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起顺

作品数:4 被引量:6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神经内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地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锻炼
  • 1篇锻炼法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
  • 1篇血性
  • 1篇他汀
  • 1篇吞咽
  • 1篇吞咽障碍
  • 1篇吞咽障碍患者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卒中
  • 1篇左旋氨氯地平
  • 1篇微循环

机构

  • 4篇河南大学

作者

  • 4篇陈勇
  • 4篇吴春芳
  • 4篇张起顺
  • 3篇赵俊
  • 2篇王朝辉
  • 1篇赵雪艳
  • 1篇李彦明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口腔锻炼联合雪克运动在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口腔锻炼联合雪克运动在脑出血后出现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口腔锻炼组(28例,常规治疗与护理结合吞咽功能障碍口腔锻炼法)、雪克运动组(28例,常规治疗与护理结合雪克运动)、联合组(28例,常规治疗与护理结合吞咽功能障碍口腔锻炼法与联合雪克运动)。患者均行放射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对其吞咽障碍进行分级,分析治疗前后四组吞咽障碍程度。结果(1)治疗前四组VFSS 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四组 VFSS 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40,P <0.05), VFSS 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联合组(8.68±4.74)分、雪克运动组(6.52±3.12)分、口腔锻炼组(6.43±2.84)分、对照组(3.96±2.02)分。除了对照组治疗前后 VFSS 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945,P >0.05)外,其余三组治疗后 VFSS 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 P <0.05)。(2)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余三组(χ2=37.76,P <0.01)。联合组总有效率最高(96.43%),其次是雪克运动组(75.00%)和口腔锻炼组(71.43%),最低的是对照组(21.42%)。结论由脑出血引发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口腔锻炼联合雪克运动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其吞咽功能。
吴春芳陈勇张起顺赵俊耿丽娇
关键词:脑出血吞咽障碍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 Fas)及其配体(s Fas L)水平变化与病情发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患者不同病情发展阶段的血清s Fas和s Fas L水平进行测定,同时以2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清s Fas和s Fas 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发病24 h后血清s Fas和s Fas L的表达开始升高,且在48 h达到高峰,并于1 w后开始下降,以后逐渐接近正常水平;患者病情越重,血清s Fas和s Fas L的表达越高,重度脑卒中患者血清s Fas和s Fas L的表达均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中度脑卒中患者均高于轻度患者(均P<0.05)。s Fas和s Fas L表达水平与脑卒中病情呈正相关(P<0.05)。结论 s Fas、s Fas L水平能反映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病情发展,对临床病情判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吴春芳赵雪艳陈勇张起顺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SFASSFASL
C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梗死后微循环再通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背景:C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明显提升脑梗死患者预后,且促进心肌梗死后脑微循环再生。目的:探究C促红细胞生成素提升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具体机制。方法:150只Wistar大鼠,随机取120只建立大鼠脑梗死动物模型后分为:诱导脑梗死组,诱导脑梗死组+C促红细胞生成素处理(浓度500,1 000,2 000 U/kg)组,另30只大鼠为空白对照。体外分离并培养脑梗死动物模型微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与增殖相关基因(Ki67,p1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RNA干扰技术选择性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重复上述指标检测。结果与结论:(1)CCK8实验显示,随着C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的上升,微循环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也同步上调;Western blot显示,增殖相关基因(Ki67,p1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2)shR NA-VEFG干扰后,CCK8及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微循环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增殖相关基因(Ki67,p16)的表达未随C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的上调成正比;(3)结果提示,C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脑梗死动物模型微循环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张起顺陈勇王朝辉吴春芳赵俊
关键词:微循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脑梗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0
2017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3.0 mg,每日1次+复方利血平片2片,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疗效,治疗前后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和IM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和IMT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降压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颈动脉内膜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张起顺陈勇王朝辉赵俊吴春芳李彦明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颈动脉斑块阿托伐他汀利血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