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 作品数:21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建筑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论设计素描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模式被引量:2
- 2006年
- “设计素描创造力培养模式”是不同于以往的、符合艺术设计规律和发展的新型教学训练模式。该模式从客观写生入手到主观构想结束,引导学生由对自然物象的具象认识转向对形态的抽象认识,从而引发出学生的抽象造型冲动,激发出学生主观构想的创造力,使学生的表达力和创造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提高。
- 李玉
- 关键词:设计素描创造力教学模式
- 包豪斯的色彩课程分析及现实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对伊顿、康定斯基和克利三位包豪斯教师色彩教学的分析,印证了包豪斯不仅构建了科学的色彩理论体系,而且对当代设计色彩教育在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设计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
- 李玉
- 关键词:包豪斯色彩课程
- “课程思政”视域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被引量:3
- 2020年
- 一、课程思政的现状2016年年末,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此为契机,全国范围内的各高校均展开了有关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长久以来,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比较忽视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由思政课程来承担,导致思想政治理论与专业课程实践相互脱离、"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互混淆.
- 李玉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
- 中外园林及城市景观设计的动态发展被引量:1
- 2024年
- 通过分析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特点,阐释了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所具有的多元性意识、环保意识和尊重城市传统文化的意识,同时阐明了园林及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策略。
- 李玉
- 关键词:园林景观
- 关于设计色彩课程课题教学的课题设置研究
- 2012年
- 课题式教学能否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程序及教学方式等环节进行有效编程,其中课题的设置是关键。通过对“色彩的限制与整合”课题设置案例的具体分析,揭示了课题设置在设计色彩课题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为课题式教学的设计方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 李玉
- 关键词:课题式教学
- 关于应用技术型大学造型基础课程的改革探索
- 2019年
- 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造型基础课课程改革,应该聚焦于对艺术设计类学生必备的基本创意思维及造型能力进行培养,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考核形式等教学环节进行一体化的改革,强化对学生视觉思维、创新机制的开发和相应造型技能的培养,构建'教学目标以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为主、教学形式以课题导向为主、教学方法以多维教学为主、课程考核以强调过程性学习的综合性评价为主'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
- 李玉
- 关键词: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方式课题教学
- 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室模式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由于我国高校现有的教学规范和教学资源有别于国外,使得国外设计教育的工作室模式在我国的推行受到了限制。基于此现状,本文提出在正确理解国外工作室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教学工作室"模式,并从基本结构、基本功能、施教机制和支撑条件四个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阐明教学工作室模式既能摆脱国外工作室模式配套条件的限制,又能扩展其施用范围,具有推行的可行性。
- 李玉
- 关键词:艺术设计
- 丹东城市建筑色彩色谱系统的建立被引量:7
- 2011年
- 以丹东为例从城市建筑色彩数据的调查、色彩的提取和色谱系统的编制三个方面,明确了建立城市建筑色彩色谱系统的方法和途径,为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准确的色谱依据。
- 李玉
- 关键词:建筑色彩色谱
- 我国城市色彩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被引量:1
- 2011年
- 城市色彩作为城市的表征,具有表达城市形态、承载文化信息、传达城市精神等功能。通过对我国城市色彩问题的归纳和剖析,挖掘深层次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并形成应对策略。同时,阐明了城市色彩控制总原则,并就如何在顺应城市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前提下,对新、老城区色彩进行控制作出了具体的论证,在我国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李玉
- 关键词:城市色彩
- 从“结构”到“解构”——论视觉形态的抽象创造
- 2023年
- 对视觉形态进行抽象创造是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段,同时它也是一种创造方式和思维方式。抽象是指抽取形态之外在特征及内在本质而获取的脱离现实形态的那个“象”。这个“象”既可以是一个具体的视觉表达结果,也可以体现为视觉形态演化的过程。无论结果还是过程,“象”都是人对客观对象整体的感受、认知和体验,是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完整的、内部有意蕴的感性世界”。
- 李玉
- 关键词:视觉形态感性世界视觉表达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