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立勇

作品数:64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专利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4篇油菜
  • 38篇甘蓝型
  • 36篇甘蓝
  • 35篇甘蓝型油菜
  • 23篇核不育
  • 23篇不育
  • 13篇选育
  • 13篇隐性核不育
  • 10篇显性核不育
  • 9篇临保系
  • 8篇恢复系
  • 8篇基因
  • 7篇杂交
  • 7篇双低
  • 7篇小孢子
  • 6篇油菜新品种
  • 5篇性状
  • 5篇游离小孢子
  • 5篇植株
  • 5篇套袋自交

机构

  • 63篇上海市农业科...
  • 3篇上海市农业技...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上海市青浦区...

作者

  • 64篇杨立勇
  • 54篇李延莉
  • 52篇蒋美艳
  • 43篇张俊英
  • 40篇周熙荣
  • 40篇王伟荣
  • 27篇孙超才
  • 9篇顾龙弟
  • 8篇孙大鹏
  • 5篇庄静
  • 3篇周音
  • 3篇张智奇
  • 2篇钱小芳
  • 2篇张秋丽
  • 1篇沈淳
  • 1篇陈旭
  • 1篇陈旭
  • 1篇于力
  • 1篇孔秋莲
  • 1篇赵坚义

传媒

  • 12篇上海农业学报
  • 6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中国作物学会...
  • 2篇长江蔬菜
  • 2篇上海农业科技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作物研究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实验室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12篇2021
  • 7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与单交种生产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与单交种生产技术,以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的可育株为供体,以临保系为轮回亲本进行反复回交,获得与临保系遗传背景相同的新纯合两型系;以该隐性核不育新纯合两型系的不育株与遗传...
孙超才杨立勇王伟荣周熙荣李延莉蒋美艳庄静顾龙弟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全不育系高纯度制种技术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本研究开展了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全不育系高纯度制种技术的研究,利用离体培养、无性扩繁和BE10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繁殖纯合型不育株。结果表明,利用幼嫩枝条诱导获得试管苗不容易出现混杂,基因型鉴定更为简单、准确。通过对试管苗移栽技术的研究发现,培养土移栽试管苗可有效提高成活率,两次移栽的最佳时期为9月底至10月初。与原有产量585 kg/hm^(2)相比,利用显性核不育无性扩繁技术生产全不育系产量为827 kg/hm^(2),比原有产量提高了40%,田间育性鉴定结果显示全不育系纯度可达99%以上,为进一步推动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系的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张俊英朱吉风杨立勇蒋美艳李延莉王伟荣孙超才江建霞周熙荣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分子标记
白菜型油菜开花时间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为定位白菜型油菜开花时间相关的候选基因,为白菜型油菜抽薹和开花时间遗传改良提供依据,以110份白菜型油菜组成的自然群体为研究材料,对它们进行花期调查和重测序分析。利用重测序获得的高质量的SNP集合对110份材料进行群体进化树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花期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地理位置的白菜型油菜在开花时间上存在广泛差异。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110份材料可分为2个亚群,亚群内部分布较为集中,2个亚群之间的分布与白菜型油菜材料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对开花时间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白菜型油菜全基因组衰减平均LD为19 kb,并获得了4个与开花时间表型显著关联的信号位点。对4个关联候选位点所在物理位置上下游一定区域内的相关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筛选得到白菜型油菜开花时间相关候选转录本9个,进一步分析发现9个转录本中一共包含4个候选基因,它们是拟南芥LOL1、CAT5和FAD8等的同源基因。本研究结果为获得白菜型油菜开花时间相关的候选基因,并利用候选基因进行花期调控和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和线索。
江建霞李延莉蒋美艳朱吉风周熙荣王伟荣沈淳张俊英杨立勇
关键词:开花时间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纯合型不育株的无性扩繁及全不育系生产技术
根据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性受a,b不育基因和rf上位抑制基因互作控制的遗传原理,通过花期育性观察,选择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中的不育株,取其侧枝进行离体培养,待其形成无菌苗后,进行无性扩繁,将这些与供体不育株亲本基因型完全...
孙超才杨立勇王伟荣周熙荣李延莉庄静蒋美艳钱小芳顾龙弟
文献传递
中国冬油菜育成品种产量和主要性状变化趋势被引量:5
2020年
提高产量是油菜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探讨油菜品种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变化趋势,对今后油菜育种方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通过查阅行业资料和相关文献,对2001—2017年我国油菜生产现状以及244个国家审定的冬油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17年来,我国冬油菜单产逐年递增,审定品种区试单产平均每年提高48.7 kg/hm^2,每角粒数平均每年提高0.14粒,千粒重基本不变,株高、单株有效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数、病毒病病株率呈下降趋势,而历年审定的冬油菜品种的菌核病较重;油菜籽芥酸含量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均已大幅度降低至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审定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与生育期、含油量、每角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建议今后将提高每角粒数作为冬油菜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王伟荣李延莉周熙荣
关键词:油菜审定品种性状
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与花色遗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加强甘蓝型油菜花色研究对指导油菜花色育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花色种类与来源、花色遗传研究以及基因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油菜花色研究中存在的几点障碍及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与花色遗传的研究方向。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基因组花色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20118A的遗传解析、定位与小孢子选育
本文以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0118.AB为亲本,与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品系)进行杂交、测交和回交,对其育性的遗传机理,细胞质和细胞核对不育基因表达的影响,隐性抑制基因rf的定位与临保系的小孢子选育等...
杨立勇
关键词:隐性细胞核油菜品种不育基因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高油高产油菜新品种‘沪油杂11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被引量:2
2018年
为选育适合长江下游区域种植的高油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利用不育系沪228A与恢复系10-5133配组,育成杂交油菜新品种‘沪油杂11号’。该品种在上海市生产试验中表现好,产量、产油量均居参试组合首位;种子含油量高达49.38%;芥酸、硫苷含量符合双低标准;生育期短、主要农艺性状优、抗倒伏性强、生长整齐度高、生长势强,适宜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种植。
蒋美艳李延莉张俊英江建霞杨立勇周熙荣孙超才王伟荣
关键词:高油双低杂交种选育
油菜品质性状分子标记开发及QTL定位研究进展
2019年
随着油菜品质性状遗传规律逐渐被挖掘及品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和QTL定位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这些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油菜中几个重要的脂肪酸相关的分子标记和QTL定位进行综述,对已有的研究报道中的研究结果进行探讨和总结,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
江建霞张俊英李延莉蒋美艳王伟荣周熙荣杨立勇孙超才
关键词:分子标记QTL油菜品质性状
菜用油菜——沪白1号被引量:1
2023年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沪白1号系采用品种(系)间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其花雪白,种子含油量45.0%,芥酸含量0.9%,硫苷含量18.0μmol/g,符合甘蓝型油菜的双低标准。沪白1号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种植,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310115。双低甘蓝型油菜薹(俗称油菜薹,下同)通常指其抽出的嫩薹,摘取15~20 cm菜薹作蔬菜.
李延莉江建霞蒋美艳张俊英杨立勇
关键词:种子含油量芥酸含量硫苷含量系统选育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菜薹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