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凤
- 作品数:8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D-半乳糖胺肝损伤期间甲状腺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变化
- 1988年
- 用雄性大鼠72只(体重180~250 g),随机为6批。每批12只,分为2组:1.给药组(6只)腹腔1次注射D-半乳糖胺600 mg/kg;2.对照组(6只)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6批大鼠分别在给药后第1、2、3、5、7和10天取材。将右侧甲状腺固定于Bouin液内,每批两组甲状腺,埋入同一蜡块,制成6μm厚的石蜡连续片。取相邻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PAS反应、棓花青明矾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T和T,并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的胶体小滴数量、滤泡腔内T免疫反应物的含量,分别作半定量分析。左侧甲状腺立即投入液氮骤冷。
- 李玲凤王秀琴孙克继刘英琴朱琳
- 关键词:半乳糖胺甲状腺内分泌腺免疫组织化学
-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小肠粘膜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4
- 1992年
- 成年雄性大鼠50只,分为正常组、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治疗组。观察小肠粘膜一般组织结构及粘膜内胃泌素细胞和5-羟色胺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粘膜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脾虚组胃泌素细胞和5-羟色胺细胞分泌功能活跃,这可能与脾虚证候发生有关。经四君子汤治疗后,治疗组+++的胃泌素细胞数比自然恢复组更接近正常,说明四君子汤对脾虚证有一定治疗作用。
- 李玲凤王秀琴杨进刘英琴韩秀兰刘绍杰
- 关键词:脾虚免疫组织化学
-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胃电波和胃运动波的研究被引量:55
- 1994年
- 采用银球三电极和高灵敏度应变片传感器分别记录胃电波和胃运动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性脾虚动物胃电慢波节律无明显改变,慢波振幅显著减小,快波振幅也减小,胃运动明显减弱。自然恢复组胃电波振幅和胃运动波仅有轻度恢复,经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后的大鼠胃电波和胃运动波恢复接近正常对照水平。表明实验性脾虚证动物的胃电波和胃运动波有明显变化,四君子汤加味能够明显改善实验性脾虚证动物的胃电波和胃运动波。
- 曲瑞瑶曲柏林曾文红王秀琴曾晓蓓杨进李玲凤徐杰
- 关键词:脾虚证胃运动
- 肝部分切除后再生期间甲状腺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变化
- 1986年
- 用雌性大鼠80只,体重130~250g。分为肝大部切除组、肝小部切除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动物均为4只。4组动物分别于术后1、2、3、7、14天取材。Bouin液内固定,制成6μm厚的石蜡横切连续片。取相邻切片HE染色;PAS反应;棓花青法显示核酸.
- 李玲凤孙克继刘英琴朱琳
- 关键词:甲状腺内分泌腺肝部分切除组织化学组织学
- 脾虚证机理的消化道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实验研究
- 杨进王秀琴李玲凤史小林刘英琴刘绍杰韩秀
- 该成果是脾虚证发病机理中脾主运化的研究。它将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脾虚证领域,符合中医特点。研究结果证明消化道粘膜上皮的有关代谢的酶和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状态出现异常是导致脾虚证消化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 关键词:
- 关键词:组织学脏腑
-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胰岛A、B和D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8
- 1994年
-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实验性脾虚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胰岛B细胞(胰岛素细胞)、A细胞(胰高血糖素细胞)和D细胞(生长抑素细胞).结果显示,实验组胰岛素分泌升高(P<0.01),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分泌下降(P<0.05)。实验结果提示大鼠胰岛A、B和D细胞分泌活动的变化与脾虚证的症候可能有密切关系。
- 张燕李玲凤杨进王秀琴
- 关键词:脾虚证免疫组织化学胰岛
-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小肠粘膜吸收细胞酶组织化学变化被引量:6
- 1992年
- 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治疗组。除对4组大鼠的小肠粘膜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外,着重观察了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碱性磷酸酶(ALP)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的变化,并对SDH、LDH两种酶进行了显微分光光度计的定量测定。观察发现,小肠粘膜未见明显的组织学异常变化。脾虚组小肠吸收细胞的SDH、G-6-Pase和ATPase活性低于正常组,而LDH、ALP的活性高于对照组。与自然恢复组相比,治疗组上述5种酶的活性均高于自然恢复组。显微分光光度计对SDH和LDH的测定结果与光镜半定量结果一致。提示脾虚组小肠粘膜吸收细胞参与糖代谢、能量代谢的酶出现的变化,与脾虚组大鼠的一些证候有关。经四君子汤治疗后,治疗组大鼠与自然恢复组相比,5种酶活性均显著增强,提示四君子汤对大鼠脾虚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李玲凤王秀琴杨进刘英琴韩秀兰刘少杰
- 关键词:小肠粘膜酶组织化学脾虚证
-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结肠和盲肠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5
- 1993年
-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分正常对照组;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四组动物取结肠和盲肠分别进行H-E;酶组织化学和5-羟色胺细胞PAP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脾虚组结肠和盲肠粘膜上皮的杯状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淋巴细胞及淋巴集结也增多。固有层毛细血管充血并有炎症细胞的增多。上皮细胞和腺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减弱,乳酸脱氢酶(LDH)增强;结肠上皮细胞和腺细胞碱性磷酸酶(AIP)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增强,而盲肠上皮细胞和腺细胞AIP和ATPase减弱。结肠和盲肠5-HT细胞免疫组化反应减弱。这些结果表明肠上皮细胞酶的变化和5-HT细胞分泌活性的变化与脾虚证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脾虚证原因之一。经四君子汤治疗后以上各项指标均比自然恢复组更接近于正常对照组,说明此药对消化道粘膜上皮酶活性和5-HT细胞分泌活性恢复正常有明显效果,从而起治疗作用。
- 史小林王秀琴韩秀兰杨进刘英琴李玲凤刘绍杰
- 关键词:酶组织化学5-HT细胞结肠盲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