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老年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策略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策略。方法 1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11个椎体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经皮椎体穿刺并注入骨水泥成形,术后腰痛缓解程度根据VA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脊髓压迫和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8小时内腰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术后随访12~18个月,VAS评分降至0~2.0分。结论只要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技术,PVP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行,止痛效果良好,能有效稳定伤椎,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张东何秦王浩王玉川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爆裂性骨折
- 改良单侧和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 目的 探讨改良单侧和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03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改良单侧穿刺PKP组(n=...
- 王浩王晓林曾凡伟
-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18-49岁,平均35.1岁.所有...
- 何秦张东曾凡伟王浩王晓林黄焱星
- 关键词:非融合椎弓根螺钉
- 纳米骨植入结合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 目的:研究纳米骨植入结合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48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随机分为A、B组,其中A...
- 曾凡伟袁松王晓林王浩
- 儿童脊柱结核的治疗策略探讨
- 目的:探讨儿童脊柱结核在临床上的治疗策略;方法:2004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儿童脊柱结核24例,年龄在6~14岁,在24例病例中,其中单节段受累的15例,多节段受累的9例,术前常规应用抗结核药物4~6周...
- 曾凡伟王晓林王浩袁松
-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共28例小于50岁的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患者,其中男17例,女11例。均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未植骨融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观察颈椎旋转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齿状突骨折均维持解剖复位。随访时均行CT三维重建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6个月骨折愈合,平均5个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行颈椎功能位检查,所有患者稳定性良好。初期颈椎旋转功能明显降低,经指导功能锻炼及理疗3个月后,所有旋转功能改善接近正常。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稳定的三维固定效果,能满足年轻患耆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愈合需要,而不需寰枢椎融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有利于恢复上颈椎旋转功能。
- 何秦张东曾凡伟王浩王晓林黄焱星
- 关键词:非融合椎弓根螺钉
- 过表达脑红蛋白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2021年
- 目的观察过表达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CI模型组(SCI)、阴性对照组(NC)、AAV-Ngb组(Ngb)和AAV-Ngb+LY249002组(Ngb+LY),每组18只。采用改良Allen′s法制备SCI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暴露T10脊髓背侧面,其余各组依次用微量注射器将生理盐水、AAV-Con、AAV-Ngb溶液和AAV-Ngb+LY294002液(5μmol/L)注入损伤脊髓T10所在节段的中点以及头尾两侧,于术后1、3、7、14、21、28 d,采用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评分法评估各组大鼠的后肢运动能力;Tune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细胞的凋亡;cas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9的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CI和NC组大鼠的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1),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多(P <0.01),而与凋亡密切相关的cas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以及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 <0.01),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1);注射Ngb后,BBB评分在术后7、14、21、28 d明显升高(P <0.01),凋亡细胞数和caspase-3、caspase-9的酶活性、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 <0.01),p-Akt的表达也显著升高(P <0.01),且呈时间依赖性(P <0.01);而注射Akt抑制剂LY249002后,Ngb的作用部分被显著抑制(P <0.05)。结论过表达Ngb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抑制大鼠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对SCI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王浩张雄唐宁曼王晓林
- 关键词:脑红蛋白脊髓损伤PI3K/AKT通路
- 纳米骨植入结合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 目的:研究纳米骨植入结合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48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随机分为A、B组,其中A...
- 曾凡伟袁松王晓林王浩
- 关键词:纳米骨微创固定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单纯囊性变Kümmell病
- 2012年
-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成形术治疗单纯囊性变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2例胸腰椎单纯囊性变Kümmell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其腰痛缓解成度,根据手术前后VA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PVP均获成功,骨水泥无明显渗漏。术后8h内12例患者腰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术后3d腰痛缓解率达85.0%。术后随访6~36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7.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1.0分。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单纯囊性变Kümmell病所致腰痛效果明显,骨水泥渗漏率更小,更安全。
- 何秦王浩张东李俊唐晓华邓朝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骨不连
- 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检查中的应用
- 目的:综合分析MRI(核磁共振成像)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X 线组(40例)、CT 组(40例...
- 王浩王晓林王进
- 关键词:MRI强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