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依岚
-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眼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门诊PHACO/10L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 2008年
-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行门诊超声乳化手术前后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法及内容。方法对60眼门诊老年性白内障病人进行手术前后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本组病例均能自觉遵丛医嘱,手术脱残率达100%,术后1月视力均在0.3以上,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 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排除手术禁忌症后配合健康教育干预施行门诊超声乳化手术是十分安全、有效的,能节省一定的时间和住院费用。
- 颜波周依岚
- 关键词:门诊健康教育
- 门诊PHACO/IOL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 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即 PHACO/IOL 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少、术后恢复快、散光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也使白内障患者由传统的住院手术治疗过渡到门诊手术治疗提供了技术保证。现将我院...
- 颜波周依岚
- 文献传递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9
- 2016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均分两组进行研究,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术,其中对照组联合小梁切除术,而研究组则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5.3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视力、眼压、中央房前深度预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视觉改善,有着积极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马大卉冯其高周依岚曾琨赖铭莹
- 关键词:白内障房角分离术青光眼
- 前馈控制在白内障连台手术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白内障连台手术安全管理中运用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手术室连台手术治疗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工作程序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对照组连台手术安全管理工作程序基础上,对连台手术的各环节实行风险循证,排查出影响连台手术患者安全的高危因素,采用有针对性的前馈控制管理理念和方案,对潜在高危因素实施超前管理的方法对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手术室连台手术治疗的12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安全隐患、眼科手术医师的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隐患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眼科手术医师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连台手术的各环节实行风险循证,排查出影响连台手术患者安全的高危因素,采用有针对性的前馈控制管理理念和方案,对潜在高危因素实施超前管理,能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手术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和医护团队合作,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和谐医患关系。
- 庞兰刘芳艳周依岚成洪波
- 关键词:前馈控制白内障连台手术安全管理
- 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与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临床比较分析
- 2015年
-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0例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均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均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费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0.5比例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1d视力〉0.5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1w以及1个月视力〉0.5患者比例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组术后1d角膜中央厚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术后1w以及1个月与术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可以产生较好的疗效,其费用较低,便于操作,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马大卉冯其高周依岚曾琨梁思颖
-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超声乳化
- Ahmed引流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Ahmed引流阀植入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行Ahmed引流阀植入治疗的81例RG患者作为本次观察主体,随访10—24个月,观察术后患者眼压、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最后1次随访,患者平均眼压为16.5±5.3mmHg,明显低于术前(P〈0.05);本次手术成功率为90.12%;32例视力提升,46例视力保持不变,3例下降;手术前后无光感者分别为19例与8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早期浅前房、低眼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与晚期引流阀周围包裹瘢痕增生。结论:给予RG患者采用Ahmed引流阀植入术,疗效确切且安全,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 马大卉赖铭莹周依岚曾琨梁思颖
-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视力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