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燕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瘀
  • 3篇微循环
  • 2篇电针
  • 2篇血瘀证
  • 2篇针灸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取穴
  • 2篇综合征
  • 2篇瘀证
  • 2篇微循环障碍
  • 2篇胃肠
  • 2篇系膜
  • 2篇肠系膜
  • 1篇代谢
  • 1篇单侧
  • 1篇导痰汤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14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4篇张海燕
  • 5篇陈少宗
  • 4篇秦林
  • 4篇彭欣
  • 4篇张方申
  • 2篇张丽丽
  • 2篇闫滨
  • 1篇刘存志
  • 1篇王彦芳
  • 1篇景向红
  • 1篇李昭凤
  • 1篇王栋先
  • 1篇王英
  • 1篇岳静
  • 1篇任莹
  • 1篇刘存志
  • 1篇武双
  • 1篇张宇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瘀证与出血证的辨治关系与特点被引量:4
2015年
以传统中医血瘀证与出血证辨证施治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临床研究成果,分析和探讨血瘀证和出血证相互关系及辨治特点。血瘀证多由血寒、气滞所致,治疗多用辛温活血药;出血证则以血热、气逆为多,治疗常用凉润苦涩之止血药。然血瘀证与出血证二者常累及对方而相互兼见,如"瘀血出血"和"出血瘀血",故治疗中应活血与止血兼顾,选用化瘀止血药物,其内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秦林彭欣王栋先王彦芳张方申张海燕
关键词:血瘀证出血证辨证施治
基于神经示踪技术对胃病常用腧穴与胃关联机制研究的进展及存在问题被引量:2
2023年
针灸治疗胃部疾病疗效确切,相关的机制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运用神经示踪技术对胃部疾病常用腧穴与胃关联的机制研究,为针灸治疗胃部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神经生物学证据,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回顾并就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针灸治疗胃部疾病的常用腧穴;总结了近20年来利用神经示踪技术研究腧穴-胃之间神经生物学联系取得的成果、不同部位腧穴与胃之间的神经作用机制;讨论了神经示踪剂种类、操作流程等相关影响因素对于示踪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在节段性联系之外,腧穴-胃在高位中枢的联系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丽丽于成陈碧玮杨凯伟张海燕陈少宗
关键词:神经示踪取穴规律形态学神经解剖学
针刺治疗帕金森病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胃肠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针刺可有效改善PD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现从分子机制、神经通路、肠道菌群3个方面综述针刺治疗PD胃肠障碍的机制,发现针刺可能通过减少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积聚,降低肠组织中NO的含量,改善氧化应激,调节脑肠肽含量,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机制改善PD胃肠功能障碍的症状。
郭艺璇张海燕张玉姣陈少宗王艺霏
关键词:针刺帕金森病胃肠功能障碍分子机制神经通路肠道菌群
孤束核在针灸调节胃肠功能中的作用与机制
2025年
孤束核是一般内脏感觉传导通路上的第一级中继站。孤束核与脊髓、脑干内神经核团以及脑干以上中枢内的神经核团有着复杂的纤维联系,这种复杂联系奠定了孤束核在针灸调节胃肠功能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包括:针灸对胃肠伤害性传入的调控;针灸对胃肠黏膜的保护;针灸对胃肠运动的调节。目前研究表明,孤束核至少在如下几个神经环路中参与了针灸对胃肠功能的调节:(1)针灸信号(穴位)-内脏感觉-共同汇聚于孤束核;(2)针灸信号(穴位)-孤束核-脊髓背角通路;(3)针灸信号(穴位)-孤束核-脑干内脏运动核-交感传出通路;(4)针灸信号(穴位)-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迷走传出通路;(5)针灸信号(穴位)-中缝大核-孤束核通路。但孤束核参与的这些不同的环路之间是如何相互协调的,目前的研究尚无法回答这一问题,有待于学术界从系统科学角度的深入探索。
陈碧玮陈少宗景向红张海燕刘存志
关键词:孤束核针灸疗法胃肠神经环路
从脂代谢角度探讨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湿型PCOS不孕症患者的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分析苍附导痰汤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血清及卵泡液内脂素(Visfatin)、游离脂肪酸(FFA)、人脂肪因子(Chemerin)的表达干预作用以及对卵母细胞质量、排卵过程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影...
张海燕
关键词:苍附导痰汤脂代谢
文献传递
血瘀出血兼证的现代临床诊治研究概况被引量:6
2015年
血瘀出血兼证在传统中医文献中尚未见到此名。但其证候在临床疾病中是常见证、多发证,其相关内容在诸多中医临床著作中每有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即有“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之记载。文中描述了寒气所致的血液改变,既可发为“痈疡”、“厥心痛”等寒凝血瘀的病证,也可有“呕血血泄鼽衄”的出血改变,甚至出现瘀血攻心之“善悲、时眩仆”。
张海燕张方申秦林彭欣闫滨
关键词:血瘀出血证候化瘀止血
补肾祛湿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祛湿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30例,口服补肾祛湿汤14天,每晚阴道纳入保妇康栓1粒,连用14天)...
张海燕
关键词:保妇康栓老年性阴道炎
文献传递
电针通过调控NOS神经元改善慢性应激致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内脏痛敏的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电针“天枢”“足三里”“大肠俞”对慢性应激致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粪便粒数、内脏痛敏及结肠-氧化氮合酶阳性(NOS)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IBS的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枢组、足三里组和大肠俞组,每组14只。模型组、天枢组、足三里组和大肠俞组采用慢性避水应激(WAS)方法和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法联合建立动物模型。天枢组、足三里组、大肠俞组分别电针大鼠双侧“天枢”“足三里”“大肠俞”穴。采用腹壁回撤反射(AWR)、腹直肌肌电(EMG)评估大鼠内脏敏感性,采集结肠电信号,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结果: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颗粒数先增多后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WR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慢波频率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直肌放电、结肠NOS阳性神经元和NOS蛋白表达均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均可逆转上述变化,且天枢组AWR评分低于大肠俞组、足三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天枢”“足三里”“大肠俞”可通过下调结肠肌间神经网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减轻其内脏敏感性,从而恢复结肠运动,缓解肠易激症状;电针“天枢”穴对内脏敏感性的调节作用较“足三里”“大肠俞”穴更为明显。
郭艺璇王丹陈萌媛魏新宇杨子涵王臻张海燕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电针NOS
膈下逐瘀汤及拆方对微循环障碍大鼠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目的:微循环障碍的病理表现存在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诸多高危的疾病,微循环障碍与中医的血瘀证有着密切的联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治疗微循环障碍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观察了膈下逐瘀汤及其拆方对与微循环障碍模型大...
张海燕
关键词:膈下逐瘀汤微循环障碍血瘀证高分子右旋糖酐
文献传递
痰瘀互结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视网膜和肠系膜微循环观察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痰瘀互结型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视网膜和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方法:雄性6周龄Wistar大鼠40只,其中20只采用维生素D3(VD3)大剂量腹腔注射联合高脂乳剂长期灌胃的方法,建立痰瘀互结型AS大鼠模型(AS组),其余20只平行腹腔注射生理水以及纯净水灌胃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大鼠进行视多膜荧光造影,观察视网膜微血管形态及伴行动、静脉管径比值(DA/DV)。采用微循环观测系统分析两组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形态、血流速度和DA/DV。结果:VD3大剂量腹腔注射联合高脂乳剂长期灌胃可成功建立痰瘀互结型AS大鼠模型,与对照组比较,AS组大鼠体重增加(t=5.99,P<0.05),总胆固醇水平升高(t=-13.94,P<0.05),动脉硬化指数(AI)≥4.0。AS组大鼠视网膜及肠系膜微血管数量减少、形态异常,血供不足,血液流速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5)、微动脉变细、DA/DV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并可见视网膜微血管瘤及血液渗出。结论:观察痰瘀互结型AS大鼠视网膜及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可为临床诊疗和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张方申彭欣秦林张海燕闫滨武双
关键词:痰瘀互结动脉粥样硬化微循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