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玥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福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课程
  • 1篇性教育
  • 1篇学业
  • 1篇学业成绩
  • 1篇音乐
  • 1篇音乐课
  • 1篇音乐课程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能力
  • 1篇年级
  • 1篇情感
  • 1篇情感发展
  • 1篇小学三年级
  • 1篇流动儿童
  • 1篇教育
  • 1篇居住流动性
  • 1篇儿童
  • 1篇爱音乐
  • 1篇大脑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篇胡玥
  • 2篇刘文利
  • 1篇南云
  • 1篇马迎华
  • 1篇赖珍珍

传媒

  • 1篇人民教育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年份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学三年级流动儿童性教育课程效果评价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学校性教育课程对小学流动儿童性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在小学开设性教育课程提供参考。方法在北京市1所开展基于课程的性教育的流动儿童学校,选取三年级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由经过培训的学校教师对学生开展每学期6课时,全学年12课时的性教育课程。使用《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三年级上册和下册作为教学材料。通过每个学期教育前后问卷调查,评价性教育课程对学生性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影响。结果三年级上册教育前和教育后流动儿童的性健康知识总分均值分别为25.97分和30.22分(满分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8,P<0.05)。三年级下册教育前和教育后的性健康知识总分均值分别为12.14分和16.07分(满分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64,P<0.01)。教育后,学生的健康行为有明显改善(t=-5.701,P<0.05),教育前后的得分平均分分别为29.69分和33.69分。结论小学性教育课程可以提高小学三年级流动儿童性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流动儿童健康行为。
赖珍珍胡玥刘文利马迎华
关键词:性教育课程居住流动性儿童
大脑爱音乐,你知道为什么吗
2015年
大量研究表明,音乐教育不仅对儿童的情感发展有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积极影响。然而,音乐教育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音乐课程在很多学校开设不足,一些学校甚至把音乐课程看作“副科”。
刘文利胡玥南云
关键词:大脑音乐课程情感发展社会能力学业成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