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
- 作品数:24 被引量:174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新型铋基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水热法合成铋基光催化剂Bi4VO8Br,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选择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来评价不同条件下合成的Bi4VO8Br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发现p H 3、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160℃为材料水热合成的最佳条件。考察了Bi4VO8Br在可见光及紫外光下对几种农药和增塑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显示了Bi4VO8Br对不易光解的含苯环有机物的可见光高活性。五氯酚的光催化过程影响因素优化结果表明,可见光和紫外光分别照射120 min和20 min,其降解率分别达到97%和99%,Bi4VO8Br表面上活性基团的捕获即空穴的氧化作用是主要反应原理。
- 刘佳佳王军张霞俞宁樊静
- 关键词:光催化活性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
- 小麦灌浆过程中子粒戊聚糖含量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 6个不同小麦品种子粒灌浆成熟过程中戊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6个不同小麦品种子粒戊聚糖含量在开花后 15d达到较高的数值 (5 7 7~6 8 4 g/kg) ,之后逐渐下降 ,至开花后 30d左右降至最小值 (45 0~ 5 1 3g/kg) ,其后又缓慢上升。6个不同小麦品种子粒戊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表现较为一致 ,但在具体数值和变化速度上 ,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
- 邱宗波李春喜姜丽娜常青张霞
- 关键词:小麦灌浆过程子粒戊聚糖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介绍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在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中教学效果的优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 张霞李双群
-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工程原理教学
- 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与穗部性状的相关及遗传通径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2001-2002年在河南师范大学小麦试验田选用18个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与穗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总戊聚糖含量、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及穗部性状存在极显著的品种差异;总戊聚糖含量与穗数、结实小穗数呈显著遗传正相关,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与穗粒数、穗粒重呈极显著遗传负相关,与穗数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之间的直接通径系数与其遗传相关系数基本一致.
- 姜丽娜邵云张霞明红李春喜
- 关键词:小麦戊聚糖含量穗部性状通径分析
- 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子粒中戊聚糖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2年
- 采用统一供种 ,统一试验方案 ,对河南省有代表性的生态地点的 8个小麦品种的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生态因素是影响小麦子粒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品种遗传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来看 ,以豫麦
- 李春喜邱宗波姜丽娜张霞
- 关键词:生态条件小麦子粒戊聚糖蛋白质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衰老及产量构成的调节效应被引量:55
- 2001年
- 研究了叶面喷施 GA3、NBT、6- BA、TIBA、PP333对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中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分析了它们对成产要素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 :不同生长调节剂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调节小麦旗叶的衰老 ,影响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水平。其中 6- BA和 PP333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穗数 ,明显延缓叶片衰老 ,增加了穗粒数和千粒重 ,使成产 3因素间比例协调合理 ,产量较高 ;TIBA可以明显提高叶绿素含量并显著提高千粒重。 GA3和 NBT对延缓旗叶衰老有一定作用 ,但增产效果不显著。研究指出 ,根据小麦生育状况有选择性地使用生长调节剂 ,协调成产因素关系 。
- 李春喜尚玉磊姜丽娜刘萍邱宗波张霞
- 关键词:冬小麦植物生长调节剂叶片衰老
- 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及相关遗传特性分析被引量:15
- 2004年
- 2001~2002年选用1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籽粒总戊聚糖含量和水溶性戊聚糖含量,探讨了戊聚糖含量的遗传特性及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以期为专用小麦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态环境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间的籽粒总戊聚糖含量、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总戊聚糖含量和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具有较高的遗传力,水溶性戊聚糖含量遗传进度较大;结实小穗数与总戊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单位面积穗数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穗粒重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 姜丽娜邵云张霞李春喜明红李向力
- 关键词:戊聚糖含量小麦籽粒穗粒重小穗数生态环境条件水溶性戊聚糖
- 氨基改性埃洛石纳米管对痕量孔雀石绿的吸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提高吸附剂对水中孔雀石绿(MG)的去除效果,对埃洛石纳米管改性,制备了氨基功能化的埃洛石纳米管。将该材料用于水中MG的吸附,研究了溶液pH值、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MG去除率的影响,考察了吸附机理、吸附选择性和吸附剂的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在pH为4~10范围内材料对MG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最佳条件下,材料可去除水中浓度低至0.01 mg·L^(-1)的MG,最大吸附量高达48.40 mg·g^(-1),比改性前提高了101.73%;吸附过程主要是静电吸附,可通过溶液pH的改变调控吸附选择性,吸附剂可再生重复使用。将该方法用于5种实际水样中MG的吸附,去除率在97.14~99.04%之间。
- 冯琳吴春来张霞朱桂芬樊静
- 关键词:氨基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痕量孔雀石绿
- 水溶液中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臭氧氧化产物与反应历程被引量:2
- 2006年
- 利用HPLC,GC/MS和量子化学软件Gaussian98研究了水溶液中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臭氧氧化的产物及反应历程.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液中EE2的氧化产物为亲水性较大的小分子化合物,经臭氧氧化2min后的产物主要为羟基化EE2的醌类化合物,20min后的氧化产物主要为乙二酸、丙二酸等含有2—6个碳原子的小分子羧酸类物质.软件计算结果表明,EE2分子中C2原子的电荷密度比较高,发生羟基自由基加成反应生成羟基化产物,然后被氧化为醌类化合物,进一步的氧化使得EE2苯环和脂环发生开环反应,生成小分子羧酸.产物鉴定与量子化学软件计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两者的结合较好地揭示了EE2臭氧氧化的反应历程.
- 张霞张旭吴峰邓南圣罗明道
- 关键词:17Α-乙炔基雌二醇臭氧氧化
- 小麦灌浆过程中植酸含量变化及其对灌浆影响的分析研究
- 本试验通过对小麦在灌浆过程中的植酸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了植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开花后7~15d(籽粒形成期)植酸含量很低且变化不大,此后含量迅速上升.在30~35d大多数品种略有下降而后又...
- 李春喜马守臣姜丽娜张霞邵云明红李向力
- 关键词:小麦植酸灌浆戊聚糖千粒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