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强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曼尼托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贮藏
  • 2篇小麦
  • 2篇储藏
  • 1篇淀粉
  • 1篇淀粉积累
  • 1篇学科
  • 1篇颜色矩
  • 1篇智能技术
  • 1篇湿度场
  • 1篇室温贮藏
  • 1篇数学
  • 1篇数学建模
  • 1篇数字式
  • 1篇水分
  • 1篇水分状态
  • 1篇特性分析
  • 1篇特征提取
  • 1篇特征提取与识...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识别

机构

  • 7篇曼尼托巴大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南京财经大学
  • 2篇农业部规划设...
  • 2篇马尼托巴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国家粮食和物...

作者

  • 9篇张强
  • 5篇胡耀华
  • 3篇刘聪
  • 3篇陈康乐
  • 2篇侯俊才
  • 2篇沈瑾
  • 1篇曾智伟
  • 1篇侯莉侠
  • 1篇尹君
  • 1篇沈飞
  • 1篇武佩
  • 1篇吴文福
  • 1篇宋伟
  • 1篇邵小龙
  • 1篇韩丁
  • 1篇张强
  • 1篇郭康权
  • 1篇刘哲
  • 1篇汪峰
  • 1篇韩国栋

传媒

  • 3篇农机化研究
  • 2篇粮食储藏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数字式粮仓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被引量:4
2012年
粮情的实时检测关系到储粮安全,温湿度是粮食储藏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为此,针对检测储粮的温湿度,系统设计了基于以AT89C52为核心控制器件,以SHT11为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系统;为了实现远距离上位机的实时监测,采用RS232/RS485转换接口器件进行电平转化,适应PC机串口RS232电平,将数据传输到PC进行显示,并实现了在软件中的仿真。
侯俊才胡耀华侯莉侠张强
关键词:温湿度SHT11串口通信MCUAT89C52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室温贮藏下鲜枣霉菌污染动力学模型被引量:13
2013年
为了预测鲜枣常温贮藏的保鲜期,确保鲜枣的品质要求及食用安全,应用近红外光谱建立了室温贮藏下鲜枣内部霉菌菌落总数变化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几种数据预处理方法的比较及特征波数的选择,实现了鲜枣霉菌菌落总数变化的近红外模型的优选。结果表明:经过多元散射校正处理的鲜枣近红外光谱,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的霉菌菌落总数模型预测能力较好,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20,均方根误差为1.503,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889,均方根误差为1.514。同时,将近红外光谱模型应用于霉菌菌落总数随贮藏时间变化的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中,得到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81。根据近红外光谱吸光度值与贮藏时间的线性关系,当霉菌菌落总数初始值小于等于10cfu/g时,预测出鲜枣在室温下的保鲜期一般为8d。研究表明,结合动力学模型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无损、快速检测方法来检测鲜枣霉菌菌落总数变化。
刘聪郭康权张强胡耀华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鲜枣霉菌多元线性回归
西北五省农户储藏小麦情况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解西北5省农户储藏小麦情况,对小麦品种、储麦数量、储麦装置、进仓处理方式及储藏过程质量损失等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小麦种植的品种、规模及自留储藏情况不同;各地的储麦装置差别不大;小麦使用农药情况与地区分布及小麦是否自留储藏有关;各地对小麦进仓之前的处理状况都是自然晾晒,进仓之后的防鼠与防虫情况有所差异;由于地区不同和储藏时间不同,小麦质量损失情况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西北5省农户储藏小麦的水平不高,质量与品质损失较严重,需要进一步改进。
胡耀华陈康乐刘聪汪峰沈瑾张强
关键词:小麦
基于CFD的储粮装具设计及其仿真被引量:2
2012年
粮食储藏直接关系着人们所食用粮食的质与量,先进的、适用的储藏技术能最大限度降低储藏期间的粮食损耗,而性能合理的粮仓则是优越储藏技术发挥作用的基础。我国粮食存储的主体是农户,但目前农户储粮在我国是最薄弱的环节,因此,研究适合农户使用的储粮装具就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是在参考现有粮仓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合农户家用的储粮仓。通过CFD软件对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粮仓内部温度场和湿度场的模拟,对于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储粮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低温和中温条件下,该装具有较好的储粮效果,在极端高温或者高湿条件下,由于粮食的呼吸作用加强,容易导致粮食发生霉变和虫害,发生储粮损失。
胡耀华曾智伟陈康乐张强侯俊才
关键词:储粮装具CFD温度场湿度场
贮藏时间及装具对小麦质量损失及品质的影响
2013年
贮藏条件直接影响贮藏损失及粮食品质。为了确定农户贮藏小麦的较佳条件,保证贮藏过程中尽量减少储粮损失及保障其品质安全,对农户采用铁皮和塑胶两种不同材料装具贮藏小麦时品质(质量损失率、水分含量、脂肪酸值、蛋白质、过氧化氢酶活动度和虫害)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在贮藏过程中,第1年的质量损失率大于第2年;水分呈下降趋势;脂肪酸值变化不大,整体上略有增加;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过氧化氢酶活动度呈现上下波动趋势,最终和初始值相差不多;遭受虫害侵害的状况受季节温度影响。综合考虑贮藏的质量损失和小麦的品质指标,塑胶装具贮藏优于铁皮装具。
陈康乐刘聪沈瑾张强胡耀华
关键词:农户贮粮贮藏时间装具小麦品质
草原典型牧草的特征提取与识别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选择四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荒漠化草原的典型牧草,对牧草图像进行颜色、形状特征提取,以实现牧草的分类识别,为提高牧草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多牧草种类分割识别及牧草盖度、频度等检测研究奠定基础。在自然光照情况下应用高清照相机采集尺寸、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草原原始牧草图像,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e)、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冷蒿(Artemisia frigida)四种牧草图像提取9种RGB颜色一、二、三阶矩特征与6种宽长比等形状特征,统计获取相应的数据库,试验表明颜色矩、形状特征参数具有显著的差异。构建一种3层BP(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优选特征明显的维数,降低计算成本、提升识别效率,四种牧草平均识别率为82.5%,上述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内蒙古草原典型牧草图像进行分类识别研究。牧草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为草业管理信息化提供数据支撑,是实现现代生态草原的重要途径。
韩丁武慧娟马子寅韩国栋武佩张强
关键词:牧草特征提取图像识别
储粮生态系统的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在粮食储藏研究上的最新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跨学科储粮研究团队对储粮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团队的最新研究活动包括:储粮生态系统建模,粮堆热点的发生和安全储存条件,粮堆气流流动,害虫在粮堆中的迁移、分布与对其取样、诱捕的关系,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这些研究增进了我们对储粮生态系统的认识与理解,为粮食储运的安全性及高效率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翦福记Digvir S.Jayas张强Jitendra Paliwal孙科
关键词:粮食储藏粮食害虫气流数学建模
我国粮食产后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展望被引量:13
2019年
运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提升粮食产后的管理水平是粮食安全问题的热门话题之一。储粮智能通风、智能粮情监测等机理驱动AI技术推动了储备粮“四合一”技术的应用。粮堆多场耦合理论等新的储粮基础研究为机理驱动AI提供了新方法。数据驱动AI在粮食干燥控制、害虫识别等应用中发展较快。在粮食产业链管理当中,5T管理理念与方法使AI与技术管理高度融合,使成品质量管理与作业过程管理有机结合,为大数据的全链条应用提供了路径。但粮食产后领域仍然存在AI技术应用不平衡,总体水平较低问题。期待在粮情监控预警、收储精准品控、粮食大数据挖掘等方面,加快机理与数据双驱动AI技术的研发;在粮食产业链管理、行业监管服务等方面加快智慧粮食系统的建立。
吴子丹张强张强吴文福尹君尹君王小萌
关键词:人工智能
水稻生长过程中籽粒水分状态和横向弛豫特性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基于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观察水稻抽穗到成熟过程中籽粒水分状态的变化,探讨淀粉、蛋白质的积累效应对前者的影响,为水稻品质形成规律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抽穗后63 d内的"越光"有机稻间隔采样,测定籽粒的百粒重、硬度、水分含量、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比较水稻在抽穗后不同生长时期的整体品质变化,通过LF-NMR测定的横向弛豫参数定性和定量地分析籽粒中的水分动态,探讨水稻品质形成过程与水分状态的相关联系。【结果】在抽穗后7—14 d百粒重和淀粉含量增长速率最快,两者表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籽粒硬度分别与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都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水分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水分含量在抽穗后7—56 d从57.16%呈指数型下降到22.39%。淀粉含量在抽穗后42 d内呈"S"型曲线增长至50.47 g/100 g湿基。蛋白质含量在抽穗后7—49 d线性地增长至峰值6.56 g/100 g湿基。总体而言,水稻籽粒在抽穗后49 d左右整体品质已经形成。LF-NMR反演图谱表明在抽穗后7 d内籽粒部分水分往高自由度方向移动。抽穗后7—21 d,反演曲线整体向左迁移,表征流动性最弱"结合水"的T2b峰出现,表征束缚水的T_(22)峰发生峰的分化现象。4种横向弛豫时间T_(2b)、T_(21)、T_(22)和T_(23)随生长时期而减小,水稻籽粒中的整体氢质子自由度在逐渐降低。抽穗后21 d左右,"结合水"的峰比例超过束缚水和自由水的峰比例总和。籽粒内的水分含量和横向弛豫参数(T_(2b)、T_(21)、T_(22)、T_(23)、A_(2b)、A_(22)和A_(23))都随生长时期极显著地变化(P<0.01),而且淀粉和蛋白质积累与前者变化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尤其是淀粉充实胚乳细胞,水分子被淀粉颗粒包围或与其中的亲水基团氢键作用,使得整体水分状态向"结合水"的方向迁移。基于对横向弛豫信号的主成分分析,发现抽�
邵小龙汪楠时小转沈飞宋伟张强
关键词:籽粒淀粉积累水分状态核磁共振主成分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