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静

作品数:14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凋亡
  • 3篇动脉
  • 3篇细胞凋亡
  • 3篇PC12细胞
  • 3篇PC12细胞...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旋股外侧动脉
  • 2篇遗传易感
  • 2篇遗传易感性
  • 2篇易感
  • 2篇易感性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散发性结直肠...
  • 2篇启动子
  • 2篇细胞肺癌

机构

  • 13篇中山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赣南医学院

作者

  • 13篇陈静
  • 3篇陈培熹
  • 3篇冯鉴强
  • 3篇唐小卿
  • 3篇徐达政
  • 3篇叶锋
  • 2篇傅新晖
  • 2篇李凯新
  • 2篇胡晓
  • 2篇余惠旻
  • 2篇陈明
  • 2篇唐二虎
  • 2篇苏培强
  • 2篇王卫华
  • 2篇汪建平
  • 2篇黄俊
  • 2篇黄南祺
  • 2篇刘焕亮
  • 2篇刘进
  • 2篇包勇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生理学报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氧化氢预处理对抗氧化应激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英文)被引量:8
2005年
氧化应激可明显地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H2O2。预处理能否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产生保护作用及ATP 敏感性K+(ATP-sensitive potassium,KATP)通道在其中的作用。采用PI染色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PC12细胞凋亡。结果表明,经10 μmol/L H2O2预处理90 min的PC12细胞,分别在20、30、50和100 μmol/L H2O2作用24 h后,其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与未经H2O2预处理的PC12细胞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H2O2预处理对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用10μmol/L的KATP通道激动剂pinacidil(Pin)可显著减少30和50μmol/L 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10 μmol/L的KATP通道拮抗剂glybenclamide(Gly)则可显著地抑制甚至取消KATP通道激动剂Pin对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但并不影响H2O2预处理对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然而,当联合应用H2O2预处理与Pin时,对PC12 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明显大于各自的抗凋亡作用。提示KATP通道开放不仅对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而且与H2O2预处理一起产生抗PC12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但KATP通道开放可能不参与H2O2预处理的适应性保护作用。
唐小卿陈静唐二虎冯鉴强陈培熹
关键词:H2O2PC12细胞凋亡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累及野和选择性淋巴结照射前瞻性随机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前瞻性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采用累及野照射(IFRT)或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局部失败的差异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99例LA-NSCLC经紫杉醇加卡铂化疗2周期后无远处转移患者随机分为IFRT组(45例)或ENI组(54例),IFRT组照射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和纵隔阳性淋巴结,ENI组照射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双侧中上纵隔淋巴引流区及双侧锁骨上区。在满足双肺V20≤35%、脊髓受量≤50Gy条件下给予尽可能高剂量,每周紫杉醇40mg/m2放疗增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随访率为99%,随访时间满1、2、3年者分别为49、29、17例。IFRT组与ENI组放疗剂量〉60Gy的分别占49%和26%(X2=5.59,P=0.018),局部失败率分别为29%和36%(x2=0.46,P=0.497),1、2、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69%、65%和80%、53%、49%(x2=0.74,P=0.389),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41%、33%和69%、32%、13%(X2=3.97,P=0.046)。两组不良反应相似(x2=3.91~0.16,P=0.142~0.925)。结论IFRT较ENI照射剂量高并增加了总生存率,未增加选择性照射区淋巴结复发率,不良反应相近,还需大样本研究。
马红莲包勇胡晓王谨王卫华李凯新刘源何瀚孙宗文王彦庄婷婷陈静彭芳周琦超黄劭敏何智纯张黎邓小武陈明
广州市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患病率.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对广州市30 142名在校学生进行脊柱侧凸普查.首先由普查体检医生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初步体格检查,阳性或可疑阳性者再由骨科医生复查;对骨科医生检查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行X线摄片检查.结果 共检出脊柱侧凸患者211例(Cobb角≥10°),患病率为0.70%.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192例(91.00%),先天性脊柱侧凸19例(9.00%).女生180例,男生31例,女生患病率显著高于男生(x2=112.332,P<0.001).结论 广州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凸的患病率为0.70%,女生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对青少年进行脊柱侧凸普查可以早期发现、及时矫治,对防治脊柱侧凸具有积极意义.
黄南祺郭垣杉刘进黄广鑫杨夏慧陈静苏培强
关键词:脊柱侧凸患病率
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生存预后因素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背景与目的:腋窝淋巴结1~3个阳性的早期乳腺癌进行辅助放射治疗的指征尚未明确,本研究探讨这部分患者根治术后的局部/区域复发以及生存的危险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02年3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标准或改良根治手术的217例乳腺癌病例的资料,原发肿瘤病理分期pT1期71例,pT2期146例,其中202例接受辅助化疗,51例接受辅助放疗,116例接受术后内分泌治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9个月,全组的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5.2%、81.8%和90.2%。44例出现肿瘤复发,其中21例局部/区域复发。生存分析表明,局部/区域复发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局部/区域控制的患者(61.9%vs93.6%,P<0.0001),患者年龄≤35岁、原发肿瘤pT2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比例≥30%是影响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不良预后因素。根据这3项预后影响因素设立评分系统,发现不同分值病例的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2)。在辅助化疗≥5疗程的159例患者中,接受辅助放疗的35例患者的各项生存率指标均优于未作放射治疗的患者。结论:对于腋窝淋巴结1~3个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pT2期原发肿瘤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比例≥30%提示术后局部/区域复发危险较高,应考虑辅助放疗。
张玉晶孙冠青陈娟陈静黄晓波林焕新胡永红刘孟忠杨名添管迅行
关键词:辅助放射治疗预后因素
旋股外侧动脉起源的解剖学研究
2021年
探讨旋股外侧动脉起源位置的类型及直径,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解剖61具大体标本双侧股前内侧区,观察旋股外侧动脉的直径、起源位置及变异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旋股外侧动脉起源共有4种类型,分别为正常型(旋股外侧动脉发自股深动脉),异位型(旋股外侧动脉发自股动脉),共干型(旋股外侧动脉和股深动脉同时从股动脉发出),多分支型(旋股外侧动脉由股深动脉的分支和股动脉的分支共同组成)。
庄宏杰马铭键丘雨旻叶锋刘晓军庄卓凯李晓智陈静陈志刚吴晓欣徐达政
关键词:旋股外侧动脉股深动脉大体标本股动脉临床手术
Survivin基因启动子区-31C/G多态性与散发性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基因启动子区-31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华南地区散发性结直肠癌(CR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华南地区711例健康人和702例CRC的Survivin基因-31C/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CC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36.35%vs.26.2%,χ2=17.89,P<0.001),与CC基因型相比,CG、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携带者的CRC发病风险分别显著下降至0.61倍(95%CI=0.46~0.80,P<0.001)、0.52倍(95%CI=0.38~0.71,P<0.001)和0.58倍(95%CI=0.45~0.74,P<0.001)。【结论】Survivin基因-31C/G多态性与CRC发病风险有关,-31G变异基因型是中国南方人群散发性结直肠癌独立保护因素。
黄俊汪建平王磊刘焕亮魏宜胜黄美近陈典克傅新晖陈静
关键词:结直肠癌SURVIV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旋股外侧动脉起源的解剖学研究
探讨旋股外侧动脉起源位置的类型及直径,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解剖61具大体标本双侧股前内侧区,观察旋股外侧动脉的直径、起源位置及变异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旋股外侧动脉起源共有4种类型,分别为正常型(旋股外侧动脉发自...
庄宏杰马铭键丘雨旻叶锋刘晓军庄卓凯李晓智陈静陈志刚吴晓欣徐达政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初步报告被引量:7
2010年
背景与目的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LSCLC)的放化疗综合治疗中,放疗靶区等方面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前瞻性比较LSCLC经诱导化疗后按不同靶区范围进行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和毒副反应的差异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LSCLC患者,经EP方案诱导化疗2周期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按照化疗后和化疗前原发灶范围勾画放疗靶区(gross tumor volume-tumor,GTV-T),区域淋巴结靶区(gross tumor volume-nodal,CTV-N)两组均包括达到诊断标准的淋巴结所在的结区。放疗45Gy/30次/19天,开始于化疗后1周-2周,放疗中按期进行第3周期化疗。放疗后再行3周期化疗。完全缓解者行预防性全脑照射(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PCI)。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入组37例、40例患者。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2.4%、28.2%(P=0.80),其中单独照射野外复发率分别为3.0%、2.6%(P=0.91),且均位于原发病灶同侧锁骨上区。纵隔型N3是照射野外复发危险因素(P=0.02,OR=14.13,95%CI:1.47-136.13);放疗期间发生I度、II度体重减轻分别为29.4%、5.9%和56.4%、7.7%(P=0.04);0度-I度和II度-III度后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97.1%、2.9%和84.6%、15.4%(P=0.07)。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2.1个月和26.9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9%、44.4%、37.3%及75.8%、56.3%、41.7%(P=0.79)。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仅照射化疗后原发灶范围及阳性淋巴结区未降低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而放疗毒性降低。但目前样本量尚未达到设计要求,最终结论需继续扩大样本数后得出。
胡晓包勇张力陈媛媛李凯新王卫华刘源何瀚孙宗文庄婷婷王彦陈静梁颖张阳赵洪云王凤华陈明
关键词:肺肿瘤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
survivin基因启动子区-31C/G多态性与散发性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基因启动子区-31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华南地区散发性结直肠癌(CR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华南地区711例健康人和702例CRC的survivin基因-31C/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CC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36.5%vs26.2%,2=17.89,P<0.01),与CC基因型相比,CG、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携带者的CRC发病风险分别显著下降至0.61倍(95%CI=0.46-0.80,P<0.01)、0.52倍(95%CI=0.38-0.71,P<0.01)和0.58倍(95%CI=0.45-0.74,P<0.01)。结论:survivin基因-31C/G多态与CRC发病风险有关,-31G变异基因型是中国南方人群散发性结直肠癌独立保护因素。
黄俊汪建平王磊刘焕亮魏宜胜黄美近傅新晖陈静陈典克
关键词:基因SURVIVIN多态性单核苷酸
姜黄素对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与iNOS的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且探讨其与iNOS关系。【方法】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C12细胞凋亡,间接免疫荧光FCM检测PC12细胞iNOS的表达。【结果】PC12细胞自然凋亡率为(1.5±0.1)%,0.5mmol·L-1MPP+作用24h后,PC12细胞凋亡率为(59.5±2.7)%;20μmol·L-1Cur和0.1mmol·L-1特异性iNOS抑制剂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PC12细胞作用24h后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但分别使0.5mmol·L-1MPP+处理组细胞凋亡率由(59.5±2.7)%下降到(15.9±5.3)%和(39.7±8.7)%(P<0.01);PC12细胞经0.5mmol·L-1MPP+处理24h后,其iNOS表达率由正常对照的(13.5±1.5)%增加到(71.9±4.0)%(P<0.01),加入20μmol·L-1Cur同时处理24h后,其iNOS蛋白表达率由(71.9±4.0)%下降到(40.0±3.0)%(P<0.01)。【结论】Cur可以抑制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iNOS高表达有关。
陈静唐二虎潘渊明唐小卿职君利余惠旻冯鉴强陈培熹
关键词:PC12细胞凋亡MPP^+姜黄素INOS抑制剂FCM检测蛋白表达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