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监测分析
  • 1篇疑似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疫苗
  • 1篇预防接种
  • 1篇预防接种异常...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麻疹
  • 1篇麻疹流行
  • 1篇麻疹流行病学
  • 1篇接种
  • 1篇接种异常反应
  • 1篇急性弛缓性麻...
  • 1篇脊髓灰质炎
  • 1篇病例监测
  • 1篇病例监测分析
  • 1篇弛缓性
  • 1篇弛缓性麻痹

机构

  • 3篇内江市疾病预...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篇刘宣辰
  • 2篇王明强
  • 2篇余华
  • 1篇于雪岚
  • 1篇栾荣生
  • 1篇罗素清

传媒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内江市2008-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内江市2008-2013年麻疹流行现状和流行特征,为做好消除麻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3年内江市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内江市2008-2013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7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79/10万;1~6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86.71%;以农村散居儿童为主,1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37.00%;发病年龄为28天~37岁;181例麻疹病例中,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18.78%,存在免疫空白。结论 2008-2013年内江市麻疹发病率逐年降低,目前已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今后应继续加强儿童常规免疫和麻疹监测工作。
余华刘宣辰王明强于雪岚罗素清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内江市2012-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内江市2012-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状况,促进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状态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内江市2012-2013年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内江市2012-2013年共报告AFP病例58例,确认AFP病例50例,均为非脊灰AFP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3.89/10万。报告病例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1.17∶1,各项监测指标均在90%以上。结论内江市2012-2013年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家卫生部的要求,今后仍需保持AFP病例监测系统高效运转,强化预防接种与工作管理。
刘宣辰余华王明强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
2015-2017年四川省内江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2018年
目的分析2015-2017年四川省内江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方法收集2015-2017年四川省内江市5个县区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AEFI个案资料,共1357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AEFI报告情况、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发病时间间隔分布、分类分布、临床症状分布、临床诊断分布、接种疫苗分布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7年,内江市共报告AEFI病例1357例,其中6至8月报告病例数较多(38.39%,521/1357),<1岁组婴幼儿较多(32.20%,532/1357)。接种疫苗后0-1d发病的病例最多(89.39%,1213/1357),一般反应较多(88.95%,1207/1357),临床症状以发热(52.76%,716/1357)、局部红肿(46.43%,630/1357)、局部硬结(30.07%,408/1357)为主。结论内江市AEFI报告病例数以6至8月居多,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和接种早期,发生分类以一般反应为主,症状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
刘宣辰刘宣辰
关键词:疫苗接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