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
- 作品数:12 被引量:202H指数:6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防洪减灾Stackelberg问题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为了研究中央政府和大江大河的左、右岸地方政府在防洪减灾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及其均衡,构造了由中央政府和两个地方政府作为参与人的复杂博弈模型,构成内层问题有关联的两阶Stackelberg问题,利用基于可行域分析的遍历全局搜索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完成两个案例的计算.研究发现中央政府增加防洪投资并不必然导致防洪投资总额的增加,相反会引起地方政府的防洪减灾投资的减少,因而中央政府应该淡化自身的投资人的角色,而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机制对地方政府的防洪投资进行引导,从而实现全社会的最优配置.
- 赵勇孙永广吴宗鑫
- 关键词:防洪减灾博弈
- 水利水电建设的几个博弈问题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在简单介绍博弈论的基础上,采用经典的囚徒困境、智猪博弈、斗鸡博弈和讨价还价等博弈模型,对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中存在的博弈进行了模拟。博弈分析表明:以中央政府为主的传统投资机制难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江河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协调问题上存在困难,需要中央政府的干预;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竞争和投资分摊问题,不仅关系到各参与人自身的经济理性和经济利益,而且是各参与人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 赵勇孙永广吴宗鑫
- 关键词:水电建设水利水电工程
- 防洪减灾机制创新——防洪林权交易被引量:3
- 2003年
- 从我国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的成因入手,结合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全新的防洪减灾机制:防洪林权交易。通过博变分析,阐明了防洪林权交易机制不仅可以实现水土保持、林业、防洪减灾等多部门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为公共经济学提供了基于市场机制的公共品的外部性的解决方案。
- 赵勇孙永广吴宗鑫
- 关键词:防洪减灾防洪林权交易水土保持公共经济学
- 控股型网络概念上市公司需调整
- 2000年
- 进入2000年以来,上海梅林、ST海虹、综艺股份等互联网概念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连续涨停,其风头超过传统的IT公司股票。网络概念受到股票市场投资者追捧,诱导上市公司纷纷投入网络项目。到目前为止,涉及网络项的上市公司已近40家,另有一大批上市公司跃跃欲试,纷纷调整投资方向。
- 朱武祥赵勇
- 关键词:控股型网络概念上市公司
- 防洪基金博弈研究被引量:7
- 2001年
- 应用博弈论对防洪基金机制进行了研究,防洪基金在中国是对中央政府防洪投入的一个重要补充.在对目前的防洪减灾投入体制阐述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博弈模型,用来模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此二者被认为是防洪减灾的两大主要参与者.然后,对上述博弈进行了全面的均衡分析,分不同情况讨论了博弈均衡的存在和均衡结果的性质,从而阐明了允许和支持防洪基金出现的条件.实证分析表明,我们的理论分析结果和我国防洪基金的实际情况是十分吻合的.
- 赵勇孙永广吴宗鑫
- 关键词:防洪基金博弈防洪减灾
- 中央投资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的博弈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建立了两个博弈模型,对防洪减灾领域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进行了模拟,并通过均衡分析说明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分析表明,中央政府的防洪减灾投资不能达到诱导地方政府投资的目的,也无法实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因此,中央政府应弱化防洪减灾投资人的角色,鼓励和刺激地方政府的防洪减灾投资,实现与防洪减灾的地方公共品属性相协调的防洪减灾投资机制。
- 赵勇孙永广吴宗鑫
- 关键词:中央政府防洪减灾博弈
- 防洪减灾经济学初探被引量:8
- 2002年
- 尝试建立防洪减灾经济学这一崭新学科。在阐明防洪减灾的地区性公共品的经济学特性的基础上 ,利用博弈论模型研究了现有的防洪减灾机制 ,发现了其机制上的缺陷。为此 ,提出了防洪林木产权交易和洪水保险等新机制 ,并进行了博弈研究 ,考察了这些机制的均衡结果和条件 ,为更有效地防洪减灾提出了机制上的建议。
- 赵勇孙永广吴宗鑫
- 关键词:防洪减灾经济学博弈论
- 绿鞋期权与新上市股票的市场风险管理被引量:8
- 2000年
- 随着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逐步市场化,新股上市后的短期市场价格风险日益凸现。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方式,绿鞋期权有助于承销商稳定股价并减少其市场风险。引入或借鉴绿鞋期权方式将推动我国股票发行定价和承销方式进一步市场化,保持市场稳定发展。
- 赵勇朱武祥
- 关键词:股票市场绿鞋期权风险管理
- 防洪减灾经济学研究综述被引量:8
- 2002年
- 赵勇孙永广吴宗鑫
- 关键词:防洪减灾经济学旱灾
-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电力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被引量:3
- 2004年
- 本文首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和国际社会为减缓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根据我国的能源资源的特点和我国电力工业的现状,参考权威机构的预测,计算了2010年和2020年我国电力工业的发电装机和发电量以及相应的 CO_2排放量。结合国际电力工业的新的动向,初步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我国电力工业的长远发展可能带来的挑战。最后,重点分析了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清洁发展机制两个领域存在的机遇。
- 赵勇刘大勇
- 关键词:电力工业电力发展电力需求电价电力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