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军
- 作品数:37 被引量:170H指数:9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阴阳交"理论新解
- "阴阳交"出自《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多方解读,但始终无法提出有效方剂以指导临床,文章旨在阐释"阴阳交"理论发展与临床运用之间的脉络联系,发挥其指导临床的实际效果.从理论与临床双视角,对于大量古今文献进行研究."阴阳交"理...
- 党思捷吴文军苏悦周明德冯全生
- 关键词:升降散三甲散
- 试论伏气学说之“伏”被引量:19
- 2021年
- 伏气和新感是温病学两种重要的发病方式。机体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的疾病,称为伏气病。研究伏气病的理论称为伏气学说。文章聚焦伏气学说"伏"的部分,重点阐释了伏邪的内涵,邪伏的原因、部位和临床表现,提出除外七情余邪可伏藏,正邪不争是邪伏的原因,少阴少阳是邪伏的主要部位,邪气内伏有迹(证候)可循的观点。
- 吴文军刘西洋冯全生王庆国
- 关键词:伏气学说伏邪温病
- 张之文对2019冠状病毒病的认识被引量:9
- 2020年
- 张之文教授以中医药经典为指导思想认识当前流行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认为其病因为“风、热、寒、湿、虚”;基本病位在肺,涉及脾胃心肾;病机演变受体质类型、年龄、基础疾病等影响而发生变化。初起分为“风寒挟湿,伤表郁肺”、“风热内袭,肺胃受病”和“湿热合邪,发自肺脾”3类,转化的大致规律为热化或寒化。热化出现肺热壅盛、痰热阻肺等,重症阶段出现内闭外脱;寒化出现寒湿伤脾胃两阳,重症阶段可出现阳气败脱。此外,还可能出现寒热错杂。并针对各阶段病机提出治法方药。
- 郑秀丽吴文军冯全生张之文
- 关键词:温病中医
- 从“道术将为天下裂”谈仲景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文章从“道术将为天下裂”的认识角度出发,通过论述张仲景时代中医道术分裂的历史背景与仲景医学的理论渊源得出以下结论:(1)仲景医学是中医道术分裂时代背景下的产物;(2)仲景医学在道术分裂的时代背景下,以其相对精准而简易的实践价值,对中医之道的传承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 熊滨雁罗家乐吴文军冯全生
- 关键词:庄子伤寒论医经经方
- 基于病机兼化思想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机
- 2024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自然史呈单纯性肝脂肪变、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进展。目前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早期干预、防止病情进展是防治的关键。文章基于病机兼化理论框架,分析NAFLD不同病理阶段的病机特点,并结合本病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机制阐释与论证,揭示本病病机演化规律,有助于动态把握疾病进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同时,根据本病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分析辨治要点,并强调重视药物作用“层次”,望对本病防治、预后判断、准确用药及科学研究有所启示。
- 刘西洋胡镜清吴文军李霞冯全生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核心病机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脾虚湿热证潜在microRNA表达谱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筛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脾虚湿热证的潜在microRNA表达谱,探讨CHB脾虚湿热证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CHB脾虚湿热证组、隐证组及健康对照组的microRNA,通过数据分析,选择脾虚湿热证组中与隐证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的microRNA作为其潜在的microRNA表达谱。并通过靶基因预测及富集分析等进行功能分析,探讨差异microRNA表达谱影响证候形成的可能路径。结果:研究获得miR-378a-3p等17条microRNA在脾虚湿热证组与隐证组、健康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CHB脾虚湿热证的潜在microRNA表达谱。结论:CHB脾虚湿热证的潜在microRNA表达谱为:miR-378a-3p、miR-4745-5p、miR-1275、miR-423-5p、miR-3188、miR-4800-5p、miR-4455、miR-939、miR-3676-5p、miR-3135b、miR-3141、miR-1587、miR-494、miR-4707-5p、miR-4739、miR-197-3p、miR-320a,其调控机制可能与核心启动子、MAPK、PI3K/Akt信号通路等有关。
- 苏悦罗雪梅彭杨芷党思捷吴文军苏姣秦冰冯全生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脾虚湿热证
- 张之文教授治疗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 2015年
- 1病案汪某某,女,23岁,大学生,2012年11月5日初诊。既往史:患者于2012年9月20日因"反复咳嗽、咯血5+月"入住成都市某医院,入院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支气管扩张,予抗感染、止血、护胃、输血等治疗,后曾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而转ICU治疗半月,10月22日病情稍好转出院,出院诊断为:(1)咯血待诊:遗传性出血性毛细管扩张症?
- 郭尹玲吴文军郑秀丽冯明东张之文
- 关键词: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医案
- 基于miR-23a-3p的扶正通络法抗肝纤维化的机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研究扶正通络法验方芪甲柔肝方抗肝纤维化的疗效与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花生油+10%乙醇代替饮水的方式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甲柔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及鳖甲煎丸组,分别以0.9%氯化钠溶液,高、中、低剂量芪甲柔肝方水煎剂,鳖甲煎丸混悬液灌胃,疗程为6周。检测肝功能、肝指数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以判断疗效,并用qRT-PCR检测大鼠肝miR-23a-3p的表达,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其调控机制。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AST、肝指数及血清纤维化标志物(PⅢP、PCⅣ、HA、LN)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显示明显的炎症与纤维化,并出现大量假小叶。与模型组比较,芪甲柔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及鳖甲煎丸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指标,其中芪甲柔肝方高剂量组与鳖甲煎丸组疗效最为显著;(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iR-23a-3p表达显著降低(P<0.05),芪甲柔肝方高剂量组与鳖甲煎丸组能显著升高miR-23a-3p的表达(P<0.05);(3)miR-23a-3p的靶基因主要参与调控p53、磷脂酰肌醇等通路。结论:芪甲柔肝方治疗CCl4+乙醇的复合造模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可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减轻肝组织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miR-23a-3p的表达,调控p53、磷脂酰肌醇等通路有关。
- 苏悦彭杨芷刘雨樵宋虹霏吴文军刘西洋刘毅冯全生
- 关键词:肝纤维化
- 俞根初感证舌诊理论撮要被引量:2
- 2017年
- 俞根初为清代绍派伤寒的名家,工于辨治感证,疗效突出。其著作《通俗伤寒论》中舌诊部分论说精辟,尤具深意,惜其论述以舌苔、舌质为大纲,理论精粹,但眉目略粗。故笔者以舌苔、舌质为研究对象,以感证为研究着眼处,以舌形、舌色、舌质、舌势为纲,表、里、阴、阳、寒、热、虚、实为目,重新梳理了俞根初的舌诊理论,使学者明析俞根初感证察舌原理、诊察方法和辨舌要点,促进俞氏舌诊理论的临床应用。
- 吴文军刘业方党思捷郭尹玲苏悦冯全生张之文
- 关键词:俞根初
- 基于“中虚-浊阻-毒生”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被引量:3
- 2023年
-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慢性胃部疾病,存在一定癌变风险。从“中虚-浊阻-毒生”的整体动态病理观点出发,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论治思路。提出中气虚损是发病基础;精浊内阻是病变因素,其中以气滞为病变先导,湿阻为协同要素,食滞为刺激因素,血瘀为加重因素;久则毒生邪变是恶化关键,尤以邪火浊毒状态是病变加重的驱使。治疗应以通补结合为要,根据症状程度决定通法与补法的侧重,临床还应结合郁阻偏重分而治之。
- 汪义明邓剑雅吴文军冯全生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精微浊毒病机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