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娇娇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超声
  • 1篇医学研究生
  • 1篇知识调查
  • 1篇肢体
  • 1篇肢体软组织
  • 1篇软组织
  • 1篇三维超声
  • 1篇声像图
  • 1篇声像图特征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模型
  • 1篇弥散
  • 1篇弥散成像
  • 1篇结节
  • 1篇甲状腺
  • 1篇甲状腺结节
  • 1篇恶性
  • 1篇恶性结节
  • 1篇感染知识
  • 1篇LOGIST...

机构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丁娇娇
  • 2篇孙艳
  • 2篇姚兰辉
  • 1篇王颖鑫
  • 1篇周洋
  • 1篇付明刚
  • 1篇白靖平
  • 1篇宋涛
  • 1篇高军喜
  • 1篇杨磊
  • 1篇王崇文
  • 1篇李文婷
  • 1篇王雅婷
  • 1篇闫悦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多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筛选具有诊断意义的声像图特征,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92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的130个甲状腺结节进行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所有结节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比较各声像图特征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意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最具诊断意义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形态、边界、晕、微小钙化、回声水平、内部回声性质、回声均匀性、血流分布模式、血管走行、淋巴结肿大等超声声像图特征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边界、微小钙化、回声水平、血流分布及血管走行均进入回归模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是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边界不清晰、有微小钙化、低回声水平、血流分布模式呈内部血流信号丰富、血管走行不规则与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上述特征出现越多,其甲状腺结节的恶性可能性越大。
孙艳丁娇娇宋涛姚兰辉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LOGISTIC回归模型
超声引导下建立兔肢体软组织肿瘤的影像病理表现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超声引导建立兔肢体软组织肿瘤模型,为后期的干预研究和影像学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选用雄性新西兰兔30只,6~8个月龄,体重3.5~4.0kg,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模型组24只。两组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MRDWI)和i维超声观察肿瘤的形态、信号特点及体积变化。对照组在采集影像后处死兔观察组织学变化。模型组于第14、21、28天随机分批处死6只兔观察组织学变化。剩下6只兔不处死,观察带瘤生存时间。结果三维超声显示:对照组在注射部位未见任何同声。模型组在第24小时、7、14、21、28天的肿瘤体积分别为:(1.61±0.18)、(4.15±0.27)、(7.92±0.50)、(15.02±0.70)、(18.23±0.67)cm^3。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DWI:对照组未见明显的异常信号。模型组在左侧后肢可见肿瘤影像,肿瘤组织在MRDWI图呈高信号;在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低信号。组织学结果:对照组可址正常的横纹肌结构。模型组第21天大体标本观察,可见肿瘤实质呈现不规则的坏死区。第60天,解剖胸腔,可见两肺弥漫性转移结节。结论通过超声引导注射肿瘤组织悬液,成瘤率高,肿瘤生长范围较局限。影像学和组织学结果提示:后期的十预研究应在种植肿瘤后的第14天左右进行,以降低肿瘤实质液化坏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王崇文丁娇娇李文婷杨磊白靖平姚兰辉周洋时广力闫悦
关键词:超声引导三维超声磁共振弥散成像
在院医学研究生职业防护情况及感染知识调查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在院医学研究生感染防护及感染知识掌握情况,改变医学生感染防护不良现状,减少感染暴露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00名不同年级及专业的医学生按年级分组,分别调查医学生感染防护基本情况、感染知识掌握情况及暴露后处理情况等,通过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医学生感染防护情况不容乐观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对策。结果研一医学生防护意识最弱(57.79%),影像专业医学生感染知识答题正确率最低(53.83%),全年级只有40.65%的人参加过感染防护培训,并且多数人不了解暴露后相关处理流程,改善防护现状刻不容缓。结论在院医学研究生的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对职业防护认识不足,知识不系统、不完整,应该引起医学院校及临床教学医院的重视。
王雅婷付明刚王颖鑫孙艳丁娇娇高军喜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感染知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