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国飞

作品数:30 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蓝藻
  • 9篇藻毒素
  • 7篇水华
  • 7篇微囊藻
  • 7篇微囊藻毒素
  • 6篇毒素
  • 5篇鄱阳湖
  • 5篇蓝藻水华
  • 3篇水体
  • 3篇改性土壤
  • 2篇氮磷
  • 2篇毒性
  • 2篇营养化
  • 2篇藻类
  • 2篇植物
  • 2篇生态安全
  • 2篇生态浮岛
  • 2篇水华蓝藻
  • 2篇水环境
  • 2篇水环境监测

机构

  • 25篇江西省水利科...
  • 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学研究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30篇戴国飞
  • 13篇杨平
  • 11篇楼倩
  • 10篇钟家有
  • 9篇刘聚涛
  • 6篇宋立荣
  • 6篇丁惠君
  • 6篇甘南琴
  • 6篇韩柳
  • 6篇张伟
  • 6篇温春云
  • 4篇郭春晶
  • 4篇胡芳
  • 3篇王法磊
  • 3篇方少文
  • 2篇许新发
  • 2篇陈伟
  • 2篇张先正
  • 2篇全昌云
  • 2篇张洁

传媒

  • 5篇湖泊科学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江西水利科技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4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水环境监测的河流健康评估单元划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河流健康评估单元划分是开展河流健康评估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基础,可以揭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空间特征差异。构建了河流健康评估单元的划分标准和方法,并以抚河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环境监测点样本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甄别划分河流健康评估单元的关键指标,合理确定河流健康评估单元的划分标准,科学划分抚河健康评估单元。研究结果显示:①抚河水环境监测初始布局共布设40个监测点,分为7类,优化后的监测点数量减少为16个;②各水环境监测指标中,叶绿素a与监测点分类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4,并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由此确定叶绿素a为抚河健康评估单元划分的关键指标;③以叶绿素a的浓度(mg/m^(3))为分区指标,确定抚河健康评估单元的分区标准为(0,5)、[5,8)、[8,11)、[11,14)、[14,18)、[18,24)、[24,+∞);④抚河共分为16个健康评估单元,每个评估单元包含至少1个监测点,其中,相水源头区和相水干流两个相邻健康评估单元所包含的水环境监测点属于同一分类,其他相邻分区所含监测点均属于不同分类,表明所构建的河流健康评估单元划分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刘聚涛温春云胡芳楼倩杨平戴国飞王法磊
关键词:河流健康水环境监测
快速聚沉的去蓝藻改性土壤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聚沉的去蓝藻改性土壤,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粉末性土壤200~1200份;聚二氯乙基醚四甲基乙二胺20~40份;聚合氯化铝20~60份;其中所述粉末性土壤粒径至少过180目筛。本发明具备性能稳定,...
戴国飞杨平方媛瑗胡建民许新发
文献传递
Fe(Ⅲ)改性土壤用于微囊藻细胞及微囊藻毒素的去除被引量:4
2016年
蓝藻水华及其释放的蓝藻毒素给我国很多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带来较大威胁.尽管去除蓝藻和净化藻毒素的技术目前已有较多报道,但能同时对二者起作用的技术方法还较少,发展能够同时去除蓝藻和蓝藻毒素的技术显得十分必要.根据前期Fe(Ⅲ)化合物去除微囊藻毒素的工作基础,选取4种不同的土壤对其进行Fe(Ⅲ)改性,并应用于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结果表明,黏土含量高低决定土壤本身对毒素的吸附能力强弱;土壤经过离子改性后,其毒素吸附能力与其阳离子交换量大小直接相关,且毒素去除能力较未改性前有显著提高,其中效率提升最高的一种土壤离子改性后其吸附能力增加了约148倍.离子改性土壤对微囊藻细胞同样具有絮凝沉降功能,沉降能力同样随土壤对Fe(Ⅲ)负载能力的提高而上升,使用剂量提高时微囊藻沉降平衡时间明显缩短.在野外蓝藻水华去除实验中,蓝藻细胞去除可以保持与室内实验相近的高去除率,但蓝藻毒素的去除效率有一定的下降,可能与天然水体中其它杂质的竞争作用有关.
戴国飞方少文彭宁彦杨平宋立荣钟家有
关键词:蓝藻水华微囊藻毒素微囊藻土壤
一种便携式野外调查多功能手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野外调查多功能手杖,包括把手和杖身,把手为空心把手,其后端可拆卸式设有储物把手盖,把手和杖身固定连接,把手和杖身的连接处设有反光条,反光条上方的手提带固定于把手下侧,所述杖身外侧系有若干登山扣,...
代涛涛钟家有丁惠君戴国飞楼倩方媛瑗韩柳陈畅刘慧钟丽娟
文献传递
盐胁迫下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cDNA文库的构建与新表达序列标签(EST)的获取、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在成功养殖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的基础上,采用Takara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盐胁迫下(1.5 mol/L NaCl)杜氏盐藻的cDNA文库.经鉴定,原始文库的滴度达1.2×106cfu/mL,重组率高达95%,且多数插入片段均在500 bp以上.对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分析发现,杜氏盐藻基因组中包含大量未鉴定的新基因.随机挑取60个单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将所测序列经Blast比对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后,发现其中三分之一,即20个未见报道的代表新基因的表达序列标签,值得进一步发掘.这些新表达序列标签(基因)的发现,为进一步筛选和克隆杜氏盐藻耐盐性基因提供了筛选平台.
张翅戴国飞刘军立夏炎枝甘南琴红凌
关键词:杜氏盐藻CDNA文库表达序列标签
一种大茨藻快速繁殖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茨藻快速繁殖的装置,属于植物培育领域。该装置包括前箱体和后箱体,前箱体和后箱体内均设置有若干隔断,隔断均匀设置在前箱体和后箱体内,前箱体和后箱体的每个隔断的底壁上均设置有钻土器,钻土器呈上端开口的空...
楼倩韩柳丁惠君刘聚涛戴国飞代涛涛方媛瑗
文献传递
一种沉水植物的定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水植物的定植装置,主要包括沉水植物、种植土、包裹材料、绳和固定棍;其特征在于:沉水植物的茎和根及固定棍埋入种植土内,包裹材料包覆种植土和固定棍,包裹材料上部系有绳,固定棍穿过包裹材料底部。本实用新型...
代涛涛丁惠君楼倩钟家有刘聚涛韩柳戴国飞李威
文献传递
可同时控藻和除藻毒素的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众多湖泊、水库、鱼塘等水体常发生不同程度的蓝藻水华。其中,微囊藻是一种最常见最受关注的水华蓝藻,它会产生一群结构相似且难以降解的肝毒素,即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对饮用水源水处理、水产品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都构成威胁。急需研发能有效控制突发性或常态化蓝藻水华和去除藻毒素的方法,将有毒蓝藻生物量与藻毒素浓度控制在安全限值以下,以确保饮用水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由此实际需求出发,研究者在控藻和除藻毒素这两方面分别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研究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但这些方法彼此较为独立。由于在控藻过程中常常导致更多的藻毒素释放到水中,在除藻毒素过程中藻细胞不停地增殖产生更多的藻毒素,故近些年人们逐渐意识到同时控藻和除藻毒素的重要性。只有同时去除藻细胞和藻毒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蓝藻水华对水体污染的问题。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可同时控藻和除藻毒素的方法,以期为蓝藻及藻毒素在水生生态环境中的预警和污染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组合方法进行了分类。物理方法相对安全,但成本和能耗高。化学方法成效显著,但成本高且选择性较差。生物方法成本低,但去除速率慢。组合方法结合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各自的优点,扬长避短,实现安全、高效、低成本、快速的控藻和除藻毒素。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实验室,将这些方法应用在野外,需要因地制宜,合理设计策略。
张孝进戴正为戴煜戴国飞杨平方媛瑗彭宁彦
关键词:蓝藻微囊藻毒素水污染
基于水环境监测的河流健康评估单元划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环境监测的河流健康评估单元划分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网格法布设河流水环境监测点,每个网格中河段布设1个监测点;步骤2、以水环境监测指标为样本,采用统计软件中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对监测点进行初始分类并进...
刘聚涛温春云胡芳戴国飞丁惠君楼倩杨平韩柳王法磊张兰婷
文献传递
江西柘林湖水华蓝藻--长孢藻(Dolichospermum)的形态多样性及其分子特征被引量:4
2020年
长孢藻是具有产多种蓝藻毒素及异味物质潜在能力的丝状异形胞蓝藻.为了探究长孢藻的生物学特性,我们从江西柘林湖分离24株长孢藻,经形态鉴定分成4个种类,分别为浮游长孢藻(Dolichospermum planctonicum)、近亲长孢藻(D.affine)、卷曲长孢藻(D.circinale)、螺旋长孢藻(D.spiroides).16S rRNA基因序列表明柘林湖长孢藻与日本等地区的长孢藻高度相似,但只有近亲长孢藻与日本近亲长孢藻在分子系统进化树上聚为一支.基于16S-23S rRNA之间高变异性的ITS序列分析,4种长孢藻的D1-D1螺旋结构相同,藻丝为直型的浮游长孢藻、近亲长孢藻与藻丝为弯型的卷曲长孢藻、螺旋长孢藻的Box-B、V3螺旋结构差异较大.通过对毒素和异味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显示24株长孢藻均不产毒,但是4株浮游长孢藻及1株卷曲长孢藻含有土腥素合成基因.本研究不仅对柘林湖水华蓝藻的多样性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也在流域层面上为鄱阳湖的水生态系统研究和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张毅鸽王一郎杨平戴国飞耿若真李守淳李仁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