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彬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部队基层政工干部坚韧性人格与工作-家庭冲突及身心健康的关系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基层政工干部坚韧性人格与工作-家庭冲突、身心健康的关系,为维护基层政工干部的身心健康提供一个新的途径。方法以方便取样的方法,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工作影响家庭和家庭影响工作量表及坚韧性人格问卷(DRS 15-R)对在某军事院校在职培训的基层政工干部110人进行测试。结果 (1)不同坚韧性的基层政工干部身心健康状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且坚韧性强的个体身心健康状况要显著优于坚韧性差的个体;(2)工作-家庭冲突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负相关(r=-0.194,P<0.05;坚韧性人格与工作-家庭冲突呈显著负相关(r=-0.362,P<0.01),与身心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0.511,P<0.01);(3)坚韧性人格在工作-家庭冲突与身心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工作-家庭冲突对基层政工干部身心健康有消极影响,为此应培养基层政工干部的人格坚韧性。
- 田彬李川云
- 关键词:基层政工干部工作家庭冲突身心健康坚韧性
- 中国青年军人社会期望现况凋查及其对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研究青年军人社会期望在人口学资料上的差异,并探讨社会期望对青年军人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驻京某陆军和武警部队850名官兵发放《Marlowe-Crowne社会期望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敏感性指数量表-3》和《军事应激反应性焦虑预测量表》等心理问卷,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 1青年军人社会期望在性别、服役年限、军种(武警/陆军)、职别(士兵/士官/干部)以及籍贯等人口学维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否独生子女和文化程度两个维度具有显著性差异(F=8.561,P=0.004;F=3.354,P=0.035),高中和中专学历军人社会期望值高于大学以上学历军人(LSD-t=1.086,P=0.021)。2低社会期望组在CESD、STAI、SMMU-A和ASI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高社会期望组(P<0.001)。3低社会期望组在SCL-90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高社会期望组(P<0.001)。4社会期望与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相关(P<0.01)。结论低学历军人和非独生子女军人对社会期望的依赖程度高于高学历和独生子女军人,而高社会期望的军人呈现较好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
- 蔡文鹏肖婕潘昱董薇杨振华周进平田彬于海波严进
- 关键词:社会期望青年军人
- 某海防团士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某海防团士官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以指导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方法以250名某海防团士官为调查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因素中,总体幸福感随军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自评身体健康对总体主观幸福感(P<0.05)、生活满意度(P<0.05)、积极情感(P<0.01)和消极情感(P<0.05)均影响显著;完整家庭者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上得分显著高于离异家庭者(P<0.05);父母关系好者、个人收入高者在积极情感上得分显著高于父母关系差者、个人收入低者(P<0.05)。(2)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内部因素中,自尊高者在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自尊低者(P<0.01);积极应对者在积极情感上得分高于消极应对者(P<0.05)。结论军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父母关系、个人收入、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均有影响。
- 李川云田彬潘楷文马海鹰
- 关键词:士官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 某部高射炮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某部高射炮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43名某部高射炮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某部高射炮兵SCL-90的总分(151.88±38.39)、躯体化(1.63±0.48)、强迫症状(1.95±0.59)、焦虑(1.67±0.51)、敌对(1.78±0.62)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分别<0.05、0.01及0.001);第2年兵SCL-90各因子(除躯体化因子外)分均低于其他3组士兵;义务兵各因子(除躯体化因子外)分均低于士官,且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及以下学历组在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与大学及以上学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士兵与农村士兵相比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组在总分、躯体化、抑郁因子分上与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部高射炮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工作,为官兵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将有利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 田彬
- 关键词:高射炮兵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 某型高射炮兵社会支持、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了解某型高射炮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145名某型高射炮兵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3份。采用SCL-90评定心理健康水平,采用SSRS评定社会支持情况,采用EPQ-RSC评定人格特征。利用分层回归技术考察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某型高射炮兵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地方常模(P<0.001),总分、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P<0.01,P<0.001),其他因子无显著差异。支持利用度与心理健康总分(r=-0.205,P<0.05)、人际关系敏感(r=-0.182,P<0.05)、抑郁(r=-0.200,P<0.05)、偏执(r=-0.263,P<0.01)及人格特征的神经质(r=-0.241,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r=0.339,P<0.01)呈显著正相关。外向性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敌对因子除外)呈显著负相关(r=-0.202~-0.393,P<0.05,P<0.01)。心理健康因子(强迫和躯体化因子除外)与精神质(r=0.167~0.246,P<0.05,P<0.01),以及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神经质(r=0.386~0.584,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某型高射炮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其心理健康问题,并充分考虑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和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 田彬秦红李川云白忠涛
- 关键词:社会支持军事人员精神卫生
- 高、低特质焦虑军校学员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应对方式和焦虑的现况调查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特质焦虑军校学员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应对方式的使用情况及他们与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特质-状态焦虑问卷(STAI-Formy)、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328名军校学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根据测验结果选取高特质焦虑组(n=51)和低特质焦虑组(n=69)共120人,比较两组被试的CERQ和SCSQ的差异。结果 1与低特质焦虑组相比,高特质焦虑组有更高的状态焦虑(P<0.01)和消极应对(P<0.05),对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等策略使用更多(P<0.01);低特质焦虑组则有更高的积极应对(P<0.01),对重新关注计划和积极重新评价策略使用更多(P<0.01);2特质-状态焦虑与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呈显著正相关(P<0.01);特质-状态焦虑与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和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沉思、积极重新关注、灾难化、责备他人4种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种应对方式对状态焦虑有显著预测力;沉思、积极重新关注、灾难化3种策略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种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有显著预测力,解释率分别为27.6%和30.3%。结论不同焦虑特质军校学员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应对方式和焦虑密切相关。
- 杨振华焦世元董薇肖婕蔡文鹏田彬严进
- 关键词:特质焦虑状态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