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舟

作品数:40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动脉
  • 26篇主动脉
  • 19篇腔内
  • 12篇开窗
  • 11篇修复术
  • 11篇腔内修复
  • 11篇主动脉瘤
  • 10篇腹主动脉
  • 10篇腹主动脉瘤
  • 9篇手术
  • 8篇体外
  • 8篇腔内修复术
  • 7篇腔内治疗
  • 7篇主动脉夹层
  • 7篇夹层
  • 6篇动脉疾病
  • 6篇胸腹
  • 6篇主动脉疾病
  • 5篇血管
  • 5篇主动脉腔

机构

  • 40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40篇冯舟
  • 34篇朱杰昌
  • 34篇戴向晨
  • 33篇罗宇东
  • 33篇范海伦
  • 32篇张益伟
  • 23篇胡凡果
  • 5篇王鹏志
  • 4篇王端
  • 2篇朱理玮
  • 2篇韩万里
  • 2篇杨鑫
  • 1篇张武刚
  • 1篇朱理伟
  • 1篇张柏
  • 1篇泽新
  • 1篇赵绪稳
  • 1篇付强
  • 1篇田伟军
  • 1篇梁晓宇

传媒

  • 9篇血管与腔内血...
  • 7篇中华血管外科...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窗胸主动脉修复术治疗伴有不良锚定区的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的早期结果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评估应用台上体外改造覆膜支架行开窗胸主动脉修复术治疗伴有不良锚定区的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的早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20例伴有不良锚定区的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台上体外开窗技术的应用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并观察早期治疗结果.结果 本组20例患者中,男性16例(80%),中位年龄53(18~83)岁.入组患者均为伴有不良锚定区的复杂性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包括短锚定区4例、逆撕夹层累及左侧锁骨下动脉(LSA)13例、逆撕血肿累及LSA 3例.4例采用美敦力Valiant支架、10例采用波士顿医疗Relay支架、6例采用先健Ankura支架.支架改造中位时间45(30~60)分钟.LSA单开窗19例、一窗(LSA))一槽(左侧颈总动脉)1例.平均发病至手术间隔时间为(5±3)天.初始技术成功率90%.1例出现Ⅲ型内漏,二次介入采用封堵器封堵漏口;1例开窗定位不准,采用烟囱技术补救.平均手术时间(101±48)分钟,平均透视时间(24±16)分钟.无围手术期死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左肱动脉假性动脉瘤,行手术切除.1例术后肾功能不全加重,非手术治疗好转.平均住院时间为(9±6)天.平均随访时间为6(1~13)个月,未发现并发症、所有开窗分支血管通畅、无开窗相关Ⅰ和Ⅲ型内漏.结论 从早期观察结果来看,应用台上体外改造覆膜支架行开窗胸主动脉修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伴有不良锚定区的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的方法.
朱杰昌戴向晨罗宇东范海伦冯舟张益伟胡凡果
台上体外开窗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病变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台上体外开窗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7例应用台上体外开窗技术治疗的胸腹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1例Ⅲ型胸腹主动脉瘤,1例Ⅳ型胸腹主动脉瘤.4例胸腹主动脉慢性夹层.1例腹主动脉瘤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Ⅰ型内漏。结果7例患者器械释放成功率100%。4例患者出现少量Ⅱ型及Ⅲ型内漏。1例术后2d死于心肌梗死。1例出现一过性肾功能损伤加重,经内科治疗后改善。2例出现右肾包膜下血肿,保守治疗后好转。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5例CTA显示主体开窗支架及内脏分支支架通畅。结论台上体外开窗是处理包括慢性夹层远端病变及胸腹主动脉瘤在内的复杂的胸腹主病变的一种技术选择。
陈岩朱杰昌戴向晨罗宇东范海伦冯舟张益伟胡凡果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
体外开窗TEVAR技术治疗不良近端锚定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体外开窗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repair,TEVAR)治疗不良(短或不健康)近端锚定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7例不良近端锚定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体外开窗TEVAR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即时血管造影结果。术后随访4~9月,于7~30 d、90 d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以手术成功率、存活率和分支支架通畅率为有效性观察指标,并统计相应的不良事件。结果 7例患者术中支架全部释放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55±12)min,围手术期Ⅰa型内漏1例,与开窗直径过大有关,经封堵器封堵后消失。随访期7例患者无死亡,无支架近端内漏,夹层假腔均血栓化,无LSA支架闭塞。结论体外开窗TEVAR技术治疗不良近端锚定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近期效果良好。
范海伦汤凯丰胡凡果朱杰昌张益伟冯舟罗宇东戴向晨
关键词: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
胸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法选择:附19例病例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应用开放手术、杂交手术、腔内手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TAAA)的治疗结果,探讨不同方法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采用开放手术、杂交手术和腔内手术治疗的TAAA患者临床资料,比较3组术前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TAAA患者共19例,平均年龄为(53.0±12.9)岁。开放手术7例,杂交手术3例,腔内手术9例。开放手术组、杂交手术组、腔内手术组术后30天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4%(5/7)、66.7%(2/3)、11.1%(1/9)(P=0.028)。出院随访中,开放手术组术后右肾动脉分支闭塞1例,杂交手术组随访过程无并发症发生,腔内手术组术后Ⅲ型内漏1例,支架近端胸主动脉再发夹层动脉瘤1例。结论目前,3种治疗方式呈共存状态。开放手术适用于全身情况良好的年轻患者。腔内手术具有显著微创优势。随着新器材及方法的不断出现,腔内手术有成为TAAA首选治疗的趋势。对于不适用单纯腔内手术或完全开放手术的患者,可考虑杂交手术。
王端罗宇东范海伦冯舟朱杰昌张益伟戴向晨
关键词:胸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杂交手术腔内治疗
破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与开放手术效果的比较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比较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开放手术(OR)与腔内治疗(EVAR)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rAAA并采取OR或EVAR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及其中游离破裂患者术前指标及合并症、术中指标、围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及生存率等。结果:共61例r AAA患者,男性50例,女性11例,年龄37~86岁,平均(69.74±9.22)岁。OR组36例,EVAR组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症及血肌酐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术前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OR组与EVAR组围术期死亡率,术后30 d、6个月及12个月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OR组与EVAR组在术中出血量[(2116.67±1655.52)、(339.58±786.29)m L],术中输血量[(1413.33±978.29)、(416.67±562.35)m L],手术时长[(279.33±66.87)min、(161.46±82.81)min]及ICU天数[5.0(IQR:2.0~6.0),1.0(IQR:0.0~2.0)]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两组间游离破裂患者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VAR在解剖结构合适、指征明确的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改善预后并具有微创优势,同时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中疗效不亚于OR,故EVAR可作为r AAA治疗的一线手段;而OR在解剖结构不适用于EVAR等病例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孙昊戴向晨罗宇东范海伦冯舟朱杰昌张益伟
关键词:破裂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腔内治疗
减容治疗在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减容治疗在急性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左侧下肢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28例,均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切开或者经皮穿刺左侧下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或者Aspirex导管机械性取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左侧髂静脉狭窄或者闭塞段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左侧下肢症状和体征,并且应用超声或者DSA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28例患者均经左侧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本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下肢肿胀和疼痛等症状消失。4例行左侧胫后静脉切开的患者在溶栓治疗期间出现伤口渗血,其余患者未发现穿刺点及其他部位出血。1例出院后7 d发生血栓复发,经足量抗凝治疗后症状改善。平均随访时间为10.6个月(范围为2~24个月),无血栓复发,髂静脉支架均通畅。结论减容治疗在左侧下肢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为后续PTA+STENT等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朱杰昌张益伟冯舟范海伦罗宇东戴向晨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COCKETT综合征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囊性肿瘤多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确诊率:B超71.4%、CT82.1%和MRI80%。全组手术切除率89.3%。手术后发生胰瘘12例和腹腔感染4例,2例(黏液性囊腺癌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癌各1例)术后2年内死亡。结论:胰腺B超和CT检查是早期发现胰腺囊性肿瘤的最有效方法,积极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赵绪稳田伟军泽新冯舟朱理伟王鹏志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囊腺癌外科治疗
症状性腹主动脉瘤压迫十二指肠的临床诊疗分析
2022年
本文报道了3例罕见的症状性腹主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初步提出了此类疾病相应的分型及处理方法。
朱杰昌戴向晨罗宇东冯舟张益伟
关键词:症状性腹主动脉瘤十二指肠临床诊疗分析手术治疗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动脉狭窄伴血栓形成病变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评价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MT)治疗下肢动脉狭窄伴血栓形成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初始治疗应用减容治疗方法的下肢动脉狭窄伴血栓形成患者共102例。按减容方法不同,分为经皮机械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PMT+CDT)组(27例)及单纯置管溶栓组(CDT)组(75例)。减容治疗后视治疗结果给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支架置入等后续处理。对比两组一般情况、术中情况(失血量、造影剂用量)、围手术期情况(尿激酶用量、介入次数、减容时间、减容相关并发症)、减容有效性、减容费用、踝肱指数(ABI)、术后6个月再狭窄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PMT+CDT组减容有效性显著高于CDT组(P<0.05);同组内比较,两组术后1周及6个月ABI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间同时点比较,ABI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支架内再狭窄病例亚组中PMT+CDT组的6个月再狭窄率显著低于CDT组(P<0.05);PMT+CDT组的造影剂用量、介入次数、尿激酶用量、减容时间以及减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DT组(P<0.05),失血量、减容费用显著高于CDT组(P<0.05)。结论: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有效、省时、安全,可作为下肢动脉狭窄伴血栓形成患者的首选初始治疗方法。
李宏伟罗宇东范海伦冯舟朱杰昌张益伟胡凡果戴向晨
关键词:下肢动脉狭窄血栓形成置管溶栓术
体外开窗EVAR技术治疗远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病例报告
2017年
自1999年Dake等首次报道应用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封堵主动脉夹层的近端破口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以来,大部分病例真腔血供改善、假腔逐渐血栓化、远端主动脉重新塑形,但是仍有部分病例支架远端主动脉假腔持续增大形成夹层动脉瘤,影响真腔供血甚至破裂。
郭俊莹戴向晨朱杰昌范海伦冯舟张益伟胡凡果罗宇东
关键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