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储莉鸣

作品数:12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青年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妊娠
  • 3篇妊娠期
  • 2篇队列研究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孕妇
  • 2篇孕期
  • 2篇孕前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前瞻性队列
  • 2篇前瞻性队列研...
  • 2篇子宫
  • 2篇巨大儿
  • 2篇口服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
  • 1篇调节细胞
  • 1篇心管搏动
  • 1篇血压
  • 1篇牙龈

机构

  • 12篇上海市浦东新...
  • 2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作者

  • 12篇储莉鸣
  • 5篇张治萍
  • 4篇丁晓颖
  • 3篇沈丽华
  • 2篇杨伶俐
  • 2篇黄鹰
  • 2篇高青云
  • 1篇钱俏
  • 1篇陈守真
  • 1篇顾丽芳
  • 1篇刘朋飞
  • 1篇张焱
  • 1篇张宝仁
  • 1篇邢秋霞
  • 1篇陈晓红
  • 1篇张爱凤
  • 1篇古航
  • 1篇杨慧琳
  • 1篇奚杰
  • 1篇杨万里

传媒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胎妊娠一胎无心一例
2016年
1临床资料 产妇23岁,怀孕1次、分娩1次,平素体健,月经周期规则,本次妊娠早期无感染和药物接触史。末次月经时间为2014年1月26日,2014年3月21日B超检查提示早孕,孕囊旁见不规则无回声区15mm×8mm,积液或出血可能。2014年5月3日B超检查提示宫内早孕胚芽73mm,见原始心管搏动,双顶径22mm;另见一胚芽样结构,长度20mm,胚芽内未见彩色血流,未见原始心管搏动,见羊膜分隔。
储莉鸣杨伶俐
关键词:双胎妊娠原始心管搏动宫内早孕月经周期妊娠早期
试管婴儿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试管婴儿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高危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防治试管婴儿孕妇合并GDM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试管婴儿孕妇648例为研究对象,包括合并GDM 112例,非GDM 536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试管婴儿孕妇GDM的危险因素。试管婴儿孕妇合并GDM的妊娠结局分析以106例试管婴儿孕妇合并GDM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20例试管婴儿孕妇非GDM和120例自然受孕GDM孕妇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从纳入的112例试管婴儿合并GDM孕妇中选取,排除资料不全病例,最终纳入研究组共106例;按照实验对照1:1:1原则,排除年龄、双胎等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干扰,对照组试管婴儿孕妇非GDM、自然受孕GDM组分别纳入了120例,分析三组妊娠结局、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试管婴儿孕妇的GDM发生率为17.3%,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65,95%CI:1.06~2.58)、孕前BMI≥24 kg/m^(2)(OR=1.55,95%CI:1.004~2.38)、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OR=2.25,95%CI:1.40~3.61)史、糖尿病家族史(OR=2.96,95%CI:1.61~5.44)、接受胚胎移植次数≥3次(OR=2.25,95%CI:1.40~3.60)、睡眠时间≤6 h(OR=1.94,95%CI:1.14~3.31)均为试管婴儿孕妇GDM的独立危险因素,日活动量≥1 h(OR=0.55,95%CI:0.35~0.86)为试管婴儿孕妇GDM的保护因素。试管婴儿孕妇合并GDM的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试管婴儿非GDM、自然受孕GDM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试管婴儿孕妇及早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保持足够睡眠,能有效预防GDM的发生;试管婴儿孕妇合并GDM产生多种不良妊娠结局,需加强孕期监护。
龙黎南储莉鸣陈晓红褚水莲丁晓颖
关键词:试管婴儿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7
2022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间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4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卵巢功能恢复情况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患者离床活动时间、盆腔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腹腔镜组促卵泡生成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腹腔镜组CD3^(+)及CD4^(+)/CD8^(+)水平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传统开腹子宫肌瘤于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可减轻手术对免疫功能及卵巢功能的损伤。
高青云吴海湉郭雪晶储莉鸣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排气时间
妊娠中期维生素D与妊娠糖尿病的交互效应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血清25(OH)D与妊娠糖尿病(GDM)的关系及其关键风险因素的交互效应分析,为临床个性化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建卡并定期产检的266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受试者分为GDM组(131例)和对照组(135例)。检测每位受试者OGTT时的血清25(OH)D水平并随访相关指标。【结果】GDM组孕妇的年龄、妊娠早期收缩压、孕前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OGTT-1 h血糖、OGTT-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酐、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孕35周时铁蛋白均高于正常组孕妇,而孕期增重及血清25(OH)D水平则低于正常组孕妇(P<0.05)。血清25(OH)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程度、白细胞计数呈负相关而与TG、丙氨酸转氨酶呈正相关。且血清25(OH)D水平与GDM的发病风险呈倒J型非线性相关,高龄、孕前肥胖及维生素D缺乏对GDM的发病风险存在交互效应。【结论】维生素D与GDM的发病风险呈非线性相关,当血清25(OH)D水平≥30 ng·mL^(-1)可降低GDM的发病风险。
马梓汶丁晓颖储莉鸣张焱张爱凤朱燕军王珣谢震宇
关键词:孕前体重指数高龄妊娠糖尿病
两种术式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两种术式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于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3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干预组(47例)。对照组给予阴道切除术治疗,干预组给予宫腔镜引导下经阴道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手术时间、憩室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的手术治疗中,相对于阴道切除术而言,宫腔镜引导下经阴道切除术的效果更加显著,且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储莉鸣张治萍
关键词:手术治疗术后康复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孕妇妊娠中晚期控制体重增长对预防巨大儿发生的有效性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异常孕妇在妊娠中晚期控制体重增长对预防巨大儿出生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于上海市两家妇幼保健院首次建孕妇保健手册的2 174名孕早期妇女,分别在孕24~28周进行75 g三点一步法OGTT检查,在孕32~34周复查空腹血糖,两次检查结果均正常1 837名(OGTT正常组),任意1次检查结果异常337名(OGTT异常组)。对OGTT异常孕妇进行饮食运动指导控制体重增长。分析孕前BMI、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与BMI、孕期总体重增长(GWG)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孕妇的孕前BMI、分娩时体重、孕期平均周体重增长、孕14~24周体重增长、分娩时孕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OGTT异常组的孕24周至分娩时体重增长、GWG均显著小于OGTT正常组(P值均<0.05)。两组间GWG不足、正常和过度的孕妇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OGTT正常组、OGTT异常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 349.16±412.66)、(3 321.81±424.75) g,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GTT异常组高出生体重新生儿(巨大儿)的比例显著低于OGTT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孕前BMI(r=0.155)和GWG(r=0.243)均与新生儿高出生体重有关(P值均<0.05)。结论对OGTT检查结果异常的孕妇在妊娠中晚期进行饮食运动指导可有效控制GWG,减少巨大儿的出生。
杨万里朱芸奚杰金莲华储莉鸣马梓汶褚水莲胡逸凡张治萍
关键词:巨大胎儿孕期体重增长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外周血IL-17、HMGB1水平诊断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价值及其与Th17/Treg细胞关系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索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IL-17)、高迁移率族蛋白B 1(HMGB1)水平与辅助性细胞Th17及调节细胞Treg细胞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就诊的URSA孕妇60例为URSA组,体检健康孕妇60名为对照组。检测两组HMGB1、RAGE、Th17、Treg、Th17/Treg、IL-6、IL-10、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指标。分析外周血IL-17、HMGB1水平与Th17/Treg细胞的关系及对URSA的预测价值。结果:URSA组Th17细胞、Th17/Treg值、HMGB1、IL-6、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TGF-β、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IL-17、HMGB1水平与Th17、Th17/Treg、IL-6呈正相关,与Treg、TGF-β、IL-10呈负相关(均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显示,IL-17、HMGB1水平预测URSA(AUC=0.790、0.980)均有一定准确性,预测敏感度(50.0%、95.0%)、特异度(100.0%、99.5%)。两项联合预测AUC为0.977,敏感度96.7%、特异度91.7%。结论:URSA患者外周血IL-17、HMGB1水平异常高表达,与Th17/Treg细胞呈正相关,血IL-17、HMGB1诊断URSA有一定参考价值。
储莉鸣马梓汶陈守真
关键词: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孕前超重、孕期过度增重与巨大儿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 探讨巨大儿发生与孕前超重、孕期过度增重的直接关联及关联强度。方法 2015年1月起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建立孕妇队列,创建孕妇健康档案,收集孕期及分娩信息,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分娩体重、孕期健康状况及各种孕期并发症、分娩情况等,计算孕前BMI及孕期增重,收集新生儿出生体重,了解巨大儿发生与孕前超重、孕期过度增重之间的关系。结果 巨大儿发生率为6.6%(149/2 243)。不同孕前BMI组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控制了孕妇年龄、孕产史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孕前BMI适宜的孕妇比,孕前BMI超重以及肥胖的孕妇生产巨大儿的风险均增加(OR=3.12,95%CI:1.35~7.22,P=0.008; OR=2.99,95%CI:1.17~7.63,P=0.022)。不同孕期增重组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控制了孕妇年龄、孕产史、孕期并发症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孕期增重适宜的孕妇比,孕期增重不足的孕妇生产巨大儿的风险降低(OR=0.52,95%CI:0.30~0.90,P=0.019)。而孕期过度增重在调整了各种孕期指标后,与孕期增重适宜的孕妇比,巨大儿发生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1,95%CI:0.96~2.09,P=0.084)。结论 孕前超重或肥胖是巨大儿发生的风险因素。
张治萍储莉鸣褚水莲陆梅沈丽华陈科顾丽芳吴海湉沈洁
关键词:孕前肥胖巨大儿
趋化素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孕妇中的临床表达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趋化素(chemerin)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异常孕妇外周血及脐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并住院待产的OGTT异常孕妇患者305例及正常对照孕妇413例,采集外周及脐血,并测定血糖代谢、血脂代谢等的指标。结果(1)OGTT异常孕妇组孕妇外周血、脐血chemerin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外周血chemerin均高于脐血chemer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OGTT异常孕妇组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孕前BMI、分娩前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新生儿身高、体质量及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GTT异常孕妇组孕24周~分娩前增重率、孕期总体质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间孕14~24周增重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对照组chemerin与年龄、FPG及HOMA-IR呈正相关,与孕前BMI、孕期增重、分娩前BMI及HDL-C呈负相关,OGTT异常孕妇组外周血chemerin与上述指标之间无相关性。OGTT异常孕妇组孕妇脐带血chemerin与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BMI呈正相关,而正常对照组脐带血chemerin与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BMI无相关性。回归分析显示OGTT异常孕妇组有更高的外周血、脐血chemerin水平。结论血chemerin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在OGTT异常孕妇代谢过程中,参与重要调节。
钱俏储莉鸣褚水莲刘朋飞金莲华沈丽华胡逸凡马梓汶王永兴张治萍
关键词:趋化素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女性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妊娠期女性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初诊的孕早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PCR对孕妇的唾液进行P.gingivalis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P.gingivalis感染的影响因素;根据P.gingivalis感染状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共390例孕妇纳入研究,孕期P.gingivalis感染率为45.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年龄35~<40岁:OR=1.674,95%CI:1.058~2.648;≥40岁:OR=2.085,95%CI:1.026~4.238)、吸烟(OR=2.916,95%CI:1.051~8.094)、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2.017,95%CI:1.310~3.105)、不良孕产史(OR=1.788,95%CI:1.017~3.144)、患有阴道炎(OR=1.877,95%CI:1.217~2.896)是妊娠期女性P.gingivali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B族链球菌(GBS)阳性、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GDM)、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t值分别为4.012、5.894、5.009、4.543、4.031,P<0.05);在控制了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显示P.gingivalis感染明显增加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OR=2.175,95%CI:1.291~3.662),P.gingivalis感染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是未感染孕妇的1.778倍(RR=1.778,95%CI:1.223~2.432)。结论 妊娠期女性牙龈P.gingivalis感染率高,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关注妊娠期女性牙龈P.gingivalis的感染状况,尤其加强高危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
龙黎南储莉鸣丁晓颖张治萍胡逸凡王珣谢震宇
关键词:妊娠期牙龈卟啉单胞菌前瞻性队列研究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