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渊 作品数:12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理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双十八烷基四羟乙基二溴丙二铵的微波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以十八烷基二乙醇胺、1,3-二溴丙烷为主要原料,在微波高压条件下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双子表面活性剂双十八烷基四羟乙基二溴丙二铵(DTDD),通过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1HNMR)对DTDD进行了表征,并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测定了其纯度。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得到了微波法合成目标产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设置微波功率为900W,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为140℃,产品收率达92%以上。与传统加热法对比,使用微波合成法反应速率大大提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对比单链季铵盐(OMDAB),目标产物DTDD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能,其临界胶束浓度为0.087g/L,相应的表面张力γ(CMC)为31.09mN/m。 彭思玉 郑成 毛桃嫣 毛桃嫣 魏渊抗菌醇酸树脂家具涂料的研制 2015年 将抗菌剂十四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TMDAB)添加到醇酸树脂涂料中,以制备抗菌家具涂料.考察了抗菌涂料的抗菌性能及不同的抗菌剂添加量对涂料的基本性能和涂膜的外观、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并确定了抗菌剂的适宜添加量.实验结果表明,当抗菌剂在醇酸树脂涂料中的添加量为2%~3%时,不仅抗菌涂料具备优良的抗菌性能,而且抗菌剂对醇酸树脂涂料及涂膜的基本性能影响也较小,达到企业标准的要求. 魏渊 郑成 刘颖 周虹谷 罗方然 高盼盼 陈悦凯关键词:抗菌剂 抗菌涂料 漆膜性能 适宜添加量 一种十四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四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溴代十四烷与N-甲基二乙醇胺根据摩尔比1:1混合,溶于正戊醇中,在微波中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在反应液中加入乙醇-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使产物结晶,得到白色固... 魏渊 郑成 周虹谷 罗方然 刘颖 高盼盼文献传递 山嵛酸双酯基有机硅季铵盐的微波合成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6 2018年 以山嵛酸、N-甲基二乙醇胺以及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主要原料,分别经过酯化和季铵化反应两步合成了一种超长碳链的双酯基有机硅季铵盐,并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得到了微波法合成目标产物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设置微波功率为800W,物料摩尔比为n(硅烷)∶n(酯胺)=1.2∶1,反应温度为170℃,溶剂用量为m(溶剂)∶m(原料)=0.8∶1,反应时间为12h,产品产率达96.60%。此方法克服了长链叔胺季铵化过程中普遍耗时过长的困难,提高了反应速率,而且实验重复性良好。实验中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与预期结果一致;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季铵盐纯度的方法,基线稳定,峰型良好,产品纯度达98.77%,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对比DC-5700,目标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优异的乳化及增溶性能;其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81mmol/L,表面张力(γCMC)为49.4m N/m。 魏渊 郑成 毛桃嫣 毛桃嫣 朱艺婷 朱艺婷 刘穗甄关键词:有机硅季铵盐 液相色谱 以生物柴油为替代溶剂制备30%毒死蜱水乳剂的配方研究 2016年 探讨环境相容性好的生物柴油作为替代溶剂在毒死蜱水乳剂制备中的应用性能,并以外观、乳液稳定性、倾倒性、低温稳定性及热贮稳定性作为考核标准,研究了不同溶剂、乳化剂、增稠剂、防冻剂对30%毒死蜱水乳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水乳剂的较佳配方为30%毒死蜱,生物柴油17%,乳化剂Span80∶Tween80∶NP-10P的比例为2∶5∶1,乳化剂总用量8%,尿素1%,黄原胶0.15%,水补足至100%。 凌慧 郑成 毛桃嫣 魏渊 刘颖 周虹谷 罗方然关键词:毒死蜱 水乳剂 乳化剂 稳定性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聚集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包覆二苯酮-3 (BP-3)和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OMC)两种紫外线吸收剂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总油相含量、液体脂质用量、防晒剂含量、乳化剂种类及其用量对NLC粒径、ζ电位和包封率的影响,并优化了工艺配方。此外,还考察了电解质的种类、浓度以及乳化剂用量对NLC聚集行为的影响并建立了聚集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电解质的存在可以压缩胶体体系的双电层,导致ζ电位降低,加剧纳米粒之间的聚集结合。NLC样品在电解质NaCl和CaCl_2存在下的临界聚沉浓度分别为538.2和95.8mmol·L^(-1),且在CaCl_2溶液中的聚集速度比NaCl溶液中更快,适量的乳化剂对维持NLC体系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魏渊 凌慧 郑成 毛桃嫣 毛桃嫣 彭思玉 肖润辉关键词: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动力学 防晒剂 微波在化工过程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2019年 与传统加热过程比较,微波辅助有机合成的优势在于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率和改变化学选择性。研究者们将这种常规加热无法重现的现象称为非热效应,但关于非热效应的存在性一直争论不休,至今微波促进合成反应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总结了微波技术在有机合成和化工分离过程的应用进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微波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微波效应的实例分析以及理论观点,同时,对微波在工业化过程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曾昭文 郑成 毛桃嫣 毛桃嫣 魏渊 彭思玉关键词:化学反应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合成中碳链甘油三酯工艺(英文) 被引量:9 2016年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微波环境下合成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的合成过程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灵敏度分析法对催化剂的选择、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微波功率、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6个因素进行实验考察,确定了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3个关键因素的优化值及取值范围。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原则对3个关键因素进行实验设计。以产品羟值为响应值,基于响应实验结果,利用响应面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方程回归,得到3个关键因素与响应值的二次关联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和平行实验,证明该模型准确可用。确定了中碳链甘油三酯(MCTs)最佳合成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3.33∶1,反应温度为190℃,催化剂用量为甘油质量的4.30%,微波功率为500 W,反应时间为3h,得到产品羟值为1.12mg KOH·g^(-1),酯化率高达99.7%,与理论预测值基本相符。与传统加热方式对比,微波辅助合成MCT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测定了精制提纯后MCT产品的各项物化性能指标,均已达到企业标准。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和GC/MS进一步表征产物结构和混合物油脂的组成,甘油三酯得率达到95.7%。 凌慧 郑成 毛桃嫣 魏渊 刘颖关键词:微波 响应面法 红外光谱 气质联用 油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017年 以油酸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为原料经缩合反应生成油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再与亚硫酸氢钠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的3-氯-2-羟基丙磺酸钠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产品油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OSB),并对相关工艺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70℃,n(N,N-二甲基-1,3丙二胺)∶n(油酸)=1.04∶1,反应时间为9h,此条件下油酸转化率为93.10%;季铵化反应在混合溶剂[V(异丙醇)∶V(水)=1∶2],n(油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n(3-氯-2-羟基丙磺酸钠)=0.8∶1,反应温度为85℃以及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反应8h,叔胺的转化率88.87%,其结构经~1 H NMR和FTIR确证。同时,测得产物溶液的CMC值为1.04×10^(-4) mol/L,γ_(cmc)=25.4mN/m,具有良好的增溶效果和乳化性能。 魏渊 郑成 毛桃嫣 刘颖 罗伟佳 朱艺婷关键词:油酸 磺基甜菜碱 表面性能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微波合成放大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文章在课题组对中长链溴代烷烃Cl-R_n(n=12,14,16,18)与MDEA合成多羟基季铵盐工艺路线的研究基础上,在小试阶段探究了微波合成十四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及十八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条件;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得出最佳的重结晶条件:每10 g产品用20 mL的无水乙醇溶解,V乙醇∶V乙酸乙酯=1∶4.在小试工艺成熟的基础上,对十八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进行微波中试放大,得到合成参数:温度T=130℃,功率P=6 kW,搅拌速度n=40 r·min^(-1);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和热重分析仪分别对小试产品和中试产品进行结构分析. 郑成 林晓涛 魏渊 冯灿辉 毛桃嫣 刘丽强关键词:季铵盐 微波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