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德辉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消化性溃疡
  • 2篇疗效
  • 2篇溃疡
  • 1篇代偿
  • 1篇蛋白
  • 1篇地奈德
  • 1篇悬液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白蛋白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肝
  • 1篇乙型肝炎肝硬...
  • 1篇乙型肝炎肝硬...
  • 1篇云南白药治疗
  • 1篇正压通气
  • 1篇止血散
  • 1篇治疗消化性溃...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机构

  • 5篇安县人民医院

作者

  • 5篇杨德辉
  • 1篇余小明
  • 1篇曾志勇
  • 1篇龚海龙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光明中医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NPPV联合布地奈德在COPD合并轻度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NPPV)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轻度呼吸衰竭(RF)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接受医院治疗的COPD合并轻度RF患者66例,采用随机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取NPPV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气指标[酸碱度(pH)、血氧饱和度(S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发绀、肺水肿、呼吸困难及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和MVV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PV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能有效缩短COPD合并轻度RF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杨海龙邓道明杨德辉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
中和止血散联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 探究中和止血散联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3年6月江西乐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2组,各63例,2组均退出3例,最终每组纳入60例。2组均予以泮托拉唑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云南白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和止血散,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IL-6、hs-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和止血散联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止血时间,改善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抑制炎性反应,值得推广。
杨德辉余中利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泮托拉唑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方法 13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7例,治疗组应用奥美拉唑、胶体次枸橼酸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应用雷尼替丁、胶体次枸橼酸铋、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同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奥美拉唑等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雷尼替丁等四联疗法,复发率低于雷尼替丁等四联疗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张斌华杨德辉
关键词:奥美拉唑雷尼替丁消化性溃疡四联疗法
细菌性肝脓肿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0年
杨德辉游益民张斌华龚海龙曾志勇邹国花
关键词:肝脓肿超声检查介入性
血清与腹水中白蛋白水平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效果的研究
2022年
探讨血清与腹水中白蛋白水平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82例患者临床资料,于治疗12个月后判定治疗疗效。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分析血清与腹水中白蛋白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无效的价值。结果:8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治疗无效12例,占比14.63%。治疗无效患者血清、腹水白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有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显示,血清、腹水白蛋白水平降低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无效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血清、腹水白蛋白及联合检测预测治疗无效的AUC分别为0.871、0.848、0.951,且以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最好。结论:血清与腹水中白蛋白低表达会增加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无效风险,二者可用于预测临床治疗效果。
杨德辉谢海华王海燕游益明余小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白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