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俊文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油气
  • 4篇源岩
  • 4篇烃源
  • 4篇烃源岩
  • 3篇成藏
  • 2篇油气藏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油气资源
  • 2篇气藏
  • 2篇勘探
  • 2篇盖层
  • 1篇单因素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参数
  • 1篇断裂带
  • 1篇研究区
  • 1篇岩性
  • 1篇油气成藏特征
  • 1篇油气成藏主控...
  • 1篇油气分布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6篇彭俊文
  • 5篇庞雄奇
  • 1篇潘志鸿
  • 1篇王阳洋
  • 1篇李倩文
  • 1篇沈卫兵
  • 1篇姜福杰
  • 1篇汪文洋
  • 1篇肖爽
  • 1篇于瑞
  • 1篇周立明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油气输导门限与组合控藏作用定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的新方法——以珠一坳陷珠江组下段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以南海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为研究对象,对其油气输导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油气输导主控因素与模式,预测油气有利勘探区带。研究结果表明:断裂、连续性砂体、构造脊以及不整合面是油气输导的4大主控因素,各主控因素表现出门限控藏特征;珠一坳陷已发现油气藏全部分布在以断裂为中心12km、地层含砂率介于25%~75%和距离构造脊顶点相对距离为1的范围内;烃源岩排烃边界与基底构造脊之间的不整合区域可供油气发生侧向运移。通源断裂、连续性砂体、构造脊3个地质要素输导门限的叠加复合控制了源内垂向输导模式有利运聚区;不整合面、非通源断裂、连续性砂体、构造脊4个地质要素输导门限的叠加复合控制了侧向阶梯状输导模式有利运聚区。应用上述研究成果,对珠一坳陷珠江组下段有利勘探区带进行了预测,认为恩平中半地堑、西江北—西江南半地堑、惠州凹陷、陆西半地堑是油气运聚有利区;用已发现油气田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84.8%的油气储量和92.1%的油藏都分布在上述预测有利区带内,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彭俊文庞雄奇李洪博肖爽王卓超庞洵
关键词:油气输导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有利勘探区带
确定油气成藏概率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油气成藏概率的方法,包括:根据热解参数和总有机碳含量,得到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指数;建立生烃潜力指数与埋藏深度之间的关系,并计算排烃率;根据排烃率、总有机碳含量、以及烃源岩的厚度和烃源岩的密度,计算烃源岩...
庞雄奇肖爽王阳洋汪文洋沈卫兵彭俊文
文献传递
确定岩性油气藏成藏概率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岩性油气藏成藏概率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区域内岩性油气藏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确定在低势区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确定在沉积相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确定在区域...
庞雄奇于瑞彭俊文李倩文潘志鸿
文献传递
确定成藏体系内最大单一油气藏规模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成藏体系内最大单一油气藏规模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待测烃源岩区域的烃源岩的残烃率和排烃率;根据所述残烃率和所述排烃率,计算生烃量;根据所述待测烃源岩区域的地质参数,计算石油运聚系数...
庞雄奇李博媛姜福杰彭俊文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深部和浅部油气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
库车坳陷深部致密储层中油气资源丰富,深部油气成藏条件与浅部有很大差异,造成深部油气藏成藏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表现出与浅部油气藏完全不同的特征,阻碍了深层油气勘探。本文通过对库车坳陷深浅部典型油气藏地质特征与成藏动态过程进行...
彭俊文
文献传递
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概率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总结出烃源岩、古隆起、断裂带和区域盖层是控制潜山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四大功能要素,然后根据烃源岩的控油气特征确定研究区在烃源岩单因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概率...
庞雄奇彭俊文周立明李博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