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良 作品数:14 被引量:6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两种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53眼,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60眼,并术后随访,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矫正108眼,其中改良额肌瓣悬吊术50眼,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58眼。过矫1眼,低矫4眼。所有病例术后2~6个月的随访,术后效果良好,上睑下垂得到矫正,患眼形态弧度自然。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及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手术操作相对容易,临床效果确切,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有效方法。 宋本平 王友良关键词:提上睑肌缩短术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 先天性上睑下垂 塞来昔布预防髋臼骨折手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服用塞来昔布预防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HO)效果。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Kocher-Langen beck(K-L)入路手术治疗,术后服用塞来昔布的56例髋臼骨折患者的资料。结果 48例患者获完整资料随访。8例患者发生HO。结论塞来昔布具有预防异位骨化的作用和胃肠道安全性。 高斌 王友良 花友坡 李军关键词:塞来昔布 异位骨化 髋臼 骨折 高原颈椎C_5~C_6运动单元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建立高原颈椎(C5~C6)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期应用于临床实验研究。方法选取一男性32岁正常高原志愿者,用CT扫描的方法,借助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 Elements 5.0、医学影像软件MIMICS10.01和ANSA13.0.2软件,建立正常高原人C5~C6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参照前人尸体标本生物力学测试结果,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与以往实验模型结果基本相符。结论所建立的高原颈椎节段有限元模型可以模拟颈椎生物力学实验。 王友良 杨杰山关键词:颈椎 三维有限元模型 电针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脑卒中急性期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8例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2)。治疗组患者给予电针和早期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对照组仅予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患者吞咽困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急性期后脑卒中患者进行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邓兴华 王友良关键词:脑卒中 中风 吞咽困难 电针 结膜瓣遮盖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结膜瓣覆盖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对18例(18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采用病灶切除结膜瓣覆盖植床并于术后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术后随访5~11月。结果18例中17例治愈,保住了眼球,1例失败。结论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结膜辩覆盖法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宋本平 王友良 高华伟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 结膜瓣覆盖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比较临床常用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单纯胬肉切除术+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90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眼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46眼采用单纯胬肉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术后随访12月。结果A组42眼治愈,2眼复发;B组36眼治愈,10眼复发。两组治疗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复发率低,术后患者恢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理想的手术方法。 宋本平 王友良 高华伟关键词: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丝裂霉素C 高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后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比较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后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建立正常高原人C5/6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A13.0.2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最后加入韧带和关节囊,通过模拟前路手术摘除椎间盘建立椎间植骨融合的有限元模型,加入前路内固定器及后路椎弓根系统三种三维有限元模型。各模型施加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生理载荷,模拟颈椎6个方向的生理活动。[结果]前路和后路2种固定方式均明显减少了前路椎体融合植骨块的应力,后路固定较前路固定更减少了植骨块的应力。主要的应力集中在椎体和螺钉交界处,不同方向运动上下螺钉承受的应力没明显差异。[结论]前路椎体间融合后通过前路和后路固定均可以降低植骨块的应力,达到手术后的初始稳定性,后路椎弓根固定在前路融合后其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强于前路钢板固定。 王友良 杨杰山关键词:脊柱融合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有限元法 电针联合局部封闭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64)采用局部封闭联合电针针刺穴位。对照组(n=56)单纯用局部封闭治疗。两组均辅助屈腰抱膝法松解粘连。结果治疗后6月随访,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封闭联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效果明显,作用机理可能是局部封闭联合电针改善了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恢复其动态平衡,从而使各种复杂症状缓解或消失。 邓兴华 王友良关键词:电针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45例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患者... 王友良关键词: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肿瘤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临床疗效 氨甲环酸在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行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甲环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椎管占位率、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变化情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椎管占位率、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变化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SA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甲环酸在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王友良 冯庆虎 余建翔 李军关键词:骨折 胸腰段骨折 后路手术 氨甲环酸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