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淑芬

作品数:5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剖宫产
  • 3篇子宫
  • 2篇动脉栓塞
  • 2篇栓塞
  • 2篇子宫动脉
  • 2篇子宫动脉栓塞
  • 1篇电刺激
  • 1篇动脉栓塞术
  • 1篇动脉栓塞治疗
  • 1篇压力性
  • 1篇压力性尿失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孕激素
  • 1篇孕激素受体
  • 1篇妊娠
  • 1篇社会
  • 1篇失禁
  • 1篇受体
  • 1篇栓塞术
  • 1篇栓塞治疗

机构

  • 5篇成都市锦江区...

作者

  • 5篇赵淑芬
  • 3篇柳怡
  • 1篇付稼虹
  • 1篇张宏涛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早期盆底康复锻炼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康复锻炼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电刺激治疗,研究组进行早期盆底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肌力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力均有一定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漏尿量以及尿失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漏尿量以及尿失禁程度均有一定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当早期进行盆底康复锻炼,从而改善盆底功能,这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有一定价值。
赵淑芬
关键词:电刺激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力影响因素
甲氨喋呤与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疗效比较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2年10月~2008年7月间住院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早期妊娠患者64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A组患者一次性肌注甲氨喋呤75mg,复查β-HCG及B型超声,在检查到子宫局部无血流或血流明显减少至血β-HCG定量<100U/L时行清宫术。B组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输注甲氨喋呤(MTX)后,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24~48小时内B超监测下行清宫术。结果:A组治疗治愈率为81.2%,B组治愈率为93.8%(P<0.05);B组患者血β-HCG下降到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A组短(P<0.05);A组出现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血WBC下降例数均较B组多(P<0.05)。结论:甲氨蝶呤肌注和选择性动脉栓塞都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非常有效的方法,子宫动脉栓塞与甲氨蝶呤肌注相比有止血迅速、副作用小、恢复快且微创的优点,既保留了子宫的完整性,又保留其生育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淑芬柳怡付稼虹
关键词: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口妊娠
我院2005年剖宫产指征调查与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2005年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掌握情况。方法对2742例剖宫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49.5%,主要原因依次为:社会因素34.8%,妊娠并发症16.4%,胎儿窘迫10.7%,骨盆异常7.1%,臀位6.1%,胎头位置异常5.6%,瘢痕子宫4.9%,相对头盆不称4.0%,巨大儿2.9%,胎儿及孕妇因素2.6%,妊娠合并症2.4%,引产失败1.1%,双胎1.1%,FGR 0.3%。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必须严格各项指征,同时特别注意产前教育及提高产科医师的业务素质。
赵淑芬柳怡
关键词:剖宫产发生率
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研究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方式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在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因IUA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24例为观察组,因不孕症行宫腔镜检查患者26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ER-α,ER-β和PR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组织ER-α、ER-β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增殖期[(0.653±0.039)、(0.498±0.024)]和分泌期[(0.524±0.014)、(0.387±0.029)]均高于对照组[(0.591±0.013)、(0.449±0.011),(0.476±0.029)、(0.327±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R蛋白表达水平为(2.75±0.97),对照组为(3.21±1.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UA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表达水平高于非IUA子宫内膜组织,均表现为月经周期性,PR的表达方式与非IUA子宫内膜组织没有明显差异。
赵淑芬柳怡郑雪湘
关键词:宫腔粘连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中央性前置胎盘42例临床分析与处理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和综合处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经剖宫产证实的中央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分娩方式全部为剖宫产,产后出血18例,其中出血量超过1000ml的有8例,8例中采用宫腔填塞纱条1例,术后子宫动脉栓塞术3例,均取得良好效果,无一例子宫切除。结论对中央性前置胎盘期待治疗至36周剖宫产为宜,术中采用综合措施减少出血量,术中可常规使用欣母沛帮助子宫收缩,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于难治性出血很有效。
郑雪湘赵淑芬张宏涛
关键词: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欣母沛子宫动脉栓塞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