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平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2
供职机构:巴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1篇摘出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手术策略
  • 1篇内障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人工晶状体
  • 1篇人工晶状体植...
  • 1篇人工晶状体植...
  • 1篇吻合术
  • 1篇吸除
  • 1篇小管
  • 1篇小梁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及安全
  • 1篇疗效及安全性...
  • 1篇慢性
  • 1篇内镜

机构

  • 4篇巴中市中心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舒平
  • 3篇李丽
  • 2篇康太平
  • 1篇胡蓉
  • 1篇曹明
  • 1篇李磊
  • 1篇王刚
  • 1篇黄丽
  • 1篇刘尧

传媒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应用泪小管切开泪道植管术治疗下泪小管阻塞的效果观察及手术策略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泪小管切开+泪道植管术治疗下泪小管阻塞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103例下泪小管阻塞的患者,其中泪道激光失败9眼纳入A组,其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A组52眼行下泪小管切开加泪道植管术,B组51眼行泪道激光成型术加泪道植管术,术后3月拔除泪道植管。结果 A组治愈51眼(98.07%),无效1眼(1.93%);B组治愈36眼(70.58%),无效15眼(29.42%),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P<0.005)。结论泪小管切开+泪道植管术是治疗下泪小管阻塞有效的方法。
舒平李丽
关键词:泪小管手术
内镜在眼眶深部植物性异物摘出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内镜在眼眶深部植物性异物摘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行眼眶CT或MRI冠状和水平扫描准确定位,应用硬性内窥镜沿异物窦道或皮肤切口进入眶内,沿异物长轴方向夹取异物。结果 5例眼眶异物均成功摘出,同时在内窥镜下清除窦道内肉芽及坏死组织,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应用内镜取眼眶深部异物损伤小,恢复快,异物容易取尽无残留。
舒平康太平李丽
关键词:内镜手术
泪囊鼻腔吻合术吻合方式选择的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吻合方式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通过对135例(152眼)慢性泪囊炎和单纯鼻泪管阻塞,术中根据泪囊的大小和泪囊与鼻黏膜距离分为3组,分别行3种不同的吻合方式。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治愈126眼(82.89%),好转21眼(13.82%),无效5眼(3.29%)。结论根据泪囊的大小和泪囊与鼻黏膜距离,选择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吻合方式,更为合理有效。
舒平康太平曹明李磊张伽雨李丽杨璐舟
关键词:鼻泪管阻塞泪囊炎慢性泪囊鼻腔吻合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7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IOP、ACD及AL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治疗前后IOP与CA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该组治疗前后AL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平均视野缺损值、平均模式标准差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术后与对照组术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明显大于观察组(10.00%)。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加以推广并应用。
王刚胡蓉舒平杨璐舟刘尧黄丽
关键词: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青光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