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涛

作品数:7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桑叶
  • 2篇血糖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并发
  • 2篇糖尿病并发症
  • 2篇酮类
  • 2篇作用机制研究
  • 2篇消渴
  • 2篇消渴症
  • 2篇黄酮
  • 2篇黄酮类
  • 2篇降血糖
  • 2篇降血糖作用
  • 2篇多组分
  • 2篇防治糖尿病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机构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江苏大学

作者

  • 7篇季涛
  • 6篇宿树兰
  • 6篇钱大玮
  • 5篇段金廒
  • 4篇郭盛
  • 3篇欧阳臻
  • 3篇尚尔鑫
  • 2篇唐于平
  • 1篇张丽丽
  • 1篇黄晓晨
  • 1篇郭建明
  • 1篇李君
  • 1篇朱振华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桑叶防治糖尿病的效应成分群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章、文献研究<br>  第一节较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了国内外关于糖尿病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等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以期为糖尿病的深入认识以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br>  第二节采用计算机...
季涛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消渴症降血糖作用
桑叶中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优化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桑叶中黄酮类和酚酸类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期为该类化学成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乙醇溶剂提取桑叶中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HPLC-DAD方法对其中3个黄酮类化学成分和3个酚酸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各因素对黄酮类成分提取率影响的程度排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各因素对酚酸类成分提取率影响的程度排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乙醇浓度。通过HPLC-DAD分析其中6个资源性化学成分的评价结果及方差,黄酮类、酚酸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乙醇浓度为85%,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45 min,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该提取工艺流程简单,提取率高,可为桑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李君季涛宿树兰钱大玮
关键词:桑叶黄酮类酚酸类
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药治疗消渴症的用药规律与特点探析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古方治疗消渴症的方剂组成药味,对中医药治疗消渴症的用药特点及规律进行探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有关治疗消渴症的方剂,以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收录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治疗消渴症的577首方剂中共应用药物592种,出现频次为3 769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包括麦冬、甘草、人参等93种;关联规则方法分析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药对为人参-甘草、甘草-麦冬、人参-麦冬等187组;3味中药药组包括人参-甘草-麦冬、天花粉-麦冬-黄连、天花粉-甘草-麦冬等117组;4味中药药组包括人参-甘草-麦冬-黄芪、天花粉-知母-麦冬-黄连、人参-甘草-知母-石膏等27组。消渴症包括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湿热内蕴证和血瘀阻络证5种主要证型,其治疗遣方用药各有侧重。结论:基于关联规则方法可挖掘方药治疗消渴症的用药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机制阐释提供科学依据。
季涛宿树兰尚尔鑫钱大玮唐于平段金廒
关键词:消渴症方药用药规律关联规则
基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桑叶多组分药效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21
2016年
采用柱色谱法对桑叶提取物中黄酮、生物碱、多糖组分进行富集分离;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利用蔗糖为底物,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桑叶多组分进行评价;采用等效线法、周-特氏联合指数法和等辐射分析法评价2组分间的药效相互作用及量效特点,为揭示桑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成分分析表明,桑叶提取物中,黄酮质量分数为5.3%,有机酚酸质量分数为10.8%,1-脱氧野尻霉素(DNJ)质量分数为39.4%,多糖质量分数为18.9%。活性评价表明,桑叶黄酮、生物碱、多糖组分均具有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抑制率随各组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3个组分中桑叶生物碱抑制活性最强。桑叶生物碱与桑叶黄酮配伍、桑叶生物碱与桑叶多糖配伍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但多糖与黄酮组配伍未见明显的协同作用,从而证实了桑叶多组分调节血糖的相互作用,为桑叶多组分降血糖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的揭示提供了科学依据。
季涛宿树兰郭盛钱大玮欧阳臻段金廒
关键词:桑叶Α-葡萄糖苷酶量效关系
桑叶防治糖尿病的效应成分群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15年
桑叶作为我国传统的常用药食两用中药品种之一,其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随着桑叶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及产业化开发的发展,其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效应成分群与作用机制不断被揭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糖尿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桑叶对其调节血糖的功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桑叶生物碱类成分是桑叶中调节血糖最为显著和明确的一类资源性化学成分;其次是桑叶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调节血糖的作用;而桑叶多糖类成分则间接地起到降血糖作用。以期为桑叶调控血糖及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提供指引,为桑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季涛宿树兰郭盛欧阳臻钱大玮唐于平段金廒
关键词:桑叶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降血糖作用
桑叶黄酮类和生物碱类成分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2
2017年
采用UPLC-TQ-MS同时测定糖尿病模型大鼠和空白大鼠血浆中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山柰酚、槲皮素、绿原酸、隐绿原酸、新绿原酸、DNJ、fagomine 10种有效成分,并计算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以阐明桑叶黄酮类及生物碱类在正常和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高糖高脂饲料结合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的方法复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灌胃给予桑叶黄酮类及生物碱类成分的提取物后不同时间点取血浆,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以UPLC-TQ-MS测定血浆中桑叶10种成分的血药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槲皮素和山柰酚灌胃0.333 h达到峰值,说明大鼠口服桑叶黄酮类成分后吸收和分布较为迅速;服药后4 h,两者第2次达到峰浓度,说明其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较长;DNJ和fagomine在胃肠道能较快地吸收入血,血药浓度在0.667 h达到峰值,提示两者进入大鼠体循环后可快速分布。在模型组大鼠体内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槲皮素、山柰酚、芦丁的Cmax和AUC0–t降低,新绿原酸、隐绿原酸t1/2缩短,而槲皮素、山柰酚、芦丁的t1/2延长;绿原酸、紫云英苷、异槲皮苷、fagomine在模型动物体内Cmax升高,紫云英苷、fagomine的t1/2延长,提示在正常生理状态与模型病理状态下机体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存在一定的差异。
张立雯季涛宿树兰尚尔鑫郭盛郭建明钱大玮段金廒
关键词:桑叶黄酮类生物碱类药动学
基于代谢组学的桑叶多组分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 MS)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学分析,利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探讨糖尿病模型小鼠血浆整体代谢物谱特征、代谢轮廓变化和生物标志物群,并对桑叶生物碱类、黄酮类、多糖类提取物干预后的生物效应转归与分子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内源性代谢物的一级及二级碎片离子的精确分子量信息,鉴定了糖尿病模型小鼠血浆中8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鞘脂、氨基酸代谢途径。主成分分析表明,正常组与糖尿病模型组得到明显区分,提示模型小鼠体内代谢发生异常;桑叶生物碱类、黄酮类、多糖类提取物干预后对糖尿病模型小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调节氨基酸代谢、鞘脂代谢密切相关。
季涛张丽丽黄晓晨宿树兰欧阳臻朱振华郭盛尚尔鑫钱大玮段金廒
关键词:桑叶MS代谢组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