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玮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血管
  • 3篇成骨
  • 2篇多孔
  • 2篇多孔材料
  • 2篇血清
  • 2篇正常血清
  • 2篇植入
  • 2篇植入物
  • 2篇制样
  • 2篇数据分析
  • 2篇缺损
  • 2篇缺损修复
  • 2篇周围血
  • 2篇周围血管
  • 2篇无损检测
  • 2篇氯化
  • 2篇明胶
  • 2篇金属
  • 2篇金属氯化物
  • 2篇金属植入物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0篇李玮
  • 8篇刘浩
  • 6篇周永胜
  • 2篇张学慧
  • 1篇孟焕新
  • 1篇陈智滨
  • 1篇魏强
  • 1篇刘浩
  • 1篇韩劼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第十届全国牙...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评估金属植入物内部或周围血管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估金属植入物内部或周围血管的检测方法,其解决了现有金属植入体内部和周围的血管无法立体观测和定量的难题的技术问题,其利用金属氯化物凝胶复合物灌注血管方法进行血管填充,金属氯化物凝胶复合物由三氯化铬、明胶和磷...
刘浩李玮
文献传递
一种高成骨成血管的血清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成骨成血管的血清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骨缺损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血清外泌体来自骨折恢复期的血清,所述骨折恢复期为骨折后第2~5周。经研究发现,从骨折后的血清中提取的外泌体较正常血清提取的外...
刘浩周永胜李玮顾冉丽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在诱发骨质疏松症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NRTI和PI引发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可能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刘浩刘浩李玮魏强
关键词:骨质疏松艾滋病病毒
维生素D结合蛋白及其受体在牙和牙周组织的表达
李玮朱卫东侯建霞黄宝鑫刘凯宁孟焕新
一种多孔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具有不可恢复的破坏性、耗时长且检测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包括如下步骤:制样、扫描、数据重建和处理、数据分析、三维模型重构,本发明可用于多孔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检...
刘浩张学慧周永胜李玮
一种高成骨成血管的血清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成骨成血管的血清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骨缺损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血清外泌体来自骨折恢复期的血清,所述骨折恢复期为骨折后第2~5周。经研究发现,从骨折后的血清中提取的外泌体较正常血清提取的外...
刘浩周永胜李玮顾冉丽
文献传递
一种评估金属植入物内部或周围血管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估金属植入物内部或周围血管的检测方法,其解决了现有金属植入体内部和周围的血管无法立体观测和定量的难题的技术问题,其利用金属氯化物凝胶复合物灌注血管方法进行血管填充,金属氯化物凝胶复合物由三氯化铬、明胶和磷...
刘浩李玮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高成骨性能的有机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成骨性能的有机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成骨药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高成骨性能的有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氟化聚乙烯亚胺,并对氟化聚乙烯亚胺制备双键,...
刘浩周永胜吕世贤许秀云杨兆凡李玮
早期愈合阶段牙种植体周沟液骨代谢相关因子的检测和种植体稳定性共振频率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牙种植体周沟液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在Straumann种植体骨愈合期的动态变化,结合种植体稳定性变化情况的共振频率分析,评价种植体周沟液和共振频率分析在监测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和骨组织的改建更新过程中的作用。方法:35例牙齿缺失患者非潜入式植入Straumann种植体共35枚。在术中,术后1、2、3、4、6、8、12周,取相邻天然牙龈沟液和种植体周沟液,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样本中OPG及RANKL总量的变化情况,同时用共振频率分析仪检测各时间点的种植体稳定性数值(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结果:术后2周时种植体的OPG水平显著高于术后4、6、8、12周时的水平,术后1周时种植体周沟液中的OPG/RANKL比值显著高于天然牙龈沟液中的OPG/RANKL比值。种植体ISQ值在术后前4周出现轻微波动,4周后开始上升,术后6周和8周的ISQ值显著高于植入后第1个月内的ISQ值,术后12周的ISQ值显著高于其他各测量时间点的ISQ值。结论:术后2周种植体周沟液OPG水平的升高反应可能与种植术后早期愈合阶段成骨细胞样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骨活性的激发、增强有关。共振频率分析是一种评估种植体稳定性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共振频率分析和种植体周沟液分析可以监测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变化,为判断种植体负重时机,分析临床远期预后提供依据。
韩劼陈智滨李玮孟焕新
关键词:牙种植体龈沟液骨保护素共振频率分析
一种多孔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具有不可恢复的破坏性、耗时长且检测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包括如下步骤:制样、扫描、数据重建和处理、数据分析、三维模型重构,本发明可用于多孔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检...
刘浩张学慧周永胜李玮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