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丽
- 作品数:11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菏泽学院外国语系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汉语中的话语概念结构化
- 2012年
- 本文通过研究话题和焦点这样的话语概念有没有固定的结构位置探讨话语概念结构化在汉语中的表现。在大量前人对话语结构概念化的句法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儿童语料库中的相关数据,从儿童语言发展的角度论证了研究话题。得出的结论是:汉语属于话题概念结构化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把信息焦点结构化。
- 高艳丽
- 关键词:儿童语言习得
- 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中介音的归属被引量:1
- 2012年
- 汉语介音归属的确定对于汉语音节结构的确立至关重要。由于介音本身的特殊性,其归属问题在汉语中颇有争议。本文旨在研究汉语普通话中介音的归属。在音首—音韵理论框架下,本文的观点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音段,汉语普通话介音部分属于声母,部分属于韵母。其中三个理论假设支撑包括:介音作为独立的音段并非音首辅音的第二发音特征;音韵是不包含介音的独立体;介音部分归属于声母,部分归属于韵母。对前两个假设的争议较少,本文主要讨论第三个假设,论证材料主要来源于语误语料和语音配列制约条件的作用。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更好地解释汉语普通话中介音的归属提供参考和借鉴。
- 高艳丽
- 关键词:音节结构
- 英语被动结构的使用限制条件
- 2012年
- 前人对英语被动句使用限制条件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对句中单个成分限制的讨论如动词限制,代词限制,对句法,语用等制约因素的讨论等进行的。根据英语被动结构的类型及被动语态的功能,英语被动结构的使用功能不同时,其限制条件亦不同。
- 高艳丽
- 关键词:英语
- 儿向语语言特征研究状况综述被引量:1
- 2012年
- 儿向语是儿童主要照顾者(一般为母亲)对儿童的简易化使用域,它是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主要的语言信息输入。综合国内外语言学家在儿向语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研究结论,其中对儿向语的语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儿向语在儿童早期词汇习得中的作用以及儿向语中是否存在名词或者动词倾向性等问题的讨论,对儿向语的进一步研究多有启示。
- 高艳丽
- 关键词:儿向语儿童语言习得语言输入
- 汉语中心语省略的儿童语言习得研究
- 2012年
- 谓语省略结构的特征在汉语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但汉语是否允准中心语省略仍不能确定。本文对以猴妈妈摘桃用篮子和猴妈妈用篮子摘桃为代表的句法界极少注意的用字结构进行了大样本的儿童语言习得研究,旨在从语言习得的角度论证句法界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汉语中不存在中心语缺失的现象。
- 高艳丽
- 关键词:儿童语言习得
- 《扶桑》与《女勇士》中的中国女英雄
- 2012年
- 《扶桑》与《女勇士》分别是海外华文文学以及华裔美国文学的杰出代表,它们都反映了华裔美国人移民以后的生活。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通过不同的方式艰难地在异国他乡中生存下来,都是异国他乡的女勇士,但是她们生存的方式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的方式反映了严歌苓和汤亭亭不同的女性主义视角。一。
- 高艳丽
- 关键词:女勇士华裔美国人扶桑女英雄华裔美国文学
- 汉语介音的第二发音特征探讨
- 2012年
- 汉语介音归属的确定对于汉语音节结构的确立至关重要。由于介音本身的特殊性,其归属问题在汉语中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关于介音归属,大致存在以下几种观点:位于音首、作为音韵的结构成分、模糊不定和介音独立说。介音位于音首又有两种可能性:即介音作为音首辅音的第二发音特征或与音首辅音构成辅音丛。在音首-音韵理论框架下,本文从语音特征、不均衡分布、标记理论等几个方面论证介音并非音首辅音的第二发音特征而是一个独立音段从而为介音的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高艳丽
- 关键词:介音
- 汉语用字结构的儿童语言习得研究
- 2011年
- 对以"猴妈妈摘桃用篮子"和"猴妈妈用篮子摘桃"为代表的句法界极少注意的用字结构进行了大样本的儿童语言习得研究,旨在解释和论证两个用字结构的中心动词是什么,他们的句法结构是怎样的。本研究建立在792名2-7岁汉语普通话儿童及73名成人被试语料库的基础上,观察并比较被试在回答上述两个用字结构时所采用的不同句型结构。通过对语料和儿童句法意识的详细描述,我们得出结论:"用"在两个测试句中被视为中心动词更为合理。依据此结论,两个测试句的句法结构也就得而求解了。
- 高艳丽
- 关键词:儿童语言习得句法意识
- 汉译英中的“去动词化”倾向被引量:2
- 2012年
- 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广泛存在汉语动词倾向于译为名词、形容词或是介词词组这一现象。笔者将这一现象定义为"去动词化"倾向。研究发现:在单句中,"去动词化"往往发生在表示静态的动词上;在句群中,去动词化则发生在不占据语义重心的句子上。依据上述发现,笔者提出了两个朴素的经验性的概括,即状态一致原则和语义重心分布一致原则,并且,笔者把这两个原则进一步统一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 高艳丽杨稼辉
- 关键词:语义重心功能对等
- 汉语用字结构的儿童语言习得研究
- 2012年
- 文章对以"猴妈妈摘桃用篮子"和"猴妈妈用篮子摘桃"为代表的语法界极少注意的用字结构进行了大样本的儿童语言习得研究,旨在解释和论证两个用字结构的中心动词是什么,他们的句法结构是怎样的。本研究建立在792名2-7岁汉语普通话儿童及73名成人被试语料库的基础上,观察并比较被试在回答上述两个用字结构时所采用的不同句型结构。通过对语料和儿童句法意识的详细描述,可得出结论:"用"在两个测试句中被视为中心动词更为合理。依据此结论,两个测试句的句法结构也就迎刃而解了。
- 高艳丽
- 关键词:儿童语言习得句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