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柱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治疗肝癌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射频消融术
  • 2篇消融
  • 2篇消融术
  • 2篇肝癌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引导
  • 2篇超声引导下射...
  • 1篇胆道
  • 1篇胆道肿瘤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预后
  • 1篇肿瘤
  • 1篇疗法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评价
  • 1篇减黄

机构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李柱
  • 2篇乔安意
  • 2篇王翀
  • 2篇屈荣荣
  • 1篇罗丹东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普外一区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完全消融病例;同时,将可能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筛选单因素分析有差异选项进行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旨在明确RFA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80例肝癌患者共行94次RFA治疗,其中12例肝癌患者接受RFA治疗的次数≥2次,共处理102个病灶,完全消融病灶为84个(82.35%),不完全消融病灶18个(17.65%);完全消融患者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9.41%、61.76%、36.76%;且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及是否有血管癌栓形成均为影响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RFA作为局部微创治疗手段,能使肝癌患者取得一定生存获益,但其预后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血管癌栓形成具高度相关性。
李柱乔安意王翀屈荣荣黄经昊罗丹东
关键词:肝癌射频消融术超声引导预后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
研究背景及目的:  肝癌已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居我国大陆地区肿瘤死亡原因的第2位,是全球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在肝癌早期,通常没有很明显的特异性症状,若出现腹部明显疼痛、可触摸到肿块、消化道出血等,通常已...
李柱
关键词:肝癌射频消融术超声引导疗效评价
胆管癌姑息性减黄治疗方式的选择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比较开腹胆道旁路手术与两种胆道支架置入术针对胆管癌的姑息性减黄治疗的效果及适应证.方法 收集2008年3月-2013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姑息性减黄治疗的69例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开腹旁路手术者17例;接受介入治疗者共52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者25例,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者27例).比较经不同引流方式后胆管癌患者近期减黄率、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相关并发症发病率等.结果 不同引流方式均有较好的减黄效果,减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和术后生存期上,介入治疗较开腹旁路手术者有明显优势(P<0.05).在不同介入方式之间,内镜组胰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出经皮组(P<0.05);胆道感染及出血的发病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肝外胆管癌患者接受不同介入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管癌的姑息性减黄治疗手段当中,介入支架置入内引流术在住院时间和术后生存期上要优于开腹胆道旁路手术.在不同介入方式当中,首选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
王翀乔安意李柱屈荣荣黄经昊
关键词:胆道肿瘤姑息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