萍储浩然张玉萍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血清胃动素
不同针刺强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不同针刺强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胃动素(Motilin,MTL)的影响,以探求不同针刺强度与疗效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FD提供客观依据。...
张玉萍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胃动素
文献传递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0例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组35例取足三里、中脘、内关穴针刺,用平补平泻法;对照组35例口服多潘立酮。结果:总有效率针刺组85.7%、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优于多潘立酮。
张玉萍吴清林李学军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针刺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患者1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治疗组予柴胡巯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胶囊合铝镁加悬液.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9%(95%CI =75.77% ~92.81%);对照组为65.71% (95%CI =54.85%~76.5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867 1,P=0.006 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优于应用雷贝拉唑胶囊合铝镁加悬液的证据明显,其收益为OR =0.38 (95% CI =0.17 ~0.86),NNT =6(95% CI=3.19 ~34.01).
吴清林张玉萍张涛李学军
关键词:慢性胃炎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加减中医药疗法
十三味和中丸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十三味和中丸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例肝胃不和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4例,分别采用西药多潘立酮与十三味和中丸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2组总体疗效及其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8.33%,并且在脘腹胀满、嗳气、胁肋窜痛和上腹部烧灼感等方面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同时,治疗组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等维度的分数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P<0.0 1),其中生理职能和精神健康等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十三味和中丸治疗肝胃不和型FD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学军江应露张玉萍吴清林马骏金月萍陈亮亮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疗效生活质量
不同针刺强度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强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弱刺激组、中刺激组和强刺激组各40例,分别在足三里、中脘、内关三穴进行不同针刺强度的治疗,治疗4周。结果:强刺激组总有效率为70.00%(95%CI=55.80%~84.20%);中刺激组总有效率90.00%(95%CI=75.98%~97.18%);弱刺激组为52.50%(95%CI=37.02%~67.48%);3组综合疗效比较(χ^2=11.766 2,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组与C组比较(|R2-R3|=0.221 3〉0.160 2,P〈0.05);总体症状积分参数比较,B组优于C组(P〈0.01);主症状积分参数比较,B组优于A组、C组(P〈0.01);胃动素参数比较,B组优于A组、C组(P〈0.01)。结论:中等刺激强度优于强刺激组的证据尚不够充分,而优于弱刺激的证据明显,其收益为OR=0.12(95%CI=0.04~0.41),NNT=3(95%CI=1.74~5.66)。
李学军张玉萍金月萍陈亮亮吴婧刘礼梅孙建储浩然龙小娜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血清胃动素针刺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