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诊阴性微钙化乳腺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7年 临床触诊阴性而钼靶发现微钙化病例是临床工作中时常遇到的问题,它常常是早期乳腺癌的首发体征。为了明确诊断,临床常采用穿刺定位活检技术对病变进行定性诊断,本文将此类病变的病理诊断结果与相关危险因素(乳腺密度、体质指数、年龄、生育因素等)进行对比研究, 杨向丽 王方关键词:相关危险因素 临床触诊 微钙化 乳腺疾病 阴性 病理诊断结果 乳腺内异物一例 2013年 患者女,50岁,主因“钼靶X线发现右乳钙化”而入院。人院查体双乳对称,不伴局部皮肤红肿、破溃,右乳头外上方5cm处可见一长约5cm的弧形切口瘢痕,触诊皮下可及瘢痕样改变,双测乳腺未及具体肿物。既往曾有乳腺炎引流病史。钼靶x线发现右乳外上后带成簇分布多发钙化影,钙化颗粒粗细不等,并可见少许点样钙化沿原引流道分布,右乳未见明显肿块影,右乳外上皮肤略增厚。 王方 李丽 刘玲玲 高晋南 郭繁 张晓俊关键词:乳腺炎 多发钙化 皮肤红肿 切口瘢痕 钼靶X线 钼靶X线 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诊断 被引量:2 2013年 乳腺脂肪坏死是乳房创伤后引起的一种良性疾病,为非化脓性炎症,因其临床表现以不规则乳腺肿块为特征。极易误诊为乳腺癌。随着国内乳腺穿刺活检、乳腺癌保乳术、乳房成形术以及各种外伤的不断增加,乳腺脂肪坏死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熟悉乳腺脂肪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现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旨在正确认识本病,减少误诊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病例12例.均为女性,年龄36—68岁,平均52岁。1.2临床表现:患者因无意触及乳房肿块、乳腺疼痛或体检就诊,其中3例有外伤史,3例有手术史,1例有穿刺史,有1例在同一乳腺先后行2次手术,均为脂肪坏死,其中10例可触及肿物,1例局部腺体增厚,1例触诊阴性。 王方 邢祉关键词:乳腺脂肪坏死 X线诊断 乳房成形术 非化脓性炎症 穿刺活检 病理证实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评估联合乳腺微钙化导丝定位活组织检查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X线摄影中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联合乳腺微钙化的定位活组织检查技术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触诊阴性、仅X线发现乳腺微钙化的患者192例,共205处微钙化病灶,回顾其X线表现特征并进行BI-RADS评估分类,对BI-RADS分类4a级及以上患者行X线引导下导丝定位活组织检查及病理诊断。结果205处微钙化病灶中,恶性病灶74处(36.1%),良性病灶131处(63.9%);成簇、段样、区域样分布的线状分支状钙化对乳腺恶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较高[分别为83.3%(5/6)、100.0%(11/11)、100.0%(1/1)],其次为成簇、线样、段样及区域样分布的多形性钙化[分别为55.9%(38/68)、50.0%(1/2)、40.0%(8/20)、33.3%(4/12)];线状分支状钙化、多形性钙化对恶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粗糙不均质钙化、不定形/模糊钙化(χ2值分别为34.44、51.87、16.71、29.86,均P〈0.05);线状分支状钙化恶性可能性最高;恶性病灶在4种不同的腺体类型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极度致密型40.5%(30/74)、不均匀致密型39.2%(29/74)、散在纤维腺体型10.8%(8/74)、脂肪型9.5%(7/74)。结论应用BI-RADS对乳腺微钙化进行术前评估可提高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检出率;线状分支状钙化对恶性病灶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致密型乳腺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 王方 杨向丽 邢祉 薛亮亮 刘国霞关键词:乳房X线摄影术 微钙化 活组织检查 触诊 乳腺肿瘤 健康体检发现的乳腺癌患者X线钼靶与超声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x线钼靶、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26例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x线钼靶和超声检查资料。结果x线钼靶、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6%(22/26)、80.7%(21/2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1,P〉0.05),两者结合的诊断符合率为96.1%,与单纯X线钼靶或超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61,P〈0.05)。结论x线钼靶与超声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是乳腺影像学检查的最佳组合。 王方关键词:乳腺钼靶摄影 乳腺肿瘤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X线及超声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乳腺硬化性腺病(clerosing adenosis,SA)是乳腺腺病的后期表现,约占乳腺肿物的1.3%~2%,病理以小叶内结缔组织增生为主,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雌激素刺激上皮增生有关,该病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为健康人的1.5~2倍。 王方 贾姝妮 杨向丽 邢祉关键词:乳腺硬化性腺病 超声特征 X线 结缔组织增生 乳腺腺病 乳腺肿物 钼靶对触诊阴性乳腺微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018年 乳腺癌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有研究报道,微钙化可能是早期乳腺癌的唯一表现,因此,提高对乳腺微钙化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率对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临床常依赖于钼靶X线对微钙化病灶进行筛查,近年来,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应用于超声检查提高了超声下钙化的检出率,使得患者在不接触射线的情况下检出微钙化病灶成为可能。 杨向丽 王方关键词:检出率 触诊阴性 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对照 被引量:4 2014年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 tumor of the breast,PTB)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发生率约占乳腺肿瘤的0.3%-0.9%,约占所有乳腺纤维上皮肿瘤的2%-3%[1],易复发及转移,根据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乳腺叶状肿瘤又分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目前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征象,术前诊断率较低,本研究通过研究乳腺叶状肿瘤的钼靶及超声表现,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王方 杨向丽 邢祉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 影像学表现 病理对照 乳腺纤维 上皮性肿瘤 病理学特点 三阴性乳腺癌钼靶特征及钼靶与超声联合应用对BI-RADS分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钼靶下三阴性乳腺癌钼靶特征及与超声联合应用BI-RADS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山西大医院2012年3月至2018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三阴性乳腺癌134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术前钼靶特征,对照术前钼靶及超声BI-RADS分级结果进行评估.结果13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在钼靶下有肿块者113例,其中单纯肿块型77例(57.5%),肿块伴钙化型36例(26.9%),肿块以不规则形态最多(55例,48.7%),其次为圆形或类圆形(52例,46.0%);肿块以浸润性边缘最多(31例,27.4%).有钙化者41例,钙化以簇状分布最多见(19例,46.3%),钙化形态良性、恶性均为15例(36.6%).结论三阴性乳腺癌钼靶表现复杂多样,钼靶与超声联合应用BI-RADS评级可互补不足,提高诊断的检出率及准确率. 杨向丽 王方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钼靶 BI-RADS 钼靶X线对男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2015年 男性乳腺疾病临床较为少见,通常不易引起患者及临床医师注意。男性乳腺发育和乳腺癌是男性乳腺的2个重要疾病[1],本研究收集行钼靶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男性乳腺疾病患者2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钼靶X线检查资料,并与组织病理学相结合,旨在提高对男性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诊断水平。 王方关键词:男性乳腺发育 钼靶X线检查 乳腺疾病 组织病理学 病理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