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巍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栽培
  • 3篇菌类
  • 2篇东北刺人参
  • 2篇食用
  • 2篇食用菌
  • 2篇食用菌类
  • 2篇人参
  • 2篇白灵菇
  • 2篇刺人参
  • 1篇担子菌
  • 1篇担子菌亚门
  • 1篇淀粉
  • 1篇引种
  • 1篇引种栽培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愈伤组织诱导
  • 1篇栽培工艺
  • 1篇珍稀
  • 1篇珍稀菌类

机构

  • 9篇黑龙江省牡丹...
  • 2篇黑龙江省海林...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9篇崔巍
  • 5篇郑焕春
  • 4篇刘瑰琦
  • 4篇栾泰龙
  • 2篇葛江丽
  • 2篇李淑玲
  • 2篇颜丽君
  • 2篇刘芳
  • 1篇刘国刚
  • 1篇施汉钰
  • 1篇李成浩
  • 1篇殷霈瑶
  • 1篇刘东海
  • 1篇刘秀香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林副特产
  • 2篇牡丹江师范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2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姬松茸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1998年
刘国刚颜丽君刘瑰琦崔巍郑焕春
关键词:食用菌类姬松茸引种栽培
真姬菇菌种、配方及生产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崔巍刘东海
关键词:真姬菇菌种担子菌亚门PEEK珍稀菌类
黑龙江省海林地区野生榛蘑生长环境调查被引量:2
2014年
对海林地区野生榛蘑生长环境、气候状况、土壤特性进行了调查,对其生长情况及其与生长环境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温湿度和降雨量是影响野生榛蘑菌丝、子实体生长的主要因素。
郑焕春崔巍李淑玲栾泰龙施汉钰
关键词:生长环境
灰树花在牡丹江地区室内栽培初报
1998年
崔巍刘瑰琦颜丽君殷霈瑶
关键词:食用菌类灰树花栽培
白灵菇新品种栽培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白灵菇新品种-白灵菇A号菌株的栽培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A号栽培主要生长条件为: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4℃,pH值为6.5~7.5,培养基含水量65%,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为8~18℃,空气相对湿度80~90%.
崔巍刘秀香
关键词:培养基配方生物转化率
橡子淀粉乙醇化酵母菌种的筛选
2014年
[目的]筛选适于以橡子淀粉为发酵原料的高性能优良酵母菌种。[方法]从几种工业上较常用的酒精用酵母中,筛选适合于橡子淀粉质原料发酵的菌种,对它们的发酵性能、酒精产量、残糖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得出,南阳6号酵母较其他菌株的酒精产率高、残还原糖低,发酵性能优良;而兰州L166发酵性能较高,同时耐受性好,南阳6号与兰州L166是所选取的菌株中较适合橡子淀粉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菌株。[结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橡子原料中成分的不同对相应菌种加以选用。
栾泰龙郑焕春李淑玲崔巍
关键词:橡子发酵酿酒酵母
白灵菇A号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009年
对白灵菇A号茵株,在生态学、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4℃,pH值6.5~7.5,培养基含水量65%为宜;最佳培养基,母种选用A1,原种选用麦粒培养基。关键词:白灵菇A号;生长条件;菌丝体。
崔巍
关键词:菌丝体
东北刺人参的物候观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东北刺人参的物候期。[方法]通过对东北刺人参物候期的观测,研究其与气温、空气湿度和地温的关系,掌握其生长规律。[结果]刺人参芽萌动期从5月7日开始,为期8 d,日均气温15℃,空气湿度41%,地温8.5℃;展叶期从5月15日开始,为期9 d,日均气温26℃,空气湿度43.5%,地温15.7℃。结实期从8月8日开始,日均气温26℃,空气湿度81%,地温26.7℃。落叶期从10月15日开始,日均温14℃,空气湿度53%,地温13.1℃。[结论]芽萌动期是5月7日,展叶期5月15日,结实期8月8日,落叶期10月15日。
葛江丽刘芳施汉玉栾泰龙刘瑰琦郑焕春崔巍
关键词:东北刺人参物候
东北刺人参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东北刺人参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方法。[方法]以取自长白山的刺人参植株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培养基、激素对刺人参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叶片为刺人参组织培养的最适宜外植体;5月为外植体的最佳取材时期;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1.0 mg/L 2,4-D和1.0 mg/L 6-BA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mg/L。[结论]东北刺人参的最适愈伤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分别是:MS+2,4-D 1.0 mg/L+6-BA 1.0 mg/L和MS+6-BA 2.0 mg/L+NAA 0.2 mg/L。
葛江丽李成浩刘芳施汉玉栾泰龙刘瑰琦郑焕春崔巍
关键词:东北刺人参愈伤组织继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