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静

作品数:1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和谐自然
  • 2篇大学生
  • 2篇以人为本
  • 2篇人为本
  • 2篇同一性
  • 2篇自然与人
  • 2篇草原文化
  • 1篇德性教育
  • 1篇性教育
  • 1篇依存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竖井
  • 1篇思潮
  • 1篇思潮影响
  • 1篇思维
  • 1篇思维模式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集热
  • 1篇太阳能集热板

机构

  • 12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13篇杨丽静
  • 6篇牛永红
  • 1篇张雪峰
  • 1篇张同乐
  • 1篇李莹
  • 1篇武文斐
  • 1篇陈贵敏
  • 1篇朱海珅
  • 1篇李义科
  • 1篇陈佳艺

传媒

  • 2篇中国冶金教育
  • 2篇边疆经济与文...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科教文汇
  • 1篇2010中国...
  • 1篇建设资源节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2007中国...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7
  • 4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和谐自然与以人为本的同一性
自然-人-社会是辩证的发展过程.构建和谐自然与以人为本是这一过程中相互包含的两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源头上同一,在构建过程中同一,而且共同追求着终极的天人合一之境,是构建和谐自然,也是回归人本生活.
杨丽静
关键词:和谐自然人本思想天人合一
文献传递
一种集太阳能、风能利用的强化建筑通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太阳能、风能利用的强化建筑通风装置,属于太阳能、风能利用领域。包括:与通风竖井匹配的圆形透光筒,内置环形带孔太阳能集热板,透光筒上端设固定支架及伞形避风风帽,固定支架中心及风帽顶部装滚动轴承,同心转轴...
牛永红陈佳艺张雪峰武文斐李义科杨丽静陈贵敏李莹
文献传递
创建和谐自然与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愈益复杂,和谐自然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参数.其复杂之源在于依存与超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创建和谐自然,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本.
杨丽静牛永红
关键词:和谐自然和谐社会环境科学
文献传递
创建和谐自然与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愈益复杂,和谐自然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参数。其复杂之源在于依存与超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创建和谐自然,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本。
杨丽静牛永红
关键词:和谐自然
文献传递
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的“反思”思维模式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生的"反思"思维模式是对"合乎常规"思维的否定和重构。"合乎常规"思维缺乏思想的创造性,其形成既有本土化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同时也受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反思"思维是发挥思想的能动创造性,多角度、多方位、灵活地认知世界,把握自己的思想。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用"反思"思维构筑着价值、意义、审美的"生活世界"。
杨丽静牛永红
关键词:反思思维
柏拉图德性教育的特点及现代意义
2012年
柏拉图《理想国》理想城邦生活的实现必须依托教育。人的发展也必须依托教育的塑造。今天的教育已显示出某种程度的浮躁与功利。柏拉图追求美好生活、造就好人的德性教育思想中的净化灵魂;培育身心和谐;服务社会等教育思想在当今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杨丽静
关键词:柏拉图德性教育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结合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分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及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实施途径既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也需要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同时还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
牛永红杨丽静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文献传递
论和谐自然与以人为本的同一性
自然-人-社会是辩证的发展过程。构建和谐自然与以人为本是这一过程中相互包含的两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源头上同一,在构建过程中同一,而且共同追求着终极的天人合一之境,是构建和谐自然,也是回归人本生活。
杨丽静
关键词:和谐自然以人为本
文献传递
草原文化在历史与现实的内在张力中发展被引量:1
2015年
草原文化在世界一体化视野下实现未来文化形式需要走在对话中交融之路。草原文化的特征是与"他者"文化对话的基础;同时,对话既凝炼草原文化的历史又彰显草原文化在现实中的活力。因此,对话与交融是草原文化发展的精神实质。在这样的历程中,草原文化之荣将存在于未来"世界文学"形成之时。
杨丽静
关键词:草原文化
对话与整合:全球化视野下草原文化发展之路
2014年
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要求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既要有共融的精神又要保存多样性。作为民族文化的一支——草原文化在全球化视野下实现未来文化形式需要走对话与整合之路。草原文化的特征是与"他者"文化对话的基础,同时草原文化存在的问题推动其对话成为必需。当然,对话与整合是同一个过程。由此,草原文化之荣将存在于未来"世界文学"形成之时。
杨丽静
关键词:草原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