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新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桥本脑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结合临床病例,对桥本脑病的临床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概述了发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以及病理诊断,并指出HE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免疫调节治疗,最常用的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另外,还包括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及血浆置换疗法或与激素...
- 李彬李震张乐
- 关键词:桥本脑病发病机制病理诊断病例分析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近年来被认为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了91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cy及高敏CRP(high...
- 李彬姜丹张乐白璐
- 关键词:脑梗死发病机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C反应蛋白
- 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27例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同时,针刺水沟、风池、廉泉、合谷穴;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为85.2%,对照组疗效为33.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疗法在改善脑卒中假性延髓麻痹所致的吞咽障碍方面确实有效。
- 姜丹张乐李彬尹世杰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针刺疗法
- 银杏叶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琥珀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活性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组和川芎嗪药物对照组。脑缺血2h,分别再灌注1d、3d、7d,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腹腔注射。采用密度离心及差速离心法提取脑组织线粒体用于SDH活性测定,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匀浆CK-BB活性。结果模型组再灌注各时间点脑组织SDH活性显著降低,CK-BB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再灌注3d、7d时各治疗组SDH活性显著升高(P<0.05),再灌注各时间点CK-BB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和川芎嗪治疗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可以通过提高SDH活性和降低CK-BB的活性,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姜丹张乐马军马连星
- 关键词:脑缺血琥珀酸脱氢酶
- 脑电图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EEG-8128型EEG描记仪,对76例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对照组65例进行EEG检测。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76例患者中,EEG轻度异常26例(34.21%),中度异常11例(14.47%),重度异常5例(6.58%),痫样放电5例(6.58%),边缘EEG7例(9.21%),与对照组比较,EEG中度和中度以上异常有显著差异(P<0.05)。47例异常EEG中,急性期31例(65.96%),恢复期8例(17.02%);后遗症期9例(19.15%)。结论:脑电图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疗效和脑功能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和癫痫的发生有诊断价值,并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 潘敏张乐姜丹白璐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脑电图血管性痴呆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