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曼

作品数:24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科学事业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菜心
  • 6篇胁迫
  • 5篇高温
  • 5篇高温胁迫
  • 4篇蔬菜
  • 4篇基因
  • 4篇白菜
  • 3篇小孢子
  • 3篇耐热
  • 2篇叶菜
  • 2篇育苗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蔬菜生产
  • 2篇水芹
  • 2篇夏秋季
  • 2篇小孢子培养
  • 2篇萌发
  • 2篇萌发期
  • 2篇苗期

机构

  • 24篇海南省农业科...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护理职业...

作者

  • 24篇周曼
  • 17篇庞强强
  • 8篇张文
  • 5篇李德明
  • 4篇朱白婢
  • 4篇王敏
  • 3篇胡艳平
  • 3篇肖日新
  • 3篇黄文枫
  • 2篇廖道龙
  • 1篇云天海
  • 1篇孙光闻
  • 1篇伍壮生
  • 1篇李申
  • 1篇李雪峤
  • 1篇魏敏
  • 1篇冯学杰
  • 1篇高芳华
  • 1篇王小娟

传媒

  • 7篇分子植物育种
  • 6篇长江蔬菜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世界生态学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少花宽叶十万错不同时期营养品质的评价
2024年
以少花宽叶十万错为材料,对植株不同时期叶中营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进行分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计算各项营养指标与参考样的关联度,并进行优劣排序。结果表明,少花宽叶十万错叶中干物质含量为7.08%~9.27%,可溶性糖为0.47~0.96 mg/g,可溶性蛋白为6.71~11.02 mg/g,游离氨基酸为2.28~6.77 mg/100 g,VC为6.34~9.20 mg/100 g,抗坏血酸为65.19~546.67μg/g,谷胱甘肽为163.68~197.02μg/g,类黄酮为0.98%~3.08%,SOD活性变化为3.91~8.06 U/g,POD活性变化为614.29~1232.14 U/g,CAT活性为526.19~1111.90 U·g^(-1)·min^(-1)。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营养品质最优的是6月叶,且与各营养指标分析结果一致。
庞强强蔡兴来周曼孙晓东
关键词:营养品质
基于ISSR标记的印度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利用ISSR标记分析了36份印度南瓜种质资源,旨在阐明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遗传和育种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63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8条,其中共有6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93.38%;36份印度南瓜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2~0.60,在相似系数0.36处,可将36份印度南瓜种质资源分为四大类,印度南瓜遗传变异与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朱白婢蔡兴来周曼云天海胡艳平李雪峤王小娟王敏
关键词:印度南瓜ISSR
海南安全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5
2009年
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非常优越的气候条件,堪称全国最大的天然温室,是我国最主要的南菜北运基地。要发挥好海南冬季蔬菜产业的优势,必须重视安全蔬菜生产,不断提高蔬菜产品质量,打造海南蔬菜的“安全”品牌、“绿色”品牌。以利进一步拓宽海南蔬菜的销售市场,为发展海南农村经济和丰富全国人民的菜篮子做出更大贡献。
肖日新陈贻诵周曼
关键词:蔬菜产业生态优势气候条件蔬菜生产
不同快菜品系萌发期耐热指标筛选及耐热性评价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确定快菜萌发期耐热评价指标,筛选萌发期耐热种质,为快菜大规模鉴定和耐热机理研究提供方法及优质资源。[方法]以耐热性不同的6份快菜品系(编号分别为B18、B33、B11、B15、B2、B36)为材料,在25(对照),35,37和42℃下进行萌发试验,分析不同快菜品系对高温胁迫的响应,确定模拟萌发期高温胁迫的最适温度。在模拟高温胁迫下,以38份快菜品系(编号为B1-B38)为材料,测定12个与萌发期耐热性相关的指标,以各指标的耐热系数(γ)作为基础,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快菜品系萌发期耐热指标进行筛选,对耐热性进行评价。并对38份快菜品系苗期和成株期的田间热害指数及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胁迫温度升高,6份快菜品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均下降,37℃是模拟萌发期高温胁迫的最适温度。在37℃模拟高温胁迫下,12个快菜萌发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中5个综合指标可代表不同快菜品系萌发期耐热性原始信息量的92.64%。根据隶属函数中不同品系萌发期耐热性综合评价值(D值)可知,B3品系耐热性最强,B17品系耐热性最差。与快菜耐热性密切相关的指标是活力指数、芽长和根长。38份快菜材料按萌发期耐高温能力可分为3大类,其中20个品系对高温不敏感,8个品系对高温敏感,10个品系对高温有较强的耐受性。苗期和成株期耐热性田间鉴定结果与萌发期室内鉴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快菜萌发期模拟高温胁迫最适温度为37℃,活力指数、芽长和根长可作为快菜萌发期耐热性鉴定的首选指标,获取了38份快菜材料萌发期耐热性数据。
庞强强孙晓东蔡兴来张文周曼
关键词:萌发期高温胁迫
不同菜心品种萌发期和苗期耐热性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筛选被引量:11
2020年
为明确不同菜心品种间的耐热性强弱,构建菜心品种耐热评价体系。以20个菜心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正常和人工模拟37℃高温2个处理,对不同菜心品种萌发期和幼苗期的21个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以各单项指标的耐热系数(γ)作为衡量耐热性依据,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相结合,对不同菜心品种进行耐热性鉴定及耐热指标筛选。结果表明,与正常处理相比,高温胁迫后各菜心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和根系活力均下降,热害指数、O-2质量分数、H2O2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Pro质量分数和CAT活性均升高,发芽势、根冠比、相对电导率、SOD活性和POD活性既有下降又有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各评价指标间存在信息重叠与交叉现象,主成分分析将21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隶属函数法计算获得了各品种综合耐热能力D值并排序,聚类分析将20个菜心品种划分为耐热型(6个)、中等耐热型(10个)和不耐热型(4个)3种类型;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菜心耐热性评价方程,同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热害指数、过氧化物酶活性、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发芽势和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等6个指标,可作为菜心耐热性综合鉴定指标。本研究结果为菜心耐热性评价、耐热品种选育、耐热机理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庞强强周曼孙晓东陈贻诵蔡兴来
关键词:菜心高温胁迫
微生物菌肥对设施白菜生长、品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3
2018年
以‘抗热5号’白菜为试材,研究不同微生物菌肥对白菜生长、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相比,微生物菌肥与常规施肥配合施用,可显著促进白菜的生长发育,提高白菜的叶长、叶宽、株高、单株鲜重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白菜叶片的硝酸盐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和Vc含量,增强土壤蔗糖酶、脲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综合来看,农用微生物菌肥与常规施肥配合施用,在白菜上的效果优于索丰微生物菌肥。
庞强强蔡兴来周曼赵枢纽李德明
关键词:白菜微生物菌肥酶活性
菜心耐热性评价及酶促抗氧化系统对高温胁迫的响应被引量:19
2020年
为鉴定不同菜心品种的耐热性,以热害指数为评价指标对19份材料进行耐热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酶促抗氧化系统对人工模拟高温胁迫及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通过热害指数分析,筛选出耐热品种5个、中等耐热品种11个、不耐热品种3个。对耐热品种CX10、中等耐热品种CX17和不耐热品种CX13进行人工模拟高温处理发现,37℃高温胁迫时菜心叶片的电导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n-SOD、POD和CAT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从增加幅度来看,耐热材料中的电导率、MDA含量增幅明显低于不耐热材料,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n-SOD、POD和CAT基因表达量则以耐热材料中增幅最大。在胁迫恢复3 d时,与胁迫时相比,所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高温胁迫影响了菜心酶促抗氧化系统的正常代谢,即使高温解除后也不能恢复至正常状态,但耐热材料可通过调节自身的酶促系统减轻胁迫带来的伤害。
庞强强周曼孙晓东张文蔡兴来
关键词:菜心耐热性高温胁迫
海南现有蔬菜保护设施周年合理利用研究现状
2018年
本文针对海南现有蔬菜保护设施全年或季节性抛荒造成土地大量闲置、荒废问题,对照国内外蔬菜保护设施周年利用可取经验提出“采用保护地蔬菜品种”、“因地制宜从覆盖材料、设施结构及布局等方面改进设施达到夏秋季降温抗风避雨、冬春加光适度保温”等措施,旨在充分发挥海南自然优势、规避风险,做好蔬菜产业供给侧改革,保证海南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李德明庞强强蔡兴来周曼
关键词:蔬菜
硝酸盐胁迫下黄腐酸对小白菜活性氧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黄腐酸(0.08%,0.15%,0.25%)对硝酸盐胁迫下(120 mmol/L)小白菜活性氧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胁迫可引起小白菜叶片中MDA、O2-和H_2O_2含量的增加,生长受到抑制;硝酸盐胁迫下施用黄腐酸(fulvic acid,FA)能显著促进小白菜生长发育,提高膜稳定指数和抗氧化酶活性,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O_2^-和 H_2O_2的积累,其中以处理Ⅳ(0.15%FA)处理效果最好;随黄腐酸浓度的增加,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Cu/Zn-SOD和POD的表达水平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AT基因表达水平持续增加,APX基因表达水平则表现为先降后升随后下降的趋势,其中Cu/Zn-SOD、POD和APX基因表达水平均在处理Ⅳ(0.15%FA)时达到顶峰,CAT基因表达水平在处理Ⅴ(0.25%FA)时最高。适宜浓度的黄腐酸可有效缓解硝酸盐胁迫对小白菜所造成的伤害,增强其抗盐性。本研究通过喷施外源黄腐酸,研究其对硝酸盐胁迫下小白菜生长、活性氧、渗透调节物、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探讨黄腐酸调控蔬菜盐害提供理论依据。
庞强强孙光闻蔡兴来周曼赵枢纽李德明
关键词:黄腐酸硝酸盐胁迫小白菜活性氧基因表达
树仔菜枯萎病的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被引量:2
2023年
枯萎病是特色蔬菜树仔菜上的毁灭性病害,为研究其病原与防治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海南省树仔菜发病组织上分离病菌,对其进行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验证、多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最终明确树仔菜枯萎病的病原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药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发现戊唑醇抑菌效果最好,相应的EC50为0.62 mg/L。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水乳剂和25%代锰·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防病效果分别为82.48%和81.04%,可作为防治由木贼镰刀菌引起的树仔菜枯萎病的首选药剂。
魏敏孙晓东王亚强庞强强周曼周曼陈家路
关键词:树仔菜枯萎病病原鉴定药剂筛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