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乙肝病毒感染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
- 侯杰王冲王萌董丽徐衍刘延方
- DNMT3A R882位点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DNMT3A R882位点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接受DNMT3A R882位点突变检测的168例初治AML患者,采用PCR联合基因测序法检测DNMT3A R882位点突变以及CEBPA、NPM1和FLT3-ITD突变,采用4色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分析18种抗原在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K-M法绘制生存曲线用于预后分析。结果:共检出24例(14.29%)DNMT3A R882位点突变的AML患者。DNMT3A R882位点突变与未突变者比较,患者表现为高龄,发病时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高,CD33和CD11b阳性率较高,CD34阳性率较低,易合并NPM1及FLT3-ITD基因突变;第一疗程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率与未突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位无事件生存时间缩短(62 d vs 277 d)。结论:DNMT3A R882位点突变的AML具有较显著的临床特征,预后差。
- 高展刘延方王冲周阳朱颖超徐衍董丽侯杰仝佳音刘若阳侯降雪李涛张秋堂孙慧孙玲万鼎铭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 乙肝病毒感染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对患者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确诊的ALL患者247例,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HBV标志物,PCR法测定HBV-DNA拷贝数,生化法测定肝功能指标.结果 247例ALL患者中HBsAg阳性14例(5.67%),其中9例(64.29%)HBsAg阳性ALL患者在化疗一疗程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ALT增幅为(198.75±290.88 )U/L,ALP增幅为(44.00±117.38)U/L;87例(37.34%)HBsAg阴性ALL患者在化疗一疗程内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ALT增幅为(46.49±100.02) U/L,ALP增幅为(22.68±87.14)U/L.HBsAg阳性ALL患者中1例HBV-DNA拷贝数升高〉2log10UI/ml,即乙型肝炎再活动.结论 化疗第一疗程中HBsAg阳性的患者更易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且肝功能损伤较重;ALL化疗偶可引起乙型肝炎再活动.
- 侯杰王冲王萌董丽徐衍刘延方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乙型肝炎病毒肝功能异常
- 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POEMS综合征4例被引量:12
- 2016年
- POEMS综合征是一种以浆细胞异常增殖为基础,可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脏器肿大、内分泌异常、皮肤病变等多系统损伤的少见疾病。由于病因不明确,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硼替佐米作为一种生物蛋白酶体抑制剂,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的疗效已被大量文献报道,其用于POEMS综合征的治疗仅见个案报道。作者对应用含硼替佐米化疗方案治疗的POEMS综合征患者4例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旨在探讨应用硼替佐米治疗POEMS综合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 刘延方周阳孙慧万鼎铭王萌王冲董丽甘思林苏于泰曹伟杰
- 关键词:硼替佐米POEMS综合征疗效多发性骨髓瘤
- CD25是独立于染色体核型的AML预后不良因素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CD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68例新诊断AML(非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CD25在AM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特征。结果:168例中29例(17.26%)患者白血病细胞表达CD25抗原。CD25^+AM L患者多发生在高危及正常核型中,伴初诊时相对较高的WBC及Plt计数、外周血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增高。与CD25^-AM L患者相比,CD25^+AM L患者CR率低,1个疗程CR率分别为49.02%和16.00%(P<0.05),2个疗程CR率分别74.60%和为46.67%(P<0.05),OS时间明显缩短(P<0.05)。CD25^+AM L患者高危核型组与中危核型组比较,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有CD25表达的AM L有一定的临床特征,是独立于染色体核型的危险因素,患者完全缓解率低、生存期短。
- 刘延方董丽王冲孙慧张秋堂王萌李涛徐衍马杰谢新生孙玲万鼎铭
- 关键词:CD25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
- 以骨髓坏死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15例临床分析
- 王萌徐衍董丽刘延方孙慧谢新生马杰甘思林
- 以骨髓坏死为首发表现急性白血病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以骨髓坏死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以骨髓坏死为首发表现的A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骨痛、贫血、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检查均可见典型的骨髓造血组织及基质组织坏死;起病至确诊骨髓坏死的中位时间为12d,发现骨髓坏死至确诊AL的中位时间为43d,其中2例诊断骨髓坏死至AL确诊时间2个月以上;治疗后,10例达持续完全缓解,未再出现骨髓坏死;15例随访1~14个月,1a总生存率为64.6%。结论对骨髓坏死患者应高度警惕AL,AL诊治是否及时、有效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王萌徐衍董丽刘延方孙慧谢新生马杰甘思林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骨髓坏死预后
- FLT3-ITD/NPM1基因突变型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的临床特征
- 2015年
- 目的比较初治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NK—AML)FLT3-ITD基因伴随NPMl基因联合突变(FLT3-ITD^+/NPM1^+)与无NPMl突变(FLT3-ITD^+/NPM1^-)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FLT3-ITD^+/NPM1^+初治AML(非APL)20例和FLT3-ITD^+/NPM1^-初治AML(非APL)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表型分析,采用PCR扩增产物DNA测序法检测FLT3-ITD及NPM1的基因突变。结果FLT3-ITD^+/NPM1^+组患者年龄、外周血PLT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均高于FLT3-ITD^+/NPM1^-组患者(P〈0.05);其骨髓细胞表达CD34及CD117阳性细胞数均低于FLT3-ITD^+/NPM1^-组(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外周血WBC计数、HGB水平、第1疗程完全缓解率及随访6个月OS率上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易发生FLT3-ITD伴随NPMl突变,其有较高的PLT计数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但是这些骨髓细胞表达CD34及CD117阳性细胞数偏低,FLT3-ITD伴随NPM1突变与否对患者短期预后无显著影响。
- 朱颖超刘延方李涛张秋堂王冲董丽刘林湘万鼎铭陈绍倩马杰谢新生孙慧王萌孙玲
- 关键词:FLT3-ITDNPM1急性髓系白血病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