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应用23例
- 2002年
- 刘洪波周学锋罗永全陈杰杜小兵李川霞黄载星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冠心病
- PCI术后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心脏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心脏缺血事件(CIE)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管理此类患者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PCI后DAPT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CIE分为:CIE组(32例)和非CIE组(85例),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PCI术后DAPT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期间发生CIE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的117例患者中32例发生CIE,较非CIE组年龄、男性、糖尿病史、合并有心力衰竭、胃溃疡病史、出血前DAPT时间、出血后停用DAPT时间、出血后单用氯吡格雷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245,95%CI:1.145~3.564)、男性(OR=1.148,95%CI:0.276~1.183)、糖尿病史(OR=2.227,95%CI:1.274~3.284)、合并心力衰竭(OR=0.524,95%CI:0.311~0.837)、胃溃疡病史(OR=0.651,95%CI:0.329~1.417)、出血后停用DAPT时间(OR=3.157,95%CI:1.462~8.917)均是PCI术后使用DAPT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CIE的危险因素,而出血后单独使用氯吡格雷(OR=1.418,95%CI:1.216~1.635)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年龄、男性、糖尿病史、合并有心力衰竭、胃溃疡病史、出血后停用DAPT均是PCI后DAPT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CI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出血后单独使用氯吡格雷是其保护因素,为我们更好地管理此类患者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 杨锦龙刘欢罗远林周学锋罗永全刘洪波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双联抗血小板消化道出血
- 冠状动脉造影中心肌桥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心肌桥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特征。方法对l67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69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心肌桥,其发生率为4.11%。其中13例伴有冠心病,3例伴有瓣膜病,50例为无伴随心脏病的孤立心肌桥。50例孤立心肌桥中有25例的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70%,17例处于50%-70%,8例小于50%。在50例孤立性心肌桥患者中,25例有胸痛症状:18例心电图提示有ST-T改变;18例运动负荷试验阳性。69例中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室壁肥厚13例。结论心肌桥的可靠检出手段为冠状动脉造影,其发生率为4.11%。心肌桥可孤立存在也可伴随其他心脏病发生。冠状动脉收缩期心肌桥高度狭窄可引起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ST-T变化、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等现象,狭窄程度越高,则上述表现越明显。
- 杜小兵周学锋刘加勉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
- 外源性硫化氢对阿霉素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本实验以阿霉素(盐酸多柔比星ADR)诱导的心肌病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是否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从而减轻心肌纤维化。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1ADR组(n=12);2 ADR+Na HS组(n=12);3Na HS组(n=8);4对照组(n=8);药物均腹腔注射,连续用药10周,用心脏超声心动仪检测大鼠心功能,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H2S、TGF-β1以及I型和III型胶原的浓度;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TGF-β1mRNA的表达量。结果:阿霉素组大鼠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TGF-β1以及I型和III型胶原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另外H2S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补充外源性硫化氢后大鼠心功能明显好转,心肌组织中TGF-β1以及I型和III型胶原的表达较阿霉素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补充外源性硫化氢可通过减少TGF-β1的表达,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大鼠心功能。
- 杨锦龙刘欢周学锋刘洪波
- 关键词:阿霉素心肌纤维化
- 一种特殊手术衣
-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内科手术衣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特殊手术衣,包括上衣和裤子,所述上衣通过第一拉链活动连接有可拆卸领口,所述上衣和可拆卸领口上均设置有按钮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领口和第一拉链的设置,可以将病人的锁骨处皮...
- 曹位平宋雷英周学锋
- 文献传递
-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与支架置入术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5年11月18例PTCA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17例,失败1例,并发症为出血。结论PTCA和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罗永全刘洪波周学锋陈杰杜小兵李川霞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支架置入术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血清5-羟色胺水平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血清5-羟色胺(5-HT)变化,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9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内皮舒张供能[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EDD)],治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5-HT。采用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1年生存率,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EDD、NEDD、血清5-HT水平与LVEF、1年生存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EDD、NEDD、血清5-HT水平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LVEF、EDD、NEDD升高,血清5-HT水平下降,P均<0.05。随访1年,患者生存率为86.96%(80/92),与生存患者比较,治疗前死亡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LVEF、EDD、NEDD降低,血清5-HT水平升高,P均<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EDD、NEDD与LVEF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68、0.782,P均<0.05),EDD、NEDD与1年生存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9、0.794,P均<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5-HT水平与LVEF、1年生存率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96、-0.787,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EDD预测其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7%、95.00%、94.57%、73.33%、98.70%;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EDD预测其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7%、92.50%、92.39%、64.71%、98.67%;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5-HT水平预测其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7%、97.50%、96.74%、84.62%、98.73%。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EDD、NEDD降低,血清5-HT水平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EDD、NEDD、血清5-HT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 曹位平宋雷英刘洪波周学锋罗永全李淑珍陈杰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内皮舒张功能5-羟色胺
-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附35例临床报告
- 2001年
- 刘洪波周学锋李川霞罗永全陈杰杜小兵黄载星
- 关键词:心律失常
- 肌少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70岁及以上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试验设计属于前瞻性研究,以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18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记录一般临床资料。长期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终点事件为心力衰竭相关事件(HFRE)。生存率估算应用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率曲线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应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HFR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年龄、体质指数、血红蛋白、B型利钠肽、高敏肌钙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Kaplan-Meier曲线表明,两组无HFRE生存曲线存在显著差异(χ2=8.339,P=0.004)。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证实,肌少症为HFRE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08,95%CI:1.057~5.367,P=0.030)。结论肌少症对CHF患者的远期预后存在显著影响,这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进一步危险分层和辅助治疗。
- 周学锋刘洪波罗永全陈杰童素霞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预后
- 踝臂指数对冠心病筛查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患者踝臂指数的检测,探讨踝臂指数对冠心病的筛查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乐山市人民医院行踝臂指数检测的832例患者,分为踝臂指数<0.9组400例和踝臂指数≥0.9组432例,分析踝臂指数对冠心病筛查价值。结果 832例患者中,踝臂指数<0.9组为400例,其冠心病患者占67.9%;踝臂指数≥0.9组为432例,其冠心病患者占23.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年龄、高血压、性别、吸烟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臂指数异常的患者大部分合并冠心病(67.9%)。踝臂指数检测简单、无创。对于有常规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常规检测,尽早给予相关干预,降低冠心病死亡率。
- 宋雷英刘洪波周学锋李淑珍
- 关键词:踝臂指数冠心病外周动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