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德成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主义
  • 3篇高校
  • 2篇政治
  • 2篇中共
  • 2篇老子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社会
  • 1篇大学生社会实...
  • 1篇大众化
  • 1篇学生社会实践
  • 1篇政治理论
  • 1篇政治理论课
  • 1篇政治理论课教...
  • 1篇执政
  • 1篇执政经验
  • 1篇中共十六
  • 1篇中共十六大
  • 1篇中共十六大以...
  • 1篇中共十七
  • 1篇中共十七大

机构

  • 13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马德成
  • 1篇魏世梅

传媒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江淮论坛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前沿
  • 1篇重庆社会主义...
  • 1篇温州职业技术...
  • 1篇四川职业技术...
  • 1篇广西教育
  • 1篇人民论坛(中...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子思想的自由主义解读被引量:6
2007年
中国古代《老子》一书中有许多思想与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见解颇为相似。这些思想成分包括:“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无为而治”的最小政府主张,“视若刍狗”的一视同仁主张,“见素抱朴”的自然人性论,“可道非道”的不可知论,“谦和慈柔”的博爱主义。
马德成
关键词:老子
老子对无为而治的哲学证明被引量:1
2011年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核心政治思想主张。老子对自己的这一政治主张进行了本体论、辩证法、实践论、认识论、价值论和道德论等哲学上的论证说明。老子的本体论集中表达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为"无为而治"提供了超验信仰的支持;其辩证法集中论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转化的思想,为"无为而治"提供了方法论支持;其实践论证明为"无为而治"提供了经验验证;其认识论证明为"无为而治"提供了知识合理性论证;其价值论证明为"无为而治"提供了政治合法性证明;其道德论证明为"无为而治"提供了道义上的支持。
马德成
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
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运行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建立该项工作的坚强有力的领导机构、运行顺畅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切实可行的效果评价体系。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等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机构。目前,中国高校的通常做法是:建立以党委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保卫处、体育部、马列社科部和二级学院领导为成员的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形成有效的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必须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立社会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形成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
马德成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运行机制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策略研究
2010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革促使高等教育转型,一方面,政府通过产业升级、改善就业环境等,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高校自身进行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马德成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
提高河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河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受到诸如科研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中试空白、联网不足,信息高速公路堵塞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提升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应从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工作,推动科技转化工作的发展和各高校要全面提高自主技术开发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两方面分析对策。
魏世梅马德成
关键词:河南高校
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被引量:1
2011年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遵从一定的逻辑顺序,呈现出一定的演进规律:从受众层次演进来看,从知识分子到党员干部,再到人民大众;从理论样态演进来看,从原生态到具体化、中国化,再到民族化、通俗化;从传播方式演进来看,从单一渠道到多样渠道;从历史过程演进来看,从初次到多次的循环往复。
马德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逻辑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和意义——“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
2011年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勾勒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完整思路,找到了落实科学发展理念的有效载体,标志着技术进步路线的重大转折,预示着生产力水平再上新台阶,蕴含着中国社会的再次转型,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塑造,实现了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机整合,必将进一步提升完善中国发展道路和模式。
马德成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共十六大以来的民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被引量:1
2010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价值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为重要举措,以加强社会建设为总抓手,大力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民生理论和实践取得了重大创新。
马德成
关键词:民生理论民生实践
中共十七大报告的政治意识创新被引量:1
2008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表明当代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上不断与时俱进,政治价值理念日趋完善,现代执政党意识日益凸现,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认识日益科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时代气息和开拓精神、开放意识和包容精神。政治思想的进步必将引领政治制度和体制创新,激发整个民族的创新活力。
马德成
关键词:十七大报告
河南省“十三五”时期发展思路及措施
2015年
河南省"十三五"时期的基本发展思路是:以建设"四个河南"为目标,谋划改革和发展大计;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四化协调同步发展;以落实三大国家发展规划为契机,实现超常规发展;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刻挖掘本省发展潜力;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马德成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