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1篇血液
  • 1篇循证
  • 1篇婴儿
  • 1篇人外周血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糖耐量...
  • 1篇妊娠期糖耐量...
  • 1篇妊娠期糖尿病
  • 1篇糖耐量
  • 1篇糖耐量减低
  • 1篇糖耐量异常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脐带
  • 1篇脐带血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围产

机构

  • 4篇成都市锦江区...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篇任树华
  • 1篇李茂军
  • 1篇陈昌辉
  • 1篇杨凡
  • 1篇冯玲
  • 1篇颜焰
  • 1篇柳怡
  • 1篇喻梅星
  • 1篇赵燕
  • 1篇郜海霞
  • 1篇贺铮

传媒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异戊烯焦磷酸扩增成人外周血以及脐带血γδT细胞效能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异戊烯焦磷酸(IPP)扩增成人外周血以及脐带血γδT细胞效能比较。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成人外周血以及脐带血淋巴细胞,分别加入IL-2和IPP,在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体系下,刺激培养不同时间,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种标本被刺激后γδT细胞增殖比例。结果:IL-2加IPP扩增后成人外周血γδ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比例上升为73.05%±2.92%;脐带血组扩增后γδ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比例上升为38.66%±5.14%;不同来源的γδT细胞的在相同质量分数和时间刺激下扩增的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相同的扩增条件下,成人γδT细胞增殖峰值在第14天,而足月儿的扩增峰值延迟到第18天。结论:脐带血来源的γδT细胞对IPP抗原刺激反应较弱,可能是新生儿早期天然免疫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任树华冯玲喻梅星柳怡颜焰杨凡
关键词:ΓΔT细胞脐带血液
新生儿健康管理的循证建议被引量:1
2019年
在新生儿死亡病例中,有1/4~1/2发生在生后24 h之内。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和生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则有可能避免2/3的死亡病例发生。最近更新的《WHO关于新生儿健康的建议》回答了以下问题:新生儿和2个月以下的婴儿应该接受哪些健康干预措施,他/她应该什么时候接受干预措施,母亲/看护人员应该保持(或不应该保持)哪些健康行为。本文对此进行介绍。
贺铮任树华赵燕骆娟李茂军陈昌辉
关键词:健康
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规范围产儿出生缺陷填报工作后,通过对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住院分娩的有出生缺陷的活产新生儿监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活产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构成比。方法调查对象为孕28周~产后7d住院分娩并已填报出生缺陷卡的活产新生儿。结果近3年来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约2.23%,年度发生率基本相似;前5位新生儿缺陷依次为副耳、尿道下裂、耳前皮赘、多指(并指)、睾丸未降。结论加强群体保健工作,做到对出生缺陷的有效干预,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严重缺陷的发生。
任树华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对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糖耐量减低(G IGT)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近2年来在我院诊断为GDM和G IGT的孕妇及同期血糖正常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共14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DM组和G IGT组孕妇的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RDS、红细胞增多症、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GDM组高于对照组,G IGT组与对照组相近。结论GDM、G IGT对围产儿有不利影响,孕期应积极控制孕妇血糖等,并做好新生儿监护及治疗。
任树华郜海霞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减低围产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