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锦雄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内设研究机构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烧伤
  • 5篇创面
  • 3篇药性分析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3篇耐药性分析
  • 2篇伤患者
  • 2篇烧伤患者
  • 2篇细胞
  • 2篇细菌
  • 2篇抗药
  • 2篇抗药性
  • 2篇病原菌
  • 1篇血必净
  • 1篇血必净注射液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

机构

  • 8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徐锦雄
  • 6篇陈斌
  • 3篇魏迪南
  • 3篇汪虹
  • 2篇杨旭
  • 2篇付晋凤
  • 2篇许琰
  • 2篇江河
  • 1篇曹文德
  • 1篇刘晓莉
  • 1篇牛希华
  • 1篇夏成德
  • 1篇李锦鸣
  • 1篇刘军
  • 1篇杨婧
  • 1篇张艳玲
  • 1篇魏亚婷
  • 1篇张栩
  • 1篇李建伟
  • 1篇曹大勇

传媒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第十届全国烧...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烧伤对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索烧伤对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cFb)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烧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接种于含20%FBS的高糖DMEM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8天。每次更换细胞培养液时,除了给予P...
严龙宗徐锦雄杨婧鲍济洪马林枭陈斌
小鼠糖尿病全层皮肤缺损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小鼠糖尿病全层皮肤缺损模型,观察小鼠糖尿病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创面自愈情况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索构建小鼠糖尿病全层皮肤缺损模型的新方法。方法 24只4周龄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普通对照组(ND组)12只,高脂饲料+STZ组(HS组)12只,4~15周龄(每周固定时相点、每周1次)测体质量,4、8~15周(每周固定时相点、每周1次)测量空腹血糖值,STZ诱导后将血糖值≥11.1 mmol/L的HS组小鼠纳入糖尿病组(DM组)。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成功后4周,无菌手术操作行全层皮肤缺损模型的复制。术后分别进行创面换药、照相、取材,行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VEGF-A的的测定与计算,所得数据指标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经STZ注射后,HS组12只小鼠均纳入DM组,成模率达100%。9周龄时DM组小鼠空腹血糖值(18.7±1.7)mmol/L与ND组(7.3±0.6)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85,P<0.05),且高血糖水平至少可维持6周。伤后第7、10、14天DM组创面愈合率(35.18±11.70)%、(58.30±14.57)%、(92.41±0.75)%与ND组(55.93±16.50)%、(86.65±5.06)%、(99.28±1.0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6、2.306、2.776,P值均小于0.05),伤后第7天,DM组创面组织VEGF-A mRNA表达水平(6.51±0.18)dd Ct与ND组(4.26±0.63)dd C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6,P<0.05)。结论 SZT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方法切实可行,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其创面愈合较正常小鼠缓慢,符合糖尿病创面愈合延迟的特点,可用于相关的动物研究。
曹大勇牛希华夏成德付晋凤徐锦雄陈斌
关键词:糖尿病小鼠链脲佐菌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难愈性创面
长效抗菌材料在烧伤残余创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联合弹力加压疗法对烧伤后康复期患者肢体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的方法,将28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两侧肢体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联合弹力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卡星洗剂联合弹力疗法。分别在不同时相观察创面分泌物减少情况、创面愈合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创面总体痒痛感觉进行自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创面分泌物减少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在入组后第7、14天患者主观痒痛感觉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联合弹力加压疗法对烧伤后康复期患者肢体残余创面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徐锦雄曹大勇李建伟曹文德陈斌
关键词:抗菌材料残余创面烧伤
中药复方ZDS对烧伤大鼠门静脉血清SOD、MDA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ZDS对烧伤后消化道氧自由基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中药复方ZDS组(ZDS,n=10)和单纯烫伤组(Con,n=10),复制30%TBSA III度烫伤模型后分别于伤后2 h开始给予ZDS或温水灌喂,2 mL/次,2次/d.并于伤后第3、9天观察门静脉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水平、肠外组织器官细菌移位率(BT)及肠粘膜病理学改变.结果 ZDS组伤后第9天门静脉血清SOD活力显著高于Con组(P<0.05),而MDA水平则低于Con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ZDS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烧伤后消化道氧自由基损害.
张栩徐锦雄李锦鸣汪虹王丽陈斌
关键词:中药复方烧伤
某烧伤病房六年间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了解近6年来笔者单位烧伤患者创面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烧伤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并选择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18种常用抗生素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共检出2 151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455株占67.64%、革兰阳性球菌696株占32.36%.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最多,共529株,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为389株和32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50.57%,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大多超过70.0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呈增加趋势.在检出的38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185株表皮葡萄球菌中,以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为主,分别为274株占70.44%和139株占75.14%.MRSA、MRSE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90.00%,但均对万古霉素敏感.鲍氏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的耐药率约为27.00%外,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大多超过90.00%.另外,检出的其他菌如肠杆菌科、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7.23%;奇异变形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保持100.00%的敏感率;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2.70%及22.74%. 结论 近6年来笔者单位烧伤患者创面病原菌检测中,居前3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控制这些细菌流行应成为院内感染防治的重点.
魏迪南刘晓莉刘军张艳玲魏亚婷付晋凤徐锦雄
关键词:烧伤细菌抗药性
烧伤患者创面1437株病原茵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近年烧伤患者创面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状况。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468例患者1635份创面分泌物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437株。应用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选择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等27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4统计软件,统计分析各年度烧伤创面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情况。结果143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944株占65.69%,革兰阳性球菌493株占34.31%。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共375株占26.1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为298株占20.74%、228株占15.87%。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稳定,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68.79%(205/298)和72.93%(97/133)。铜绿假单胞菌对第i代头孢菌素、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耐药率为62.2%~100.O%;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外,鲍氏不动杆菌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69.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达90.0%以上,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结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2007--2011年烧伤创面病原菌中,居前3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所有分离菌株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多药耐药性尤为突出。
徐锦雄许琰严龙宗杨旭汪虹魏迪南江河陈斌
关键词:烧伤抗药性病原菌
烧伤患者创面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烧伤创面的细菌分布特点及抗生素耐药变迁情况,为临床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1年我院烧伤患者科送检的1635例次创面分泌物培养情况,分析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 五年间共有1437株致病...
徐锦雄许琰严龙宗杨旭汪虹魏迪南江河陈斌
Treg细胞对烧伤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影响及药物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通过大鼠烫伤创面涂抹铜绿假单胞菌致脓毒症的方法及效果,为开展烫伤创面感染致脓毒症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 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烫伤组(B组)、烫伤脓毒症A组(创面注射细菌组,BS-A组)、烫伤脓毒症B组(创...
徐锦雄
关键词:创面感染脓毒症烧伤血必净注射液解毒化瘀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