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云
- 作品数:82 被引量:29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观念建构”智能化与当代生产力革命被引量:3
- 2023年
- 劳动作为人的对象化活动,是人的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劳动过程包括两个内在相连、辩证统一的方面,一是在头脑中实现的“观念建构”,二是在现实中实现的“现实改造”。大机器时代,大机器体系解放了人手和人的体力,实现了劳动“现实改造”自动化,推动了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当今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体系加持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建构模型、算法,推动“观念建构”智能化,解放人的脑力,将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实现新的质的飞跃发展。在“观念建构”智能化推动下,大数据成为生产力中起关键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将从根本上推动资源共享共用,推动劳动社会化向纵深发展,并创造更多自由时间和空间,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张建云
- 关键词:生产力人工智能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身内自然人化”思想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人的意识之外的自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身外的自然,二是自身的自然即身内自然,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有明确划分。通过直接占有的方式满足本能欲求、生理需要是"自身的自然"的重要内容。身内自然人化,即人作为主体将自身的目的、愿望、理性、智慧、意志等对象化在客体即身内自然之中,在通过劳动、实践创造的方式满足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的基础上,超越身内自然的个体性、原始物欲性和直接功利性,使其获得文化性,使人成为身内自然的自觉主人。身内自然人化对促进人的全面性的实现具有根本意义,也是当今时代人类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困境的根本路径。
- 张建云
- 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的本质及价值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人的劳动是主体的对象化活动,劳动产品中不仅凝结着人的理论、知识、规则等普遍性理性,而且还有人的目的、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审美情趣等全面性感性。人工智能无法实现直接形式的知识、规则等普遍理性的对象化;也无法实现全面性感性即人的情感的对象化。人工智能"劳动"的本质在于:通过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模拟,构建超越现实的理想图式,从而以自然力代替人的脑力,实现对事物"观念改造"过程的自动化。人工智能的根本价值在于,通过实现对事物"观念改造"过程的自动化,在解放人的双手的同时解放人脑,从而实现劳动的全面解放,进而无限激发、提升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张建云
- 关键词:人工智能对象化活动大数据情感需要
- 马克思主义原理学科整体性问题之现状
- 2015年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设立后,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整体性研究有待突破;缺乏对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抽象和概括;偏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性和科学性的研究,而对其价值性研究不足;原理应用研究的能力不足,等等。未来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最为根本的是要加强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结合,使理论与实践、学术与现实真正融为一体。
- 张建云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原理整体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与社会主义被引量:1
- 2006年
- 从人的本性、需要及其与价值理想的内在关系看,社会价值理想是人类的必然追求。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理想,它的本质必然包括:在保证和促进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它将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希望和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之中。
- 张建云
-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公正公平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纵览被引量:6
- 2014年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对于加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理论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整体性的内涵、加强整体性研究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主线或总体性范畴等角度挖掘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就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及如何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了重要成绩。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还存在不足,需要从哲学高度、直面现实的深度继续努力。
- 张建云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与深远意义
- 2023年
-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世界百年之大变局背景下,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它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人民群众立场,坚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更好更快地发展,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张建云李银萍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 农业园还是工业园?——传统农业区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就地城市化的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传统农业区要实现就地城市化,不在于放弃传统农业优势去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第二产业,而应因地制宜,通过创新农业科技,由农业起步,逐渐建立起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提高农业附加值,使农业成为高效产业,从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再通过政府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传统农业区建设农业园,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使农业成为高效产业;有利于确保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改造传统农民,造就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有利于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李昌平难题"。
- 张建云
- 关键词:现代化大农业农业园
- 新时代的内涵阐释被引量:9
- 2018年
-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党中央对党和国家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我们进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后物欲时代,是一个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生产与消费一体化的时代,是一个社会主要矛盾根本转变的时代。在新时代,要解决今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就需要顺应当前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以大数据互联网为基础和平台,积极推动各个领域、各行各业与大数据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促进生产与消费一体化;借助于大数据互联网,推动正义、公平、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 张建云
- 关键词:生产力社会主要矛盾
- “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与深远意义——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发展观被引量:1
- 2016年
- 当今时代,互联网融入了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从表层看,"五大发展理念"是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而提出的,但从深层次看,"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主动适应物质生产方式根本变革要求,主动适应由互联网信息技术引领的时代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深化和升华。创新是互联网时代发展动力的根本要求,协调是互联网时代整体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是互联网时代发展品质的内在要求,开放是互联网时代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共享是互联网时代发展主体的普遍要求。
- 张建云
- 关键词:互联网发展观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