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翠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抗病品系5R625抗叶锈病基因的分子鉴定被引量:2
- 2015年
- 小麦品系5R625苗期和田间均对小麦叶锈病有良好抗性,但其所携带的抗病基因还不清楚。利用36个携带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对照品系和15个中国小麦叶锈菌小种对5R625携带的抗病基因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和基因推导,结果 5R625对这15个叶锈菌生理小种的侵染型与Lr9、Lr19、Lr24、Lr28、Lr39、Lr47、Lr51、Lr53相同。利用5R625和感病品种郑州5389的杂交后代F1、F2和F2:3群体对5R625的抗病性进行了遗传分析,苗期和成株期的分析结果均表明5R625对小麦叶锈菌的抗性由1个显性基因控制。进一步利用F2:3家系和分子标记方法将该基因定位在3DL染色体上。与5R625携带的抗病基因连锁的5个分子标记中,STS标记24-16和SCAR标记OP-J09此前已经被证明与已知抗叶锈病基因Lr24共分离,因此,推测5R625携带的抗病基因与Lr24可能为同一基因。
- 秦金燕李在峰闫晓翠苏集华姚占军刘大群
- 关键词:小麦抗叶锈病基因SSR标记分子作图
- 48份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和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及其抗性评价
- 2024年
- 为明确宁夏小麦品种(系)对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抗病水平,采用与已知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标记法对48份小麦材料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并对供试小麦品种(系)进行系谱分析。通过对抗条锈病和抗赤霉病典型代表基因Yr5、Yr9、Yr10、Yr15、Yr18、Yr26、Yr30和Fhb1进行检测,并对其在宁夏小麦中的分布频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8份参试品种(系)中,分别含有Yr5、Yr9、Yr10、Yr15、Yr18、Yr26、Yr30抗性基因的小麦材料有41、15、5、16、20、45、26份,占供试材料的85%、31%、1%、33%、41%、93%、54%;在所测的小麦品系中有42份供试材料携带Fhb1基因,占供试材料的87%。本研究,通过选用中国宁夏48份典型小麦品种(系)进行抗条锈病和赤霉病的分子标记检测,为作物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有效遗传信息。
- 刁文达李超玲李昭燕权衡亢玲闫晓翠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分子标记基因检测抗性评价
- 基于10K SNP芯片分析255份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2024年
- 玉米(Zea mays L.)是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分析玉米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遗传多样性对玉米育种和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255份玉米种质构成的自然群体作为研究材料,利用10K SNP液相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获取基因分型;利用VCF2PCA Cluster和Mega11等软件进行表型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检测到14139个高质量SNP位点,分布于玉米10条染色体上;基因多态性的变化范围为0.05~0.50,均值为0.29;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的变化范围为0.04~0.38,均值为0.24;热带群体和温带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绝对值大于0.30的位点有104个;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255份供试材料划分为温带和热带2个主要亚群。研究结果确定了255份来自温带和热带玉米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后续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和创新奠定基础。
- 高山闫晓翠王楠张梦洁李友鹏刁文达段会军
-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
- 小麦品种‘武农148’和‘西农928’的抗叶锈病基因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本研究选用9个小麦叶锈菌菌系接种36个已知基因载体品种(系)、‘武农148’和‘西农928’进行抗叶锈基因苗期推导分析,在2014—2015和2015—2016连续两年两点对其进行成株抗叶锈性鉴定并结合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与系谱分析;利用9个与已知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标记进行标记检测,从而得出供试材料的抗性和携带的抗病基因。结果表明,‘西农928’中可能携带抗病基因Lr30、Lr42和携带有未知微效抗病基因,所检测的2个品种均不含抗病基因Lr1、Lr9、Lr10、Lr19、Lr20、Lr24、Lr26、Lr34和Lr46。针对西农928中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可作为小麦抗锈病育种中的抗源材料。
- 闫晓翠姚世博Gebrewahid Takele Weldu姚占军
-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基因推导
- 30个重要小麦生产品种抗叶锈性基因分析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中国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持久抗病品种可以经济、有效地控制该病害。论文通过基因推导结合系谱分析、分子标记及成株抗病鉴定对小麦生产品种中抗病基因进行鉴定,从而确定小麦品种中所携带的抗病基因。【方法】选用18个小麦叶锈菌菌系(PHGQ、THJT、PHJT、KHJS、PHJS、THTT?、KHHT、FHRT、FHJQ、PHTT、THTT?、PHTT、FHTR、FHHT?、FHHT?、TGGT、FHTT、FGMT)接种36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载体品种和中国的30个小麦生产品种进行苗期抗叶锈病基因推导,进一步利用9个与已知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标记进行标记检测,同时系谱分析法确定供试小麦品种中所携带的已知抗叶锈病基因。为了鉴定小麦品种的成株抗性基因,在2014—2015和2015—2016年度将30个小麦品种、慢锈对照品种SAAR和感病对照品种郑州5389种植于河北农业大学小麦试验田和河南周口黄泛区农场试验田,田间用混合生理小种(FHRT、THTT、THJT)接种进行成株抗叶锈性鉴定,进一步运用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19.0进行方差分析(ANOVA),根据苗期与成株期的侵染型排除具有主效抗性基因的品种,将田间最终严重度(当达到发病高峰时调查的严重度为最终严重度,final disease severity,FDS)明显小于或与慢锈对照SAAR无显著差异的作为慢锈品种,从而筛选出表现慢锈的小麦品种。【结果】基因推导、系谱分析结合标记检测结果表明,30个小麦生产品种中有4个品种(鄂恩5号、鄂麦14、陕229和西农979)含有抗病基因Lr1,10个品种(鄂恩1号、鄂恩5号、鄂恩6号、贵农16、陕225、陕354、陕715、陕合6号、陕麦509和陕农7859)携带有抗病基因Lr26,2个品种(陕225和小偃81)经分子标记检测含有慢锈抗病基因Lr46,另外还有3个品种(西农979、陕229和贵农16)可能含有基因Lr13,所有供试品种均不含Lr9、Lr10、Lr19、Lr20、Lr24和Lr34抗病基因�
- 闫晓翠李在峰杨华丽张换换Gebrewahid Takele Weldu姚占军刘大群周悦
-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基因推导分子标记辅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