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萍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兵团博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神经节
  • 2篇乳鼠
  • 2篇膜片
  • 2篇膜片钳
  • 2篇膜片钳术
  • 2篇钾通道
  • 2篇耳蜗
  • 2篇背根
  • 2篇背根神经节
  • 2篇病理
  • 1篇低氧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特性
  • 1篇电压门控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纹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理
  • 1篇神经病理性

机构

  • 6篇石河子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教育部
  • 1篇新疆军区

作者

  • 7篇王艳萍
  • 6篇马克涛
  • 6篇司军强
  • 6篇李丽
  • 3篇朱贺
  • 3篇王洋
  • 2篇刘欢
  • 1篇张文雯
  • 1篇赵磊
  • 1篇李新芝
  • 1篇王铁鹏
  • 1篇王立杰
  • 1篇张亮
  • 1篇刘艳辉
  • 1篇韩媛媛
  • 1篇黄征
  • 1篇郭雨
  • 1篇马翔
  • 1篇张晶

传媒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豚鼠耳蜗血管纹周细胞电生理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了解豚鼠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周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以及周细胞膜上钾通道的类型.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标记豚鼠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周细胞相关蛋白,结合形态学特点进行单个周细胞的鉴定.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周细胞的基本电生理特性,并探讨给予钾通道阻断剂后周细胞外向电流的变化.结果 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标记周细胞结蛋白desmin,结合形态学进行鉴定,发现豚鼠耳蜗血管纹存在周细胞,消化成单个周细胞后,形态保持完好.周细胞的膜电容为(5.9 ±0.3)pF,膜电阻为(2.2±0.3) GΩ,膜静息电位为(-30.9±1.2)mV;当指令电压为0 mV、+ 20 mV、+40 mV、+60 mV时,周细胞的电流密度分别为(3.2±0.7)、(10.6±1.0)、(15.7±0.9)和(21.3±1.2)pA/pF.单个周细胞膜电流I/V关系呈明显的外向整流特性,并对1 mmol/L四乙胺和1 mmol/L 4-氨基吡啶敏感.给四乙胺前后的外向电流值分别为(296.2±35.9)pA和(163.7±16.8)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6,P<0.01);给4-氨基吡啶前后的外向电流值分别为(248.7±39.8)pA和(158.0±38.0) 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6,P<0.05).结论 豚鼠耳蜗血管纹周细胞上的钾离子通道为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和电压依赖性钾通道.
刘艳辉王艳萍王洋马克涛司军强李丽
关键词:耳蜗周细胞钾通道膜片钳术
急性缺氧对SD乳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钾通道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氧对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ganglioncell,SGC)外向钾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分离并酶解出生1~3dSprague Dawley(SD)大鼠SGC,37℃培养8h获得贴壁牢固的原代细胞,在室温条件下(22~25℃)通过多管灌流给药系统持续给予无糖低氧灌流液(20%CO2和80%N2混合气体充分饱和,pH值6.5)5~15min,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SGC胞膜外向电流,并观察K+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和四氨基吡啶(4-AP)对电流的影响。结果乳鼠SGC激活的外向电流具有电压门控外向整流特性,主要包括对TEA敏感的大电导钙激活钾电流(BKCa)和对4-AP敏感的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电流(Kv)。当钳制电压在-60mV时,急性缺氧能电压依赖性地增强SGC的外向电流,以增强0±60mV电压区间的激活电流为主,+60mV时激活的电流幅度从(1160.0±129.1)pA增加到(2428.0±239.3)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9,P〈0.01)。预灌流TEA(1mmol/L)后,缺氧对SGC外向电流的增强作用明显减小,+60mV激活电压时,TEA+缺氧组与缺氧组相比,外向电流幅度从(2070.8±115.7)pA降低到(1062.6±30.9)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6,P〈0.05)。而预灌流4-AP(1mmol/L)后,缺氧对SGC外向电流的增强作用无明显改变(n=6,P〉0.05)。结论急性缺氧可能通过增强大鼠SGC的BK。引起K’外流,使细胞膜电位超极化,细胞兴奋性降低,影响SGC的兴奋传导功能。
王艳萍朱贺马克涛司军强李丽
关键词:螺旋神经节钾通道电压门控膜片钳术
低氧对苯肾上腺素诱导的豚鼠肠系膜动脉收缩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低氧对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诱导的豚鼠肠系膜动脉收缩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压力肌动图技术,在急性分离的豚鼠肠系膜动脉2级血管(直径300~400μm)上,观察20、40和60 min低氧(95%CO2和5%O2混合)对内皮非依赖的血管收缩剂PE收缩血管直径的影响。结果:PE(0.1~100μmol/L)可以浓度依赖性收缩豚鼠肠系膜动脉。低氧引起生理盐溶液p H值从7.4下降到6.3。低氧能显著抑制PE引起的血管收缩幅度,用正常生理盐溶液洗脱20 min此抑制作用仍难以恢复。低氧抑制PE引起的肠系膜动脉的收缩反应具有时间依赖性,抑制程度依次为低氧60 min〉40min〉20 min。将生理盐溶液p H降低至6.3也可抑制PE对血管收缩的作用。结论 :低氧能够时间依赖性地抑制PE对豚鼠肠系膜动脉的收缩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 H的下降有关。
刘欢马翔王艳萍田镇溥朱贺李新芝李丽司军强马克涛
关键词:低氧肠系膜动脉
浅谈病理学教学中的不足与改革被引量:2
2017年
病理学是贯通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由于教学内容繁多、零散抽象,知识点涉及面广,是医学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因此,病理学教学进行改革,对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学生构建病理-临床思维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郭雨王艳萍张晶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
尼氟灭酸对CCI模型鼠DRG神经元TMEM16A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尼氟灭酸(niflumic acid,NFA)干预后,TMEM16A在坐骨神经压榨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上的表达,研究TMEM16A是否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方法:制备CCI模型,热板实验检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在模型制备后第1 d开始以腹腔注射形式给予不同浓度的NFA干预14 d,取大鼠L4-6 DRG神经元进行实验。免疫荧光实验明确TMEM16A在DRG神经元中的分布;运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在给予不同浓度NFA干预后,检测CCI模型DRG神经元上TMEM16A的mRNA水平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CCI组的TWL较正常组明显缩短,给予10μM、50μM和300μM的NFA干预后,各组TWL较CCI组均明显延长(P〈0.01,n=6);50μM的NFA干预组较10μM的NFA干预组TWL也明显延长(P〈0.05,n=6);但300μM的NFA干预组与50μM的NFA干预组相比,TWL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免疫荧光显示TMEM16A主要存在于DRG神经元上;(3)CCI组mRNA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高;随着NFA浓度的增加,DRG神经元TMEM16A的mRNA水平较CCI组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6)。(4)CCI组TMEM16A蛋白表达较正常组的明显增高;随着NFA浓度的增加,DRG神经元上TMEM16A蛋白表达较CCI组逐渐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6)。结论:尼氟灭酸能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DRG神经元TMEM16A的表达,而且与尼氟灭酸的剂量相关,提示钙激活氯通道可能参与或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田镇溥王洋张文雯王艳萍马克涛李丽司军强
关键词:钙激活氯通道尼氟灭酸背根神经节
氯离子转运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上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为了探讨氯离子转运体的表达及其功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压迫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检测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钠-钾-氯共转运体1(sodium-potassium-chloride co-transorter 1,NKCC1)和钾-氯共转运体2(potassium-chloride co-transorter2,KCC2)在CCI模型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上表达的改变;应用氯离子荧光探针MQAE(N-Ethoxycarbonylmethyl-6-methoxyquinolinium bromide)检测DRG神经元氯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1)CCI组大鼠TW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n=10),至术后21天测试结束仍较明显(P<0.05,n=10)。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正常情况下,NKCC1微弱表达于DRG大、中、小型神经元,KCC2未见表达。CCI模型术后第7天、14天、21天,NKCC1表达增加,KCC2未见表达。(3)CCI组大鼠术后第7天DRG、NKCC1阳性细胞计数、中型神经元显著增加(P<0.01,n=1000);术后第14天,中、小型神经元增加(P<0.01,n=1000);术后第21天,中型神经元增加(P<0.01,n=1000)。(4)CCI术后14、21天DRG神经元NKCC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5)CCI术后7、14天DRG神经元中氯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5,n=1000)。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时,NKCC1在DRG神经元表达异常增加,引起细胞内Cl-浓度升高,继而可能参与了介导初极感觉外周末梢去极化(primary afferent depolarization,PAD)或/和诱发初极感觉中枢末梢端的背根反射(dorsal root reflexes,DRRs)引发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产生。
韩媛媛黄征王艳萍钱燕飞王立杰王铁鹏张亮王洋赵磊马克涛李丽司军强
关键词:NKCC1神经病理性疼痛DRG
缺氧对乳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外向电流的影响及其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缺氧时间对体外培养的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s)外向电流的影响及其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c GMP)含量变化。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新生1~3 d SD大鼠SGNs并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观察缺氧外液灌流SGNs时,外向电流的变化趋势和特点。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缺氧5、15和20 min时SGNs内c AMP和c GMP的浓度变化。结果 1酶解分离可获得生存状态良好的神经元,经免疫荧光鉴定为SGNs。2当电压钳制在-60 m V时,急性缺氧增强SGNs外向电流,主要增强0^+60 m V电压区间的激活电流幅度。缺氧5 min时,+60 m V激活电流幅度从(971.2±50.3)p A增强到(2361.0±207.4)p 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出现下降趋势,11~15 min时,增强的电流幅度与对照组基础电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别检测缺氧5、15和20 min后SGNs中c AMP和c GMP的含量变化。缺氧5 mi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 AMP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氧15 mi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 AMP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氧20 min组与正常组对照组比较,c AMP浓度水平下降(P<0.01)。c GMP浓度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20 min后有部分回升(缺氧15 min vs缺氧20 min,P<0.01)。结论在SGNs急性缺氧损伤过程中,外向电流增强,增强幅度随缺氧时间变化先升后降,推测在短期缺氧时细胞通过降低兴奋性,影响听觉信息的传导,且该过程与胞内第二信使c AMP和c GMP浓度的改变相关。
王艳萍朱贺刘欢马克涛司军强李丽
关键词:缺氧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