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平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脑损伤
  • 1篇婴儿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置管
  • 1篇胎膜
  • 1篇胎膜早破
  • 1篇通气
  • 1篇抢救
  • 1篇染发
  • 1篇综合征
  • 1篇卧位
  • 1篇脑损伤
  • 1篇窘迫综合征
  • 1篇呼吸机
  • 1篇呼吸机辅助

机构

  • 4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王平
  • 3篇赵宝君
  • 2篇张卫星
  • 2篇刘雪琴
  • 1篇李海霞
  • 1篇刘芳
  • 1篇王燕
  • 1篇刘芳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PICC置管患儿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临床上对早产患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患儿经常采取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为其建立安全的输液通道,可避免多次穿刺对患儿造成的刺激,且能预防高渗透压类药物损伤外周血管,规避外周静脉炎的发生风险[1]。但极低出生体重患儿免疫功能低,而PICC置管作为一种介入性操作易导致置管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对此类情况需实施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对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行PICC置管患儿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对导管感染发生率及康复的影响。
王平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干预PICC置管
胎膜早破并发宫内感染产妇LncRNA CRNDE和miR-182表达及其与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PROM)并宫内感染产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RNDE和miR-182表达及其与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2018年3月—2020年5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分娩的PROM合并宫内感染产妇1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产妇所生产新生儿是否发生脑损伤将其分为脑损伤组42例和非脑损伤组71例。所有产妇均在分娩当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外周血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检测LncRNA CRNDE和miR-182表达。分析LncRNA CRNDE和miR-182水平与新生儿脑损伤、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脑损伤组LncRNA CRNDE、miR-182水平高于非脑损伤组(P<0.05);脑损伤严重组LncRNA CRNDE、miR-182水平高于脑损伤中等组及脑损伤较轻组,脑损伤中等组LncRNA CRNDE、miR-182水平高于脑损伤较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产后当天产妇外周血LncRNA CRNDE、miR-182对于新生儿脑损伤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0.74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外周血LncRNA CRNDE和miR-182水平对于预测新生儿脑损伤发生及评估其严重程度有一定临床价值。
赵宝君张卫星王平刘芳刘雪琴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新生儿脑损伤
新生儿经鼻持续无创正压通气致鼻损伤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调查新生儿经鼻持续无创正压通气(NCPAP)致鼻损伤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NCPAP治疗的11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新生儿鼻损伤情况,收集与分析新生儿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探讨NCPAP治疗的新生儿发生鼻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114例接受NCPAP治疗的新生儿中鼻损伤发生率为27.19%(31/114);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时体重、NCPAP时间、NCPAP使用方式、是否发生胎膜早破、是否为早产儿是新生儿NCPAP致鼻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NCPAP易导致新生儿发生鼻损伤,胎龄、出生时体重、NCPAP时间、NCPAP使用方式、是否发生胎膜早破、是否为早产儿是影响因素。
赵宝君刘雪琴王平
关键词:鼻损伤影响因素
呼吸机辅助呼吸下采用俯卧位通气在抢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研究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采取俯卧位通气在抢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的NRDS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例)在呼吸机治疗1 h后采用俯卧位通气,1次/4 h,每次治疗1 h;对照组(25例)使用常规的仰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治疗后1、2、3、4小时,两组患儿各做血气分析,观察相同时间的氧合状态、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Pa O2和Pa O2/Fi O2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DS患儿在机械通气治疗中采用俯卧位呼吸明显提高了通气效果,缩短了上机时间,降低了近期死亡率,减少了吸痰次数,头枕部压疮发生情况减少。
李海霞张卫星刘芳赵宝君王平王燕
关键词:呼吸机辅助呼吸俯卧位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