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树林
- 作品数:18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双辽市林业局森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经营对策
- 2013年
- 通过对双辽市林业局2012年森林资源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当地的森林资源特点、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和防止林地流失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对策。
- 秦树林郑军王磊
- 关键词:森林资源
- 迎红杜鹃组培繁殖技术的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以迎红杜鹃幼嫩枝芽为试材进行组培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迎红杜鹃水培外植体表面用0.1%升汞消毒2 min、野外采回的当年生嫩枝外植体表面用0.1%升汞消毒5 min褐化/死亡率低、成活率高,效果最好。以当年生嫩枝为外植体最佳采集时间为5月下旬。最适宜基本培养基为Read,培养基最适琼脂质量浓度为6.5 g/L,pH 5.0-5.5。以Read+ZT 5.00 mg/L+NAA 0.05 mg/L为分生培养基芽诱导率最高;继代培养基为Read+ZT 2.00 mg/L+NAA 0.50 mg/L丛生芽增殖效果好。
- 杨丽娟马立军秦树林于军武耀祥邵殿坤
- 关键词:迎红杜鹃繁殖
- 长白落叶松生物量模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采用模型分析法研究了长白山地区长白落叶松的地径(D0)、胸径(D)、树高(H)、枝下高(h)、冠幅(cr)等因子与各器官生物量、总生物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器官及总生物量模型以非线性回归为主,最优模型为:树干生物量Wt=3.05e-005D2H+0.008,树冠生物量Wcr=7.35e-005(D2H)0.805,树枝生物量Wb=-1.3e-010(D02H)2+4.13e-005D02H+0.042,树叶生物量Wl=5.09e-005(D2H)0.679;总生物量Wab=9.23e-005(D02H)0.839。
- 邵殿坤李广玉陈国林葛树森矫恒训刘建国秦树林榭振财沈亚晶郭建
-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生物量模型
- 多源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沼泽湿地信息提取
- 2024年
-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旨在探讨提高沼泽湿地信息提取精度的方法。利用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的Sentinel-1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Sentinel-2多光谱数据以及地形数据,结合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提取沼泽湿地遥感信息,并在大兴安岭山区的南瓮河自然保护区以及松嫩平原区的莫莫格保护区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方法,可显著提高沼泽湿地信息提取精度。在平原地区沼泽湿地信息提取中,雷达数据比多光谱数据贡献度更高;在山地地区沼泽湿地信息提取中,二者具有相近的贡献度。Sentinel-1、Sentinel-2数据和地形湿度指数数据的组合更有利于各种地形沼泽湿地信息提取。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对沼泽湿地信息提取精度最高。
- 李濡旭武海涛姜明邹元春秦树林徐琛王丹王丹薛振山
- 关键词:多源遥感数据GEE沼泽湿地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勘界问题处理及讨论
- 2024年
- 本文简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概况、勘界总体要求、技术路线及结果,根据2022年该公园勘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
- 秦树林张利建王海英
- 四平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首先分析了吉林省四平市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而指出有林地林木龄组结构不合理,人们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生态意识淡漠的思想和行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该市的林业发展。建议今后应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提高人们对林业生态效益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并从全局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工林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完善科学经营理念,促进四平市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 朱连友朱连武秦树林
-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发展
- 对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的探讨
- 以森林生态旅游为基础,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使我国的森林生态旅游在生态经济社会上协调发展。
- 谢振财秦树林
-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 文献传递
- 双辽市林业局森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经营对策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对双辽市林业局2012年森林资源数据的统计分析,从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和防止林地流失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促进该林业局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对策。
- 秦树林郑军王磊
- 关键词:森林资源
- 对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的探讨
- 以森林生态旅游为基础,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使我国的森林生态旅游在生态经济社会上协调发展。
- 谢振财秦树林
-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
- 文献传递
- 小兴安岭五种林型早春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被引量:9
- 2023年
- 早春草本层植物作为草本层动态变化的早期阶段,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小兴安岭地区早春草本层植物对人为干扰后引起的林型改变的响应,以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五种林型(白桦次生林(Betula platyphylla)、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阔叶红松择伐林以及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早春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研究区林下早春草本层植物共60种,隶属26科52属,林下优势种主要以银莲花(Anemone cathayensis)、东北羊角芹(Aegopodium alpestre)为主,五种林型早春草本层植物组成相似度较高;(2)五种林型不同生活史对策早春草本层植物的密度、盖度以及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显著差异;(3)土壤pH对早春生长期植物的密度、盖度及多样性指数,林下光对早春开花植物的密度和盖度以及早春展叶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具有较高的解释率;(4)早春生长期植物的密度、盖度及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全氮呈显著的单峰型关系;林下光与早春开花植物的密度呈显著的单峰型关系,与盖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早春展叶植物的多样性指数与林下直射光和林下总光照呈显著的“U”型关系、与林下散射光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林型改变引起不同生活史对策的早春草本层植物的密度、盖度以及多样性的显著差异,但变化趋势不一致;土壤pH和林下光是影响林下早春草本层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影响程度因草本植物自身生活史对策特性而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理解小兴安岭地区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 杨光辉秦树林金光泽
- 关键词:多样性土壤性质光环境阔叶红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