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洁
-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市博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5302例0~6岁儿童喂养状况调查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了解中山市0~6岁儿童喂养情况,为进一步做好中山市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4-6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市各镇区共5 30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儿童喂养情况调查,找出科学育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42. 03%,未能坚持纯母乳喂养的最主要原因是自觉奶水不足;母亲低文化程度是纯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分娩方式为剖宫产是危险因素;母亲文化程度低是1岁以下婴幼儿科学喂养的危险因素,家庭高收入水平则为保护因素;1~2岁年龄段的科学育儿率与母亲一般情况无关联;家庭高收入水平为3~6岁学龄前儿童合理膳食的保护因素。结论科学育儿率偏低,需从观念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引导,持续推动儿童健康素养的提升。
- 谢洁妍严学勤曾洁
- 关键词:科学育儿影响因素
- 中山市散发手足口病患儿家庭因素的调查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发生的主要家庭因素。方法2012年1~12月在本院住院的1~3岁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其中农村,城区儿童各50例,同时选取同期在儿童保健科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城区、农村各50例作为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以:卫生情况、家庭卫生意识、家庭人数、卫生条件、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心理状况、居住环境、是否受过手足口病相关教育、主要照顾者年龄9个家庭因素,比较两者的差别。结果城区手足口病与城区健康儿童比较:家庭人数、主要照顾者年龄、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农村手足口病与农村健康儿童比较:主要照顾者年龄,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因素对手足口病患儿有一定影响,城区与农村手足口病的影响的家庭因素不尽相同。
- 黄月霞曾洁罗序峰
- 关键词:手足口病家庭因素家庭护理健康教育
- 生长激素疗法对特纳综合征患者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hGH)疗法对特纳综合征患者标准差(HtSD)增长、体质量指数(BMI)及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特纳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经GH治疗前后,特纳综合征患儿HtSD增长、BMI及生长因子水平。结果应用GH治疗后生长速率(GV)及HtSD指数均显著高于应用GH治疗前;应用GH治疗后BMI指数均显著高于应用GH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442、7.434、4.917,均P<0.05)。应用GH治疗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均显著高于应用GH治疗前(t值分别为10.308、6.794,均P<0.05),但骨龄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8,P>0.05)。应用GH治疗后患儿身高及体重均显著高于应用GH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31、4.511,均P<0.05);治疗中5例血清谷丙转氨酶有出现超标的现象,经停药观察,全部恢复正常水平,治疗中2例患者还有过敏性皮疹等表现,均未采取特殊处理,其自行消除;部分患者在治疗中有下肢疼痛现象,补充钙剂后,疼痛消除。结论生长激素疗法不仅能有效调控特纳综合征患者的生长因子IGF-1及IGFBP-3水平,还能促使HtSD增长,对身高与体重增加、改善BMI指数等方面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 严学勤上官予梅林翠兰张翠梅曾洁曾倩
- 关键词:特纳综合征体质量指数
- 中山市小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质量、生活方式情况调查及与超重肥胖的关系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调查中山市小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质量、生活方式,并分析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中山3所小学抽取1836名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项目包括问卷调查及形态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小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质量、生活方式对超重或肥胖的影响。结果3组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学生的饮食质量情况及营养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常体重小学生的营养态度得分显著高于超重与肥胖小学生,超重小学生的营养态度得分显著高于肥胖小学生(P<0.05);正常体重小学生的饮食质量情况显著优于超重与肥胖小学生,超重小学生的饮食质量情况显著优于肥胖小学生(P<0.05)。3组小学生的家庭富裕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学生的屏幕时间评分、总身体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常体重小学生的屏幕时间评分显著低于超重与肥胖小学生,总身体活动评分显著高于超重与肥胖小学生,超重小学生的的屏幕时间评分显著低于肥胖小学生,总身体活动评分显著高于肥胖小学生(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态度、饮食质量、屏幕时间、总身体活动均对其超重或肥胖有影响(P<0.05)。结论中山市小学生肥胖或超重主要受其营养态度、饮食质量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应进一步对中山市小学生开展营养知识宣教,改善其营养态度,提高其饮食质量,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从而降低中山市小学生超重或肥胖发生风险。
- 蒋国美杨月萍张璋钟丽娟陈小兰曾洁
- 关键词:营养知识营养态度
- 运动处方对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中山市学龄前儿童体育行为对其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在中山市某幼儿园两个中班班级就读的90名学龄前儿童的资料,按照教学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5名)和研究组(4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活动方法,研究组采用常规教学活动结合运动处方方法。分别比较两组男生和女生干预前后的相关体能指标(身高、体重、10 m往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平衡木)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男生及女生的各项体能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男生及女生在干预前后的各项体能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男生及女生的身高、10 m往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平衡木的指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研究组男生及女生的体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学龄前儿童使用运动处方对其体育行为进行干预,可提高学龄前儿童的体质健康。
- 曾洁谢洁妍严学勤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运动处方
- 个性化干预管理在脑损伤高危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管理在脑损伤高危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损伤高危儿中选取68例,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成对照组(常规高危儿随访护理)和试验组(个性化早期干预管理)每组均34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体格、智力和运动发育情况。结果:试验组家长随访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的身长、体重、头围测量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在6个月和12个月时,试验组Gesel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损伤高危儿实施个性化干预管理,让家长参与制定并配合实施康复计划,能提高高危儿随访依从性,使儿童继续进行家庭康复干预,有助于儿童体格/智力和运动发育,具有推广价值。
- 曾洁张璋李燕娜韦江仁
- 关键词:脑损伤高危儿康复护理体格智力
- 20327例6岁儿童视力筛查结果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分析幼儿园在园6岁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做好中山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4—10月随机抽取中山市全市24个镇区243间幼儿园在园6岁儿童20327名,采用美国伟伦双目验光仪检查并分析筛查结果;对受检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用眼卫生习惯,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异常检出率为11.8%,异常以散光(77.5%)为主,其次为近视(6.8%);城、镇儿童视力异常检出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000,P>0.05),男、女童视力异常检出也没有统计学差异(χ^2=1.985,P>0.05);电子屏幕时长、挑食习惯是儿童视力异常的影响因素(χ^2=8.962;χ^2=6.398,P<0.05),参加课余兴趣班的儿童更易发生视力异常(OR=1.379,CI:1.124~1.692)。结论守护儿童眼健康需依托医疗机构、家庭配合,在保证儿童均衡饮食的前提下,做好健康用眼指导,避免用眼时间叠加。
- 谢洁妍严学勤曾洁周璟刘庆嘉
- 关键词:儿童视力筛查影响因素
- 预防学龄儿童近视发生发展知信行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预防学龄儿童近视发生发展中知信行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3月随机抽取辖区内3所小学,随机抽取每所学校三年级的学生50名、家长50名、教师10名进行用眼知识调查。小学生当场答卷,家长调查问卷由学生带回家中,家长独立完成。教师由被调查学校的代课老师答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用眼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维度。将纳入研究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分层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学生75名,家长75名,教师15名。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观察组进行知信行干预。1年干预结束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不同时段、不同分组的调查结果,包括用眼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维度,以及近视率和视力维持良好率。结果纳入研究时,两组研究对象对用眼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研究对象中学生的近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1年结束后,接受知信行干预的观察组研究对象,其眼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学生近视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视力维持良好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学生视力维持良好率82.67%(P<0.05)。结论将知信行模式应用于学龄儿童、家长和教师,能够有效强化实施对象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认知程度,增强学生、家庭和学校在预防近视工作中的配合,有利于降低学龄儿童近视率,对维持甚至提升视力具有积极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周璟杨博曾洁叶晶
- 关键词:学龄儿童近视
- 中山市学龄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中山市三至六年级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儿童心理卫生保健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3-6月由中山市博爱医院抽取中山市8所小学三至六年级共计2 236名学生。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调查心理健康状况,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表调查影响因素。结果中山市学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为10.38%(232/2 2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母亲孕期情绪不良(OR=3.18),出生窒息(OR=2.39),家庭主要管教方式(溺爱、混合)(OR=2.11、1.66),学习成绩(良好、一般、差)(OR=1.57、1.97、3.53)是危险因素;父亲职业(公务员或技术人员)(OR=0.34)和低年级(OR=0.54)是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山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影响因素包括个体个人、家庭及学校三方面,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 何淑华高建慧曾洁谢洁妍陈昂苏妹珍叶春红
- 关键词:学龄儿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 中山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中山市3~6年级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儿童行为问题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山市城区和镇区人口比例,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中山市8所小学(城区3所、镇区5所) 3~6年级在校学生;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调查儿童行为问题,采用一般情况表调查人口学信息、家庭教养方式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问卷2 292份,回收有效问卷2 236份,有效率为97.56%。行为问题阳性率为11.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594,95%CI:1.170~2.171),出生窒息(OR=2.372, 95%CI:1.320~4.261),家庭教养方式为放任(OR=3.326, 95%CI:1.450~7.630)、溺爱(OR=3.244,95%CI:1.867~5.638)、专制(OR=2.609,95%CI:1.584~4.296)、混合(OR=2.313,95%CI:1.669~3.207),父亲每周与儿童相处时间<4 h (OR=1.551,95%CI:1.052~2.286),曾经历生活变故(OR=2.188,95%CI:1.448~3.308),居住地在镇区(OR=2.031,95%CI:1.330~3.102),学习成绩一般(OR=2.786,95%CI:1.868~4.156)、差(OR=6.665, 95%CI:3.236~13.727)、很差(OR=25.068,95%CI:5.786~108.617)是学龄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母亲职业为公务员或专业技术人员(OR=0.449,95%CI:0.238~0.844)和高年级(OR5年级=0.496,95%CI:0.339~0.727;OR6年级=0.468, 95%CI:0.309~0.710)是学龄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女生、出生窒息、母亲职业、家庭教养方式、父亲与孩子相处时间少、生活变故、居住地、年级和学习成绩是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 何淑华梁贤尚曾洁严学勤韦婉俭吴群英叶春红陈昂苏妹珍高建慧
- 关键词:学龄儿童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