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英

作品数:91 被引量:522H指数:11
供职机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67篇农业科学
  • 17篇文化科学
  • 6篇水利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7篇土壤
  • 13篇秸秆
  • 11篇高职
  • 11篇灌溉
  • 10篇水分
  • 10篇教学
  • 9篇土壤水
  • 9篇小麦
  • 8篇栽培
  • 7篇滴灌
  • 7篇冬小麦
  • 6篇套袋
  • 6篇秸秆覆盖
  • 6篇果实
  • 6篇果实套袋
  • 5篇土壤水分
  • 5篇作物
  • 5篇猕猴桃
  • 5篇猕猴桃园
  • 5篇温室

机构

  • 60篇杨凌职业技术...
  • 48篇西北农林科技...
  • 1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西安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91篇赵英
  • 41篇郭旭新
  • 9篇汪有科
  • 9篇霍海霞
  • 9篇韩红亮
  • 8篇冯浩
  • 7篇张建国
  • 7篇王稳江
  • 5篇高志永
  • 4篇程智慧
  • 4篇孟焕文
  • 4篇张阿凤
  • 3篇韩立新
  • 3篇丁奠元
  • 3篇吴普特
  • 3篇张斌
  • 3篇夏鹏飞
  • 2篇拜存有
  • 2篇闫爱军
  • 2篇汪星

传媒

  • 10篇杨凌职业技术...
  • 6篇西北园艺(蔬...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5篇灌溉排水学报
  • 4篇农业工程技术...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陕西农业科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延安职业技术...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土壤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陕西教育(高...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蔬菜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3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化秸秆还田加快秸秆分解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35
2015年
为探索一种能够加快秸秆分解速率和促进冬小麦生长的秸秆还田新措施,2011-2014年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秸秆覆盖(CK1)、秸秆翻压还田(CK2)、长秸秆氨化翻压还田(AS)和粉碎秸秆氨化翻压还田(PAS)4种秸秆还田方式对秸秆分解速率、土壤水分蓄积、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210 d后,AS处理秸秆残留量为48.46%,分别较CK1和CK2降低24.31%和13.68%;PAS处理秸秆残留量为41.84%,分别较CK1和CK2降低34.64%和25.46%;且氨化处理加快秸秆分解速率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冬小麦生长前期。土壤呼吸与秸秆分解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7(P〈0.05);AS和PAS处理土壤呼吸速率在冬小麦生长前期分别较CK1增加109.66%和170.13%,分别较CK2增加34.55%和73.36%。连续3 a冬小麦生长季,氨化秸秆还田能显著(P〈0.05)提高冬小麦生长后期0~100 cm土壤蓄水量。粉碎并氨化秸秆(PAS)较未氨化秸秆还田(CK1、CK2)能显著(P〈0.05)提高冬小麦拔节期后叶面积指数,促进地上部干物质质量的积累。AS和PAS处理冬小麦3 a平均产量分别较CK1提高6.13%和9.53%,分别较CK2提高3.99%和7.3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1提高5.03%和8.73%,分别较CK2提高5.13%和8.83%。其中,PAS处理3 a平均水分利用效率较AS高。因此,氨化并粉碎秸秆还田(PAS)能有效加快秸秆分解,促进冬小麦生长,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改良秸秆还田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余坤冯浩赵英董勤各
关键词:秸秆土壤呼吸氨化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灌溉方式对猕猴桃园土壤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猕猴桃园土壤质量的影响,2016-2017年在陕西眉县和杨凌猕猴桃园布设微喷灌、地面灌溉和滴灌处理,对0~5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孔隙度、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和碱解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利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对不同灌溉处理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微喷灌和滴灌处理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在0~50 cm各土层内无差异,在0~30 cm各土层均显著优于地面灌溉处理(P<0.05);(2)与猕猴桃施肥标准相比,3种处理在0~50 cm土层内有机质和碱解氮均亏缺,微喷灌和地面灌溉处理在该土层内速效钾和磷均处于盈余状态;(3)土壤容重和有机质是反映猕猴桃园土壤质量的综合指标;(4)滴灌处理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在10~50 cm各土层显著高于微喷灌和地面灌溉处理(P<0.05),是二者的1.21~1.81倍。因此,猕猴桃园采用滴灌是土地可持续性利用的有效措施。研究成果为猕猴桃园灌溉措施筛选及土地可持续性利用提供参考。
郭旭新赵英樊会芳高志永
关键词:猕猴桃灌溉方式土壤质量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关中地区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净增温潜势影响的对比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为探讨秸秆、生物质炭施用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固碳减排效应,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原位监测小麦-玉米轮作系统条件下秸秆、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CO_2、CH4和N_2O 3种温室气体排放、作物产量、土壤有机碳以及净增温潜势的影响.试验处理设置为: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F)、施肥并施用8 t·hm-2秸秆(FS)、施肥并施用8 t·hm-2生物质炭(FBlow)和施肥并施用16 t·hm-2生物质炭(FBhigh)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与F处理相比,FS、FBlow及FBhigh处理下小麦产量分别提高了30.9%、66.3%和36.6%;对于玉米产量而言,FS,CK及FBhigh处理下玉米产量分别降低了14.1%、18.0%和24.6%,但是FBlow处理下对玉米产量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与F处理相比,FS处理下土壤CO_2的年排放总量增加了60.2%,但是FBhigh处理下土壤CO_2的年排放总量减低了14.4%;生物质炭的施用降低了土壤N_2O的排放,与F处理相比,FBlow和FBhigh处理下分别减低了27.6%和38.7%,而秸秆的施用对N_2O的排放没有显著性的影响.总的来说,与F处理相比,FBlow和FBhigh处理下净增温潜势分别降低了24.13和58.44 t·hm-2,单位产量的净综合增温潜势分别降低了1.78和5.06 t·t-1.综上所述,对于小麦-玉米轮作体系而言,施用16 t·hm-2生物质炭可作为一种提高作物产量并降低净增温潜势的良好措施.
成功陈静刘晶晶张阿凤王旭东冯浩赵英
关键词:小麦-玉米轮作小麦秸秆土壤有机碳
不同秸秆覆盖对猕猴桃园土壤水分的影响
2022年
为探究秸秆覆盖对猕猴桃园土壤水分的影响,2020-2021年在杨凌猕猴桃园以不覆盖为对照(CK),分别以长度为5 cm,厚度为5、10、15 cm的玉米秸秆(YJ)和小麦秸秆(MJ)为覆盖处理,对猕猴桃生育期10~9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进行动态测定,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猕猴桃园土壤水分的主要活动层在10~40 cm土层,但10~4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较40~90 cm土层含水量低2.54%~4.65%。与CK相比,各覆盖处理均能提高猕猴桃各生育期内10~9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其中YJ10处理在开花坐果期10~90 cm土层的土壤储水量是CK的249.51%;使40~9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在38%以上的天数占果实膨大期总天数的67.8%,保墒能力最强;MJ5处理保墒能力仅次于YJ10。在全生育期内,CK处理的耗水量最大,YJ10处理的耗水量最小且水分利用效率是CK处理的1.33倍,MJ5处理的耗水量仅大于YJ10,二者间无显著差异。陕西关中地区猕猴桃园秸秆覆盖材料首选玉米秸秆,厚度10 cm,次选小麦秸秆,厚度5 cm。
赵英郭旭新杜璇闫小红高志永支玉玺
关键词:秸秆覆盖猕猴桃园土壤水分
秸秆覆盖对畦灌及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秸秆覆盖对畦灌、土壤温湿度及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冬小麦"小偃22-3"为材料,研究4种不同的秸秆覆盖处理(L2W300、L2W600、L20W300和L20W600),以及不覆盖对照(CK)的畦灌水推进速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小麦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秸秆覆盖对畦灌水流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其中L2W300处理的阻滞作用最大,L20W600处理的阻滞作用最小;秸秆覆盖畦灌对土壤具有明显的保墒、调温效应,以L20W600处理表现最佳,对冬小麦返青期的分蘖、株高均无显著影响,可显著提高产量(P<0.05),以L20W600处理最高。[结论]综合考虑认为,最适合陕西杨凌冬小麦秸秆覆盖畦灌栽培的组合为L20W600处理。
郭旭新汪有科吴普特赵英
关键词:冬小麦覆盖量畦灌生长发育
秸秆长度对畦灌水流推进和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2010年
采用3种不同长度的秸秆覆盖冬小麦,并以不覆盖为对照,研究了秸秆长度对畦灌水流推进、土壤温湿度和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畦灌水流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其中2 cm长度秸秆的阻滞作用最大,20 cm长度的阻滞作用最小。秸秆覆盖可明显提高作物主要耕作层尤其是0~1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秸秆越长,保墒效果越好;秸秆覆盖还可调节土壤温度,在低温时增温、高温时降温。秸秆覆盖对冬小麦返青期的分蘖、株高均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冬小麦产量,其中20 cm长秸秆覆盖的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认为,适合陕西杨凌冬小麦秸秆覆盖畦灌的秸秆长度为20 cm。
郭旭新汪有科吴普特赵英
关键词:冬小麦秸秆覆盖土壤温湿度冬小麦产量畦灌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枣林露水量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2012年和2013年叶片湿度传感器(LWS)、温湿度仪、热扩散式探针(TDP)、中子仪实测的露水强度、冠层温湿度、树干径流、土壤水分及气象站监测的气象因子,分析了枣林生育期内露水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其与水资源输入、输出项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枣林露水量随生育期变化呈现递增趋势,果实成熟期达到最大值。露水总量分别为31.31、37.87 mm,分别占同期降水量、蒸腾量和蒸发量的6.87%、10.00%、17.65%和7.90%、15.00%、17.90%,露水量日平均值分别达0.44、0.47 mm。此外,露水量具有发生频率高、稳定性强、重度露水量(大于0.20 mm)比重大的特点。在枣树全生育期内,露水量作为水资源输入项会引起蒸腾量在果实膨大和成熟期显著降低(P<0.05),但对蒸发量无显著影响。研究显示露水是该区枣林重要水源,是水量平衡中不可缺少的输入项。
高志永汪有科汪星周玉红赵英郭旭新
关键词:黄土丘陵半干旱区蒸腾量
棚室滴灌灌水器故障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2005年
大棚温室滴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包括滴灌带、滴灌管、滴头等)及其它附件组成。由于它具有省力省工、节水节肥、降低空气湿度、提高地温、增产高效等许多优点,因此成为当前提高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法和措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并在棚室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灌水器常会发生一些故障从而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郭旭新赵英
关键词:滴灌灌水器棚室生产输配水管网大棚温室首部枢纽
黑河中游农田荒漠过渡带土壤冻融过程中水热动态被引量:1
2014年
以黑河中游典型农田荒漠过渡带为例,对过渡带3种景观单元冻融期土壤水热动态进行了野外定位监测。结果表明:(1)土壤温度随气温剧烈变化,变幅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3种景观单元土壤温度变幅由剧烈到平缓的顺序为:荒漠>农田>防护林,并依次形成60,100和80cm深的冻土层;(2)受土壤性质和地表覆盖的影响,冻融过程中,农田、防护林土壤含水量变化明显,且农田土壤水分含量4月初达到最大值,而荒漠土壤含水量则基本保持不变;(3)土壤水分变化滞后于土壤温度的变化,防护林土壤水和温度变化较农田缓慢;(4)浅层地下水位在冻结期下降,融化期回升,且回升速率大于下降速率。冻融过程可有效减小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渗漏,冻后聚墒明显,利于下层土壤水分的保持,对于来年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意义。
崔乐乐赵英易军张建国王燕
关键词:黑河中游冻融
秸秆和地膜覆盖模式下土壤水热动态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采用减氮追肥、垄覆沟播、秸秆还田等措施种植冬小麦,研究其对冬小麦产量、土壤储水量、土壤水热动态变化过程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土壤水分差异显著,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既随降雨量波动,又受不同覆盖栽培条件的影响。“推荐施肥+垄覆沟播”模式0~100 cm土壤储水量最高。不同处理之间日间土壤温度差异较小,但温度日内变化差异较大。不同处理的增温效果为推荐施肥+垄覆沟播〉推荐施肥〉推荐施肥+夏闲秸秆。同对照相比,旱地“推荐施肥+垄覆沟播”模式使小麦增产5.2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2.06%,是适合旱地作物生产的栽培措施。HYDRUS-1D模型模拟值同实测值拟合度较好,可用于不同覆盖模式下土壤水热过程分析。
翟夏斐李强李富翠王朝辉蒋锐赵英
关键词: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